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2)


  秉承此精神,晚清名臣左宗棠才会在江苏无锡梅园泼墨挥毫: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平淡的24个字浓缩了我国古代圣贤“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人要拥有兼善天下的济世情怀,立身处世谦虚稳重,纵然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也要始终保持平淡之心,处变不惊。一旦有成也要朴素为怀,得让人处且让人,从而让人生的大道越走越宽。

  人之初,当志存高远,所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智慧和能力才会发展得越快,个人的价值也就越大。做事情眼光要远,审视问题角度要高,坚持理想,超越自我。人生就要脚踏实地,不为有功之功,固功莫大;不为有名之名,固名莫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遇到挫折不要怨天尤人,而要自我激励,始终对人面带微笑,为东山再起积蓄人脉。就像左宗棠所言:“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到了最后,就要把一切都看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左宗棠家训强调的重点就是勤俭,他说大富大贵靠不住,唯勤俭两字可以长久。以免“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

  无论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还是“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讲究的都是一个中庸之道,其中的关键在于各方面的平衡,失去平衡就谈不上协调,也就无从发展进步。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2)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