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4:0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禅的生活 》

禅与人生(一)

谢谢成一法师为我向诸位作的介绍。今天准备了不少资料,诸位可把它当作学术演讲来听,也可把它当作通俗演讲来看。

首先要向诸位致歉,因为今天到的人数很多,场地太小,害得许多人坐在地上或站在四周,还有许多人,无法进入演讲室,而被阻于门外的走廊及地下室。好在国父纪念馆的播音设备完善,馆内的任何角落都装有扩音器,故在室外的许多地方,除了见不到我的演讲神态,却可听到我的演讲内容。

一、什么是人生?

人生是什么?见仁见智,很多学者,给了它很多定义。人不能离开空间与时间而活下来,故以时空为背景,分作三点,将人生的定义叙述如下:

(一)人类的生命

生理活动及心理活动,在时间过程中的延续,即是人的生命。前一秒、这一秒、下一秒的身心活动,叫作人的生命。诸位都曾照过照片,请把你们自幼至长大到衰老的每一个阶段的照片,都拿出来排列看看,便可发现时间消逝,如过眼云烟。

再从心理活动的刹那变异,前念、今念、后念之间的滑动不已,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时间的存在。凡是成为心理的经验者,便成记忆、认识、推想。这些心理经验的累积,便成为时间过程的结果。

时间的延续,为我们带来了寿命的事实。生理的寿命加上心理的寿命,便构成了活动于时空之中的「我」。

(二)人类的生活

人类的生活,是指人的身体有其活动的空间范围,人的心念也有其活动的空间范围。主要是指人类活动于物质条件的环境之中,是由于人、事、物的相对,彼此所占的空间位置,发生相互的关系之时,便是人类的生活。你在你的位置,我在我的位置,他在他的位置,当此位置交互移动、接触而发生变化关系之时,便是人类的活动,称为人类的生活。

(三)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身心,活动于时空环境中的事实,便是人类的生存。它是人的生理、人的心理、社会伦理、自然的物理现象,四者的联系。身体的生理现象,分分秒秒地不断变化;精神的心理现象,刹那刹那地念念迁流;身心的活动,必须以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为其背景。可见,人类的生存,是结合了心理、生理、伦理、物理的四个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活动。

二、人生的真与假

(一)从因缘法看人生,是虚妄的、空的

《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诸法的起灭,无非因缘的变幻,所以是虚妄不实的。因缘合,因缘散,幻起幻灭,只有临时的现象,没有不变的实体。人生既是生灭现象之一,当然不会是永恒的存在。

1.时间是三世的延伸,没有不变的实体。

从时间的延伸,知道有生命的现象。可是,时间仅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点连接成线的标志,除了点和线,没有三世,也没有时间;既没有时间,何来藉时间的延伸而有的生命。

生命存在,可从影片的摄制与放映来了解。一秒钟可拍摄数十张镜头的底片,将摄下的底片冲洗后,再以摄制时相同的速度放映,其效果就跟原来的实况一样;可是,其中并无实况,仅是一卷胶片中许多镜头的连续,把每一个镜头的底片剪开,只是一张一张不动的幻灯片。可见,时间并非实质,身心现象的存在,无非如幻灯片的连续;从个别的每一张幻灯片而言,是无生命的,连续起来,便让人幻觉以为有生命活动于其间。

生命,乃是生理及心理片断的连续,既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体,也没有经常不变的心念。不论是身、是心,只要有刹那停止活动,时间便不存在。所以,烦恼重、痛苦多的时间,感到特别难过;烦恼轻、痛苦少的时间,便感到光阴迅速。

2.空间是方位的连续,没有固定的实相。

空间的存在,是从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由点至面的交错。假如自己没有身体所站的立足点位置,便没有方向可指,也就没有空间这样东西。如果只有你存在于一片太空之中,太空里没有任何东西,这时候空间便不存在;或虽然太空里有一切东西,但你不存在,空间这时也没有了。因此,不论是主观的你或观的环境,只要有一样不存在,空间的感觉就无法成立。

(二)从因果法看人生,是真实的、有的

1.时间的延续,必有其因果的依存关系,后果必始于前因,前因能产生后果。过去所发生过的任何行为,都会于现在或未来产生某种结果。

2.空间的连结,必有其因缘的依存关系,彼此互相为因,亦互相为缘,互为对象,始发生连带的作用。

空间是由因和缘的依存关系所产生。因是主格,缘是宾格,主要的因素是因,次要的缘由是缘。二者之间再加入其它的东西,彼此发生了关系,这叫作因缘。

3.时间的价值既不能否定,人类的生存现象便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佛法讲万法的本性即是空性,但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关系却是存在的。因此,时间与空间也存在于因缘的条件之中。

(三)从禅的立场看人生,是即真即妄、即有即空的

这层意思我们可以分作因果及因缘的两方面来讲。

1.因果关系的前后交替,是事实。前念与后念,前因与后果,则非同一现象:因缘是有,主体是无。

任何现象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但是不是有一个不变的主体从前因一直延伸至后果呢?譬如刚才我口渴,喝了水之后便解渴了。是不是有个不变的「我」一下口渴,一下又不渴了呢?这是大问题。刚才成一大法师替我介绍了很多职称,有过去的,也有现在的,究竟哪一个才是我?我过去曾是父母的儿子、师父的徒弟、老师的学生、国家的军人,后来去日本留学,又成了留学生。如今做了师父,又做了老师,这究竟是一个人?还是许多个人?如果是同一个人,我不应该长大,头发不应该变白。我做小和尚时的相片和现在的我,竟然完全不同。还有我曾听说,人在七年之中,身体因新陈代谢而全部变换过,因此,这身体已经不是原先的我了。

再看我们的念头,前念和后念就像电影片子一样,前一张底片不同于后一张底片,看起来相似、相续,却是个别不同的现象。

我们的身体需要穿衣服,今天换一件,明天再换一件。而且身体本身就是衣服,也天天在换颜色、换大小。衣服是外衣,身体是内衣,当身体死亡时,便是把整个衣服换掉。心念非我,身体非我,却构成了虚妄的自我。

2.因缘关系的宾主聚散,是事实。除了宾主聚散的现象,世界并无一物一事能够永恒不变地存在:因缘是有,主体是无。

今天我在这儿演讲,诸位是听众,下次或者我变成听众,你们之中有人上台成了主讲者,这是互为宾主关系。但关系只表示现象的变化,在变之中,却没有一样不变的东西。

我在北投看见有人在盖房子,我说:「你们这房子刚盖,就有部分坏了啊!什么人敢住?」因为那钢筋已开始生锈,洋灰也开始剥落了。工人说:「没有关系,我们随时来修补,等卖出去的时候,看起来还是新的。」但当有人搬进去后,房子又开始旧了。任何东西在完成的同时,也就已在变化。因此,因缘法的关系是有的,不变不坏的实体却不存在。

3.空有的层次:

1,对因果法的否定,称为断见;对因缘法的不明,称为常见,这二者都是世间的哲学见。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因果法的根本原则。不信因果法的人,巧取豪夺什么都来,他不相信人有生前死后,因此,贪图享受,罔顾道德,这叫断见。

有一部佛经中说:「宁起常见如须弥山,不取断见如芥子许。」可见常见比断见好,常见至少相信有个不变的灵魂或永恒的神存在。当身体死后,认为灵魂可能升天,也可能下地狱,因此,不敢做坏事,怕鬼找麻烦,怕神处罚他。这种见解以佛法的立场看,虽是不正确的,但对于维护世道人心却有相当的助益。

2,对因果法及因缘法,不能见其空,是一般的世俗见,因此而烦恼不已,生死不了。

世俗人总是对于自己的财产、利益、事业、观念等,抓得很牢,认为是可靠的。其实做生意的人都知道,生意好坏不是靠一个人能决定的,而是靠整个环境;不仅仅靠国内环境,还要靠国际环境。一个人想要凭一己之能掌握全局,必定会带来重重烦恼,因为不了解因缘和合的道理,认为非这样不可,非那样不可,所以舍不得这样,舍不得那样。

3,对因果法及因缘法,只能知其空,是出世的小乘见地,由此而求入涅槃,出离生死。

根本的佛法有几个字为其原理、原则:无常、苦、空、无我。什么是无常呢?因缘法中一切东西的存在都是临时的关系,就叫无常。虽然无常的事实发生,却不知道或不希望它无常,而且舍不得离开它,便会引生种种痛苦和烦恼。

如果你愿意接受无常这事实,那就是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永恒主宰的常我或神我。这时候我们又叫它空,或叫它涅槃、寂灭、解脱、自在。此时你没有烦恼,不受烦恼所困扰,这是小乘。

4,有者即空之有,空者即有之空,是大乘禅的立场。故六祖惠能要说:「凡夫即佛,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都是说明相反即相同的道理。

有「空」才能生「有」,有「有」才能显「空」,这话怎讲?比如现在这个演讲室挤满了人,但中间有没有空隙?有!因为有人的实体存在,也就显出了人和人之间的空隙来。

惠能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意思是说,无常本身是出世法,佛法是应世间法而说的,佛法离不开世间法。出世的理想是要我们不执著,而非要我们离开世间另觅菩提法,在世间而亲证无我的境界就等于出世了。因此,离开凡夫没有佛,佛是应凡夫需要而出现的。大家都成佛了,佛也就没有出现于世的必要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禅与人生(一)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