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1)


  今大道己隐,天下为家……如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与,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对于当下盲目抄袭“西用”,而抛弃“中体”的做法,南怀瑾痛心疾首,他在《论语别裁》的附录中对自己着述此书进行了解释:因深感世变可怕,若不重整国学,唯恐世人精神上遭遇更大危机和悲哀,故而要着书立说,以醒后人,希望大家能秉承张子四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

  南怀瑾所提到的张子指的是北宋大儒张载,他被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世称横渠先生。熙宁二年,御史中丞吕公着向神宗荐举张载,说他学有本原,可为四方学者之宗。于是神宗召见张载,求教他治国为政之法,张载答以渐复三代之策,得到皇帝赏识。时值变法期间,王安石想得到张载的支持,但张载对变法知之甚少,于是要求从长计议,当面婉绝。但他表示了对王安石的尊敬,表示政治家应该大有作为,为天下苍生请命,为百姓谋福祉。他说:“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与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这件事弄得王安石很不愉快。

  后来,张载的弟弟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张载为免受株连辞官回乡。张载回到横渠后,认为为万世开太平似乎无望,于是依靠家中百亩薄田为生,整日讲学读书,欲为往圣继绝学,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着作,总结了过去的学术成就,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张载对三代之礼推崇之至,更是对“井田”身体力行,他不仅自撰《井田议》上奏皇帝,还与弟子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将其划分为公田和私田,每户田就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作,还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此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公益性,履行了“为生民立命”的信条。时至今日,横渠仍留有遗迹,“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传诵乡间。

  张载所说的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和宏愿,可以说是中国文人一生的最高向往。南怀瑾一再强调,读书做人的目的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他这一理想也贯穿着他的一生,他促成建设的两条路就是最好的说明。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1)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