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标月」,在佛典中是一个常用的比喻。
我们至少可以在《楞伽经》卷四、《楞严经》卷二、《圆觉经》、《大智度论》卷九、《往生论注》卷下等诸经论中,见到「指月」的比喻,这是将佛所说的经教,及经教所示的义理,比作指与月的关系。如《大智度论》云:「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如何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语非义也。」
语言文字等的符号,是用来标示或表达义理的工具。若藉语文经教得到了佛所表达的义理,便可得月忘指,得鱼忘筌,经教亦成为无用之物。所以禅宗祖师,有称看经为遮眼,有视三藏教典为揩疮疣纸。
今天,我借这个指与月的比喻,就禅的修行者的修证过程,作如下的讨论。
用手指指月亮给人看,这必须有主客两体,一个是指月亮给人看的人,就是老师;一个是需要人指月亮给他看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师徒之间通过手指的动作而达到教人和受教的目的;然而教人和受教的目的本身,并不是手指,而是月亮。
为什么不直接叫人看月亮呢?因为要看月亮的人,根本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样子,他也不知道东西南北和上下的方位,因此需要老师用手把月亮指给他看。老师用种种方便善巧,教你参话头、参公案,便等于是把手指让你看。你先看手指,再看这手指指的方向,终于循方向发现了被喻为月亮的自性清净心,或空性的智慧心。
一、不见庐山真面目
一开始修行的人,当他看到老师的手指,心想,喔!老师的手指是粗的或细的,肤色是黑的或白的。这时他对于手指的作用何在,尚不知道。于是老师叫他不要老瞪著老师的手指看,而是沿着手指一节一节往上看,结果手指尖上面没有东西,老师说不是看手指尖,而是看指尖所指的最远方。可是师生所站的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方向或有偏差;于是老师只有一次一次地修正学生的错误,学生也一再地矫正所看的方向,最后终于看到老师所指的那个东西──月亮。
这过程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正再修正,考验再考验;当然,对于根器猛利的人不需要如此的大费周章,老师只要手一动,学生就立刻见到老师所指的东西。只是这种一点即破的情况难得遇到,除非千里马遇到伯乐时,所以禅宗只用间接的方法指导人修行,只能用手指标出月亮的方向,没有办法直接拿月亮给人看。
很多人求悟心切,希望老师一开始就把月亮从天际摘下来往他面前一摆,说:「你们看,这就是月亮。」可惜老师做不到;因为月亮是佛性的比喻,佛性即空性,没有具体的形相,不可以言宣,不可以意会,必须你亲自去体验。
有些人认为用手指指月亮,手指是方法,见到月亮就是见性、开悟;于是认为手指有,月亮也有,只是在看到月亮以后,忘掉手指,此所谓得月忘指。其实,《心经》中说:「无智亦无得」,若在悟后仍有从悟境所得的一种具体的东西,那就不能算是开悟了。真正的开悟,不仅忘掉手指及所指的方向,也忘掉有月亮这可见的目标物,那时你就是月亮。一切的一切,都是月亮的本身,你的自我不见了,月亮当然也不见了。如果尚有月亮可见可得,你与月亮仍是对立的,统一的大我境界尚谈不上,何况是解脱自在?诸位可能会发生疑问:修行禅的人是不是要开悟、见性呢?见性以后,是否有个性在那里?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没有见性以前,这性的概念是有的,当你见到了性以后,这个清净的性就没有了。性即实相,实相是无相的。
以上所讲的,是「指与月」的概论,下面再以三个层次予以剖析;第一,在日常生活中;第二,在精进修行之时;第三,修行成就以后。
二、日常生活中
第一个层次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论是人、事、物,我们都可从其中学习到新的知识。生活就是教育,生活的经验就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泉源;花草摇曳,蚂蚁营巢,婴儿颦笑,无不蕴藏生机和哲理。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我们用心探索,查找未知的世界,时刻会有新的发现,带来新的启示。由此可知,在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一分道理在,只要将你所看到的,加以留心思索,或保持一分关注的兴趣,它对你的未来也必然会产生影响。请问诸位,这是不是手指和月亮的关系?当然是。其时所目睹的人、事、物是手指,而在手指以外的意会便是月亮。
因此,禅的修行者时时刻刻都在生活之中,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修行,他必须留心,把注意力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点上,这是基本的要求。当你的日常生活有条不紊,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似的瞎飞乱撞,你才能进入禅的修行工夫之中。
这和参公案、参话头,有点不同。在参公案话头时,是希望知道手指以外的月亮在哪里?这月亮又是什么样子?也就是经常专注在一个问题或一个念头上。但日常生活中,你却不能使自己像一只伶俐的猴子那样,对什么事都感到很好奇。看到钟在转,就把它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在转?听到唱机在歌唱,也把它拆毁了,看看里面的人藏在何处?整天这么胡思乱想、东冲西撞,这不是参话头,也根本不能修行,甚至使得你日常生活的秩序大乱。这时你走路可能会撞到汽车,吃东西会把食物塞到鼻孔里,因为你心不在焉。
而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就是要锻炼自己,摄心专注在每一件所做的事上,把它认真尽责地做好。这可以使我们从生活之中,体悟出一番道理,再将它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之中。当身心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就能处理日常中的一切问题,安然通过一切顺逆境遇的考验,使生活充满著智慧和愉快,不仅自利又能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