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修心篇(1)
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南怀瑾,爱情哲学的内涵是什么?我的答复,人最爱的是我。所谓“我爱你”,那是因为我要爱你才爱你。当我不想,或不需要爱你的时候便不爱你。因此,爱便是自我自私最极端的表达。其实,人所最爱的既不是你,当然更不是他人,最爱的还是我自己。南怀瑾强调说,这里的“我”并不是单指身体。危急时刻,还可以壮士断腕,可见,为了求生,人不愿却不得不忍痛割舍与生俱来,唇齿相依的肢体。所以,即使贵如自己的身体,到了生死攸关之际,仍然不是人所最爱,就更不要说与恋人的卿卿我我了!南怀瑾举此例意在说明人们难以到达无我之境,言外之意也即“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不只是爱情,生活和工作也是这样的道理。与其将其当作一种追求,未若把它看成一种享受。面对困境,要把心平气和作为一种常态,投入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中,工作也好,读书也罢,一旦全身心投入,就会慢慢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连自己都忘记了,周围的事物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重要
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婬、妄语、百千罪状。
--《地藏经》
达摩四行观是指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南怀瑾解释“称法行”时说:起心动念、讲话、态度、行为等要合乎佛法,时时处处都要恭敬谦虚。那么,如何进行修行呢?并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还要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用南怀瑾的话说“任何起心动念,无不知晓此念属何心所,或贪或嗔,念念清楚,然后念念托空,随念布施,这就是舍,也是内布施”。修行如果只是参禅打坐,为弄清自己的念头,容易随无明妄想而去,不知舍念,不知三际托空,随时在无明业障中烦恼,整天愁眉苦脸,会成为魔道中人,而真正修行的人却是面带慈悲喜乐的,该笑时就笑,该叹气时叹气。
观察事物本因的时候就要十分注意起心动念,是人为因素还是欲念所致。这种时时检验自己的做法,也是一种法行。有些人自以为已经心如止水,而一旦等闲平地起波澜将无可挽回。有的人在山上闭关一段时间,自以为有所小成,等到他下山去,受到花花世界的诱惑,山上的修行可能一下子就垮了。所以说,心如止水并非最高境界,不是还有“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说法吗?
《地藏经》中说“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是什么?就是人们的所想所为,而评价一个人的功德罪过,并不只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也要看他动过什么样的念头。《无量寿经》中记载的一则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修心篇(1)
正序 倒序
- 1.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1)
- 2.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2)
- 3.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1)
- 4.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2)
- 5.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3)
- 6.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1)
- 7.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2)
- 8.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1)
- 9.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2)
- 10. 改变想法,改变人生(1)
- 11. 改变想法,改变人生(2)
- 12.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1)
- 13.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2)
- 1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
- 1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
- 16.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1)
- 17.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2)
- 1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1)
- 1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2)
- 20.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1)
- 21.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2)
- 22. 修心篇(1)
- 23. 修心篇(2)
- 24. 修心篇(3)
- 25. 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1)
- 26. 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2)
- 27. 君子忧道不忧贫(1)
- 28. 君子忧道不忧贫(2)
- 29.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1)
- 30.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2)
- 31.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1)
- 32.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2)
- 33.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1)
- 34.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2)
- 35.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1)
- 36.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2)
- 37.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
- 38.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
- 39.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3)
- 40.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1)
- 41.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2)
- 42.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1)
- 43.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2)
- 44. 修身篇(1)
- 45. 修身篇(2)
- 46. 人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1)
- 47. 人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2)
- 48.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1)
- 49.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2)
- 5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
- 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2)
- 52.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1)
- 53.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2)
- 54. 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1)
- 55. 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2)
- 56. 拿得起,放得下(1)
- 57. 拿得起,放得下(2)
- 58.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1)
- 59.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2)
- 60. 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1)
- 61. 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2)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