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是无情却有情
身体不在,是不是心也不在?有些人在失去身体负荷之时,便误以为他的自己已不存在。其实,那只是进入「无心于身体」的情况,既未到达无心及无相的程度,也未到达无心于声色的程度,因为尚有感觉的分别心在。
感觉的分别心是什么?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已不存在,心好像也没在动,感觉自己的心是处于无心状态,既然有感觉,即使感觉到无心,岂能就是无心。《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管是身相、心相,凡有「相」的痕迹,便是有心。
要「无心」,则须心外、心内,无内、无外、无中间。心不执身,亦不自执其心,既不执有,也不执无。以为身心世界一切如常,固非无心,纵然体验到已能解脱自在,仍非无心。
亘古以来,宗教家们在体验到了如释重负的情况时,便以为得到了最高的解脱境界。其实,即使从时空得到解脱,也未必就是无心;若有一丝的解脱感,仍未脱离世间定的层次。有内有外,固然是有心,内外合一,还是有心。基督爱世人的博爱、孔子的仁爱,均未超出有心的层次。
基督教说万物创发于神而回归于神,这是内外合一的经验以后,所产生的神学理念,乃是统一之中的对待。也就是说其在主观的根本经验是统一的,而客观的事实上是对立的。
而孔子所谓「成仁」的仁,却是从主观的对立中,看其根源的相同,乃是对待之中的统一。即是说主观的现象虽然对立,客观的根本却是统一的。
很明显地,基督的爱是出于他主观经验的统一,孔子的仁,则系他对于客观的事实观察,故皆不出有心的层次。但是宗教家与哲学家,虽仍属于有心,已是可歌可颂了。
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从宗教称统一,是「神我」的宇宙,从哲学看统一,是「大我」的宇宙。既然有「我」,不论叫它什么名字,便不是无心;但神我及大我的经验,虽属有心,得到它不容易,失去它却很容易。比如耶稣在「道成肉身」信念中,他与神是不可分的,圣灵、圣父、圣子是三位一体的;可是当他被钉在十字架时,却觉得神已离他而去,所以要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要离弃我?」(〈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四十六节)孔子称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仁者三月不动私欲,其它的人则一天之中或一月之中不违仁,已经不容易了。可见世间的宗教家和哲学家,统一的心境,不能维持多久,何况是无心。
中国的老子,已经看出了这个道理,所以他说万物之母是「有」,有的开始是「一」,「一」不是道,真正的道是「无」,故称「无名天地之始」,然后才说「道生一」。他不执神我的一,也不取大我的一,因为有个「一」,即不能持之以恒,唯有「无」才能「观其妙」。所以主张「圣人不死,大道不至」,即由于圣人的仁心,还是无常的。正因老子主张「无」字,近世太虚大师说他已至非非想处的境界。就是也从现象(物象、心象)界获得超越,但其尚有一个「无」在,仍非绝对超越。
要达「无心」的目的,唯有采用佛法,不论顿法、渐法,都有一个原则:就是舍「有」舍「无」也舍「中间」,虽用方法,而不得执著有、无、中间的任何境界。
在中国的禅宗,就是用话头、公案、打破疑团等的方法来锻炼修行者,达到无心的境界。此「无心」既不住于有,亦不住于无,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禅宗的方法,可达到无心的目的;达此目的之后,也不能保证永远处于无心状态,否则便已成佛。但是能有一次这种无心的经验,即称为「见性」,或名为「破参」。从此之后,奠定了信心,还得继续不断地努力修行,以期将无心的状态,维持得越来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