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5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

  最怕不是良驹,何愁没有伯乐。这是南怀瑾对上面两句话的总结。他说,有的人天天抱怨怀才不遇,没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这些人却很少反省自己究竟是不是千里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假如你真的是千里马,那就不要老是躺在那里等草料,你拿出了脚力人家才能看得出来。

  对于当前年轻人的不满情绪,房地产大亨任志强曾经说过,80后是最可悲的一代,他们只将眼光盯在中国政治与社会制度的缺陷上,只会对这些问题与缺陷表达出无限的抱怨,却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或改革这些缺陷,最终结果必然是丧失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最终只能发出幸福指数不高的感叹。虽然他的言论时常有点偏颇,但这番话还是比较中肯的。

  清朝文学家彭端淑写了一篇《为学一首示子侄》,他以一则故事奉劝子辈不要只说不做,荒废学业。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而另一个富有。某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富和尚很不屑地回答说:“南海路途遥远,你凭着什么去啊?”穷和尚回答:“只要有喝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饭钵就够了。”富和尚摇头说:“算了吧,我这些年来一直想租条船顺长江而往下,现在也还是在计划中。你就不要瞎折腾了。”穷和尚虽然身无分文,但他不怕路途遥远,几年后就从南海返回寺庙。他将此事和富和尚说了,后者不禁面露愧色。

  蜀之边境距离南海有几千里之远,但穷和尚却靠着吃饭喝水的家伙打了个来回,而富和尚却只知道途中险阻,道路遥远,只是口头上抱怨下罢了,从不付诸行动,结果只能是望“南海”兴叹。

  人生青少年之时,往往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多了几分抱怨,少了几分干劲,时光在不满、不作为中度过。但喋喋不休能改变现实吗?真正有所作为的人,从来不是夸大困难,而是埋头苦干。一位职业咨询师发现,失业者普遍存在抱怨情绪:要么上司不会用人,要么环境不好,要么同事太斤斤计较,却从不想改进自己的能力和行为。10个失业者中至少有9位对过去的上司和同事心存不满,而几乎没人反思自己的能力差别。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1)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