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知与觉」的主题,是根据永嘉大师在〈奢摩他颂〉里头,论列「无觉」与「无知」的两个名词而得的构想。现在先将其大纲,列表如下:
一、知
(一)无知
你们知不知道我心里正在想什么?当然不知道。我胸前挂的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念珠。这念珠是什么东西做的?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买的?诸位便不知道了。在动物之中,有的是完全不知,像昆虫、蚂蚁,牠们掳获一件食物的时候,凭著本能,就把它吃了,但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你餵他奶,他吃,但他不会知道他吃的东西叫作奶。在座的诸位,应该不会如此了,但是当我请问诸位:「你的前生是什么?你现在的太太,过去跟你是什么关系?你的孩子为什么生到你家里来?将来你死了,会到哪里去?」这些你都知道吗?不知道。
唐朝的南泉普愿禅师将圆寂时,弟子问他:「你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他说「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去!」这话让普通人听了,会毛骨悚然;禅师的修行那么高,死后还要到牛腹中去,这是不是可怕?然对那位禅师来讲,并不可怕。他知道要去的地方,去了以后,结束了就离开,他没什么好怕的;不知死后的去处,才会恐惧死亡。这位禅师没说他为什么要到牛腹中去,可能是为了接受果报,或者他的意思是说,到牛腹中投胎跟到人间去投胎,没有什么不同,也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没有什么不同啊!如果是这样,他已经是得大解脱的人了,天堂、地狱对他来讲都是一样。诸位!你们死后去哪里?你可以说:「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是你愿意去,但以你的福德智慧及你的信心,是不是去得成?还是不知道的。这是知与无知的不同。
无知有很多层次:第一,根本没有学习能力的动物,乃至新生的婴儿,或虽有学习能力而对尚未学习的事物,也是一无所知。第二,即是深一层看,不用说对于自己的生前和死后不知道,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会感到陌生。照片的像、镜中的影,都不是你;纵然把五脏六腑都挖出来,仔细检查一遍,也无法知道自家的我是什么。再问,你身上有多少汗毛?有几根眉毛?不会有人知道。你在一天之中有多少念头?即使刚刚在打坐的两个小时中,你动了多少念头?坐得相当好的人可能知道,请问在座诸位之中,有多少人知道的?无人知道。你头脑中从小到现在像录音带那般录下去的东西有多少?记不记得?不记得。你既然不能深切的了解你头脑中储藏的东西,你就不能说了解自己,你就不能不承认你的无知。
(二)小知
小知又可分为「知」和「知知」。
1知:
小知是对大知而言,是有限度、有范围的知道。它的第一个层次是「知」。比如初生的婴儿,不知父母是什么,经过日复一日的教育,他就知道,这是爸爸,那是妈妈。不管你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于得到博士学位,不管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整个自然界,你所学习到的一切,都是知识和经验的累积。对一般的人来说,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只能使他达到知的程度。所以在座的诸位,至少都已在「知」的程度。
请问诸位,你们来这里打坐,究竟是学什么?当然是来学「知」;教你们的方法是知,而我现在讲的开示也是知。你们听懂了,便是知。但是,你们的目的,如果仅止于知,你可以看书、听演讲,不需要老师教你打坐;可是多数的人来学打坐,也仅学到知的程度,知道打坐的方法之后,并不会好好地练习。可是学打坐应该要更进一步,达到「知知」的目的。
2知知:
学打坐的目的,除了健身之外,更要紧的在求「知知」。即是发挥出明察秋毫、举一反三、见理穷源的潜能。也就是以我们既有的知识来发现尚未被发现的道理,这样的情形很多,因此一般人恒常以知识推理。如果能活用知识、学问,而发现新的原理、原则,他就是伟大的先知先觉者,像一些世界性的不世出的宗教家、哲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等。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即是。
孔夫子也于《论语.季氏章》说,知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不同。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生而知之,即是「知知」的范围;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则仅是「知」。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人,也毕竟极少,因此宜用坐禅的方法来锻炼我们的头脑,使之从紊乱散漫变成有条理,从含混笼统变成清明,从不稳的、情绪化的心态,变成稳定的、理性化的心智,就能达到知知的目的。不过达到了这种目的的人,并不等于成了佛,他只是能从已有的知识,获取了更高的知识,却还没有亲自实证到知识背后的实相。
(三)大知
小知知局部,大知知一切。以庄子的〈齐物论〉说:「大知闲闲,小知闲闲。」大知的「闲」字,好像门里面有树木挡住,门不能开,外边的人不能进去,无法从外边看到里面,里面的不让出来,高深莫测,无法窥其堂奥;小知的「闲」字,好像门里有月亮,从外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门内的一切景物。大知若无知,小知则多喜雀噪。大知者能深藏不露,沈默寡言,虽胸罗万卷,犹虚怀若谷;小知者唯恐他人看不起,所以时时表露知识,到处卖弄才华,往往都是浮光掠影,言多而不中肯。(这是我戏以测字方式解庄子,以说明此处的大知与小知。庄子的原意可能说「大知无分别,小知有取舍。」在此亦可借用。)
若以大知和知知作比较,大知是知知的更高层次;知知是举一反三,闻一而知百,乃至知千万亿,知知是起自头脑的思惟;大知则不是发自头脑的逻辑思虑,它不需用学习到的知识来引导,而是自发的实际体验,这一定要靠修行佛法的戒、定、慧三无漏学而得。所以此处的大知,异于庄子的学说,那是超知识的智慧。智慧有大有小,小智慧便可称它为大知。在修行禅定的人来说,如果能进入忘却身心的自我中心之时,便可体会到「无限」是什么,也可以约略领略到「解脱」是什么味道。这是亲证的体验,所得到的成果,即是大知。这种体验,不能用嘴巴说,也无法用逻辑去想,而是自己亲自了解到,在贯透了我们平日所感受和接触的身心世界之时,也就是在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之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有身体,就会有疾病、饥饿、寒冷等问题;我们有心,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烦恼。如果我们用功修行,到达忘掉身、心和所处的世界时,便会脱离身心所带来的负担,那便是不执著身心世界为我及我所有的了。不执著并不等于不存在或没有,身、心、世界照样存在,只是不受身、心、世界所动摇、所困扰、所累赘。这种情况无法形容,无从标示,一定要亲自体验,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像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得到解脱了?我只能说,已尝到了一丁点解脱的味道,却不能说从此以后没有烦恼了。因其若不继续修行而至大彻大悟,那种境界仍会退失。当你的定力退失、禅境退失,还是普通人;但你已尝到过一点解脱的味道,已和以前不同。依据各人的善根及修持的功力之不同,所尝到的这种味道也有深浅,维持的时间亦有长短之异。所以到这种程度还谈不上得大解脱。对此我称之为大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