佛商网

2015
06/20
23:32
评论

您正在阅读:《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 》

听大师说儒

儒家的精神是:以入世的姿态出世。

儒学是“官学”,是“领导学”,是“幕僚学”,是培养领导与高参的专门教材。真正的儒士,热衷于权势,却不是为了私欲,而是借助权势实现利国、利民、利天下的理想。他们身入名利之中,心却超然于名利之外,以最温柔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人世、对世人的爱。

承载事业的九种美德

大师语录

南怀瑾说:我们现代人,一看到“德”字,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道德”,而且毫无疑问的,“道德”就是代表好人,不好的,便叫他“缺德”……“道”字是指体,“德”字是指用。所谓用,是指人们由生理、心理上所发出的种种行为的作用。

经典回放

选自《尚书》

【原文】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柔有邦。

【译文】皋陶说:“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每天能够坚守上述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地去实行,就可以做卿大夫。每天恭敬地实行九德中的六德,就可以成为诸候。”

大师释疑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上溯尧舜,下讫春秋秦穆公,史称由孔子编纂而成,用作教材,又名《书经》。据说《尚书》原有百篇。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几乎失传。汉以后陆续搜集补充至现存的58篇。

栗:庄栗,谨慎的样子。

立:立事,意为有主见。

愿:悫愿,即迟钝、不灵活,意为讲原则。

乱:即治,喻才高于人。

扰:安驯,意为善于变通。

塞:实塞,意为不暴虐。

有家:使之有家,意为可任命其为卿大夫。

学儒一得:勿以完人标准要求别人

儒家历来把品德修养作为进取手段,清华大学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校训,秉承了儒家的进取之意。何谓“厚德载物”?有深厚的品德基础,才能承载远大的事业。什么是“德”呢?有人简单理解为做好人、做好事,虽未偏离主题,内容却显得太单薄,没有发掘出“德”字的全部内涵。

历代对“德”字的定义都不一样,儒家以“礼、义、仁、智、信”为五种基本品德。但这一定义过于简略,大而无当,不易操作。一个“仁”字,研究半辈子都难以领会。皋陶所讲的“九德”,简明易行,似乎更科学而合理。它们与儒家“五德”并无冲突,但操作性更强。

那么,需要多“厚”的德才能“载物”呢?这是不一定的,关键要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多高远。好比盖房子,两层的房子,一般需要能够承载五层重量的基础。如果要盖二十层的房子,普通的基础就不行了,需用钢筋水泥进行深灌。如果只想搭一个小茅棚子,根本不用考虑基础问题,搭在沙滩上也不会倒塌。当然一般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会满足于一个小茅棚子,所以需要具备品德基础。按皋陶的说法,能具备三德,就可当“卿大夫”,即中下层领导。能具备六德,就能当“诸侯”,即高层领导。九德是天子之德,一般人就不用想了。

第一德是“宽而栗”,即宽厚而庄重。一般来说,宽厚的人比较随和,无可无不可,久之别人就会对他失去敬畏心。如果神态庄重,别人就不敢轻视。你只要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优秀领导者,就能发现他们都具有宽厚而又庄重的特点,不怒而威,一看就像个大人物。只有宽厚没有庄重的管理者,下属也许会喜欢他,却不会敬重他。这样就不容易确立权威。我们通常认为宽厚是一种美德,实际上,宽厚只有跟庄重合起来才是一种美德。

第二德是“柔而立”,即温和而有主见。性情温和的人,能够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但是意见听多了,就存在选择的困难,左思右想,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所以温和的人如果没有主见,就会优柔寡断。兵法云:“三军之灾,起于狐疑。”优柔寡断的人肯定不适于带兵打仗。同样也不适于担任其他行业的领导,否则会错失所有机会。所以性情温和本身并非美德,如果加上有主见,就变成一种美德了。

第三德是“愿而恭”,即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讲原则的人,严格按制度办事,不徇私情;严格遵循做人原则,不随波逐流。这种人令人敬畏,但不一定招人喜欢。震慑力强而亲和力不强,威力大而威信不高。人们“敬鬼神而远之”,于是难以聚众。如果加上谦逊有礼,让自己变得圆润些,使别人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讲原则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着想,而不是为了伤害别人,别人的敬畏就变成敬爱了。

第四德是“乱而敬”,即聪明能干而敬业。聪明能干的人,接受新事物强,学习知识、技能时,往往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但容易流于表面,舍不得下苦功夫钻研。而且好高骛远,总想干大事,不愿干小事。如果加上敬业精神,对任何事都认真对待,精益求精,这样的人才真正能干成大事。

第五德是“扰而毅”,即头脑灵活而有毅力。头脑灵活的人,善于变通,不钻牛角尖。但太灵活了,可能活得站不住脚。稍遇挫折,就想改弦易辙;稍感困难,就想打退堂鼓。因为他总是在变化中,变来变去,还是庸人一个。如果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改变行进方式而不是改变目标,改变处理办法而不是放弃问题,那么无事不可成就。

第六德是“直而温”,即正直而又友善。正直的人,是非观念强,嫉恶如仇,看见不合理的事就想干预。这样很容易伤害别人。如果加上友善的态度,在论辩是非、区分曲直时注意方式方法,小心呵护对方的自尊心,就能让别人口服心服。

第七德是“简而廉”,即坦率而又有节制。坦率的人,事无不可对人言,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谈。如果没有节制,把隐私、秘密都抖露出来,或者随意说伤害别人的话,后果会很严重。坦率加上节制,该谈的直言不讳,不该谈的一言不发,这是一种德行。至于什么该谈,什么不该谈,这是另一个问题,那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据有关人士调查,绝大多数商界顶尖人士都具备说话坦率、言无不义的特点。这就是所谓“简而廉”。如果信奉“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之类的论调,说话吞吞吐吐,总想有所隐瞒,在毫无必要撒谎的事情上习惯性地撒谎。这种人通常只是小人物。

第八德是“刚而塞”,即刚强而务实。性格刚强的人,言必行,行必果,一旦作出决定,就坚决执行。但有时也可能为了面子,固执己见,明知说错了,也不肯认错,仍然争执不休;明知做错了,也不肯改变,一条道跑到黑。如果加上务实精神,只坚持对事情有好处的做法,只坚持于人于己有好处的观点,就是一种杰出的品格。

第九德是“强而义”,即勇敢而又符合道义。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如果不论善恶,率性而为,只是一种恶习。如果凡事依循道义,就是一种美德。

以上九德,都是“阴阳合德”,都有两面性,离了哪面都不行。但是,一个人很难九德俱全。如果某些方面“阴阳”背离,还是有相对比较可取的一面,通常来说,宽厚不如庄重,温和不如有主见,讲原则不如谦逊有礼,聪明能干不如敬业,善于变通不如有毅力,正直不如友善,直率不如有节制,刚强不如务实,勇敢不如符合道义。

打个比方,在封建社会当官,有的人只有正直,直言进谏,皇帝一生气,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有的人只有友善,知道怎样让皇上开心,结果受得重用。也许有人认为前者是君子而后者是小人,实际上两人是一样的,阴阳分离,都不具备这项美德。两者的行为都对社会、对他人有害无益,但对自己来说,结果却一好一坏。所以,当我们不能具备某项美德时,最好选择相对比较有利的一面。

中国人往往觉得当官的人品德不好,古代还有“一世为官,九世为牛”的说法,好像只要当官就等于犯罪似的,要遭报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腐败现象,但主要反映了一种用“完人”标准要求官员的心理。实际上,他才当那么大官,有那么厚的德就够了,否则肯定要垮台。如果干了一辈子都没有垮台,说明他的德行还不错。即使他的德行真的不够,也不见得比批评他的人差。有的人自己一德都没有,却嘲笑有那么两三德的人,不是一百步笑五十步吗?

对普通人,更不能用完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乐意做一个普通人,有那个程度就够了,怎么能强求呢?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听大师说儒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