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1)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庄子》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这句话是说有些人睡觉时心神不宁,胡思乱想,做梦要和自己的魂魄打交道。而睡醒以后,形体就开始不安生了,忙这忙那。何以出现“魂交”和“形开”的困境呢?原因在于“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主观接受客观,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根尘相即”,而人与人也是取舍关系,也就有了利害得失,勾心斗角,所以才会有“日以心斗”,疲惫不堪。

  庄子的这番话从反面说明了不能“活在当下”的原因与困扰,但我们读来仍旧有些费解,难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但结合佛家的禅宗要义来理解,这事就变得简便易行了。有一位源律师,负责讲解佛教戒律而不得法,于是向大珠慧海请教:“请问大师修行禅道,是否用功呢?”大珠慧海淡淡地说:“用功。”源律师又问:“那大师如何用功呢?”大珠慧海回复得很简单:“饿了吃饭,困了睡觉。”源律师很诧异:“平常人不也是这么做吗,难道说他们和大师您一样用功?”大珠慧海回答说:“大大不同。他们饿了时不肯吃饭,挑三拣四;困了时也不肯睡觉,想这想那。”源律师先是无语,继而醒悟。

  人活一世,最怕的就是“吃饭时千般思索,睡觉时万般思量”,言下之意就是劝诫人们应该活在当下。所以,南怀瑾在《庄子讲记》中才会说道:人生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人生的重点就是眼前,人必须全神贯注于当下,要全身心地投入现在的生活当中。活在当下,没有过去拖你后腿,没有未来拉你前行,你的全部都集中在这一刻,生命因此而真实有意义,否则将是执着于过去或将来,画地为牢。

  在美国,本来一户普通黑人三口之家,父亲不幸因车祸而丧生,母亲和儿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忙于生计,整天操心明天怎么生活下去,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使他成为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在一次学校斗殴中,儿子被一名白人少年误刺身亡。当母亲听此噩耗,痛不欲生,她在现场看到自己的孩子倒在血泊中,情绪不禁失控,她不顾凶手已经被押进警车,喊道:“你为什么要杀死他?他是我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寄托,为什么?”她用力敲打着车窗,声嘶力竭,不断地追问:“为什么,为什么……”

  母亲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一个原本平淡的小家庭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她不禁怨天尤人,觉得老天没眼,夺走了丈夫之后,还要剥夺儿子的生命,命运对她实在太不公平了,她每天痛苦地抱怨,终日以泪洗面,一年里竟没有迈出家门一步。一年后,她心血来潮,突然想看看那个杀人凶手在监狱里过得怎么样。那个白人少年看到这位母亲后非常激动,他紧紧握着她的手说:“虽然我不知道如何来弥补我的罪过,但希望您能原谅我。您不知道,我在监狱中一直祈祷您能幸福健康,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

  母亲怅然地回到家中,猛然觉醒:被关在牢里的不仅仅是那个杀害自己儿子的少年,还有她自己。这位母亲将自己的心锁在了监牢之中,在过去的那一年中,她一直都活在过去,而不是当下。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1)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