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6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2)


  客观而言,对于吴楚之乱晁错的认识是正确而有远见的,他早就说过“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祸患迟早要来。心系国家安定,向皇上陈述己见是臣子之责,但这事的处理要审时度势,相机而行,应该讲究策略,坚持而不失灵活,妥协而不失原则。汉初的治国哲学是极力推崇黄老之道,奉行“治大国如烹小鲜”、“垂衣裳而治天下”的准则。而他却想大刀阔斧搞改革,这是极为不合时宜之事。比他晚几百年的苏东坡说过这样的话:太平盛世之时,对于潜在祸端朝廷大刀阔斧地处理往往是祸端临头。

  盛世削藩,本为大忌。晁错实在不该太过执着于一己之见,退一步讲,可以坚持自己的方向,但又何必固执于自己的方法?所以他不能堪当大任,他的执着于国不利,他的死,于己不值。

  执着不该执着的是无能,放弃该放弃的是明智。佛家的智慧不仅是指点信徒修行,也能指点世人生活。如果凡事太执着,就会活得很累。殊不知,人的一生中,执着的背后有多少艰辛的汗水,放弃又有多少无奈的泪水。执着还是放弃,不过是人生一种处理或选择的方式。

  佛说一切执迷都是错,人们应当清静无为。“无着无依智慧力”就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死心眼执着任何事物,凡事拿得起、放得下,了无牵挂,自由自在。反之,现实中许多人心情抑郁,究其原因往往是自己太执着了,难以割舍,不能放下,而这个愿望却根本不能实现,于是像一张网将这个人越缠越紧,终于作茧自缚,使自己喘不过气来。

  当今这个经济社会,有时难以分清什么是执迷,什么又是执着。每一个人总是活在自己的感受里,执着于“心”的感受,不免饱受折磨产生种种烦恼。过于执着,反而容易迷失自我,难免陷入歧途。执着金钱就困在“钱”里,执着爱情就困在“情”里,因为固执感念,不免感到痛苦和矛盾。如果没有执着,也就没有牵挂。《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要学会放下“执着”,放下挂碍,放下贪恋,只管体悟当下的真实,不去追悔过去,不去妄想未来,就是生活的真味。

  人们学佛,也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一名农村妇女满心委屈地对一位居士诉苦:“我的丈夫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我十分痛苦。为什么别人信佛过得都很顺心,我也信佛啊,难道佛祖不保佑我吗?”那位居士说:“女施主,这是你上辈子欠他的,今生偿还上辈子欠你丈夫的债,你要忍耐、修行,来世方有好报。”居士的回答让旁人愤愤不平,难道这名妇女就注定要挨打被骂,只能谋求来生幸福?

  倒是旁边的一位智者对妇女说:“信佛如果能让你变得善良,心情愉快,这就不是坏事。但信什么都不要太执着,不是佛经让你忍耐你就忍耐,为了正确的事,你也可以有所突破,未必不能得到正果。”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2)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