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2)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认为人生如梦,并无可求,所以他心如止水,什么都不追求。但在一个境界与另一个境界的跳跃间,他为世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所以,李敖会感慨:这种境界才是深通佛法的境界,这种人才是先出世再入世的智者、仁者、勇者。
其实,王安石早年勇于救世,对强调出世的佛教并不认同,后来经过反省,始悟进退出入之理,不可妄分高下。所以他才会在《读〈蜀志〉》一诗中评说刘备之不足。刘备于乱世之中立志救国,对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认为他不知忧国而忘家,没有救世之意。但王安石慧眼独具地看到:三家逐鹿,于身于世并无好处,世人只知入世而不知出世,结果徒自劳苦,有失高明。
佛门的精神是先把自己变得虚妄,领悟“空”的真谛,在一无可恋、一无可惜后从头再来,把妄成真,死去活来。出世以后再入世,就是“看破红尘”再回到红尘,所谓目中有身、心中无身,这才是真正修成正果,而王安石等高人都到了这种火候,哪怕最后以杀身成仁成其一舍,也要此梦成真、此生不枉。
没有入世的脚步,就登不上出世的峰巅,难脱世俗,身心囹圄;缺乏出世的眼光,则看不透人世的风云,难享人生,不得悠闲。若合二者之长,当以出世之精升华于入世之体,以入世之业促进出世之义。做到此种境界的人不多,弘一法师算得一个,其传奇一生以出世与入世为界分为两段,而这两段之间又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之前是风流才子擅长音律诗画,潇洒多情怀拥如花美眷,后来终于皈依佛门,成了一代宗师。
在入世之时就有出世的意识,所以他的为人超凡脱俗,他的艺术清新雅致。选择出世,他找到入世生活的自然归宿,所以能持守清苦,自得其趣。朱光潜先生说弘一法师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因为他出世并非不问世事。如在抗战期间,他鲜明地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所以,他出世并非厌世,也非逃避,只是对诗意栖居人生境地的一种追求而已。难怪张爱玲会感叹:“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着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中国的圣人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其实外国的圣人也多是如此,比如印度的圣雄甘地。甘地是印度人中的青年才俊,活得很潇洒,但在英国人看来他就是三等公民,所以会被英国人车长从火车一等车厢抛出来。这让甘地猛然觉醒:个人尊严与国家尊严密切相关,覆巢之下绝无完卵。在树立了争取印度独立自主的远大目标后,甘地决心放弃个人安逸,扔掉西装革履,换上粗布拖鞋,不吃山珍海味,只吃素菜粗粮,与百姓打成一片,激起人民的共鸣。甘地能够出世,甘于过苦行僧的生活而不觉苦,他又有入世的抱负,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心来普度众生。主动绝食与不怕坐牢是甘地制胜的两件大法宝,虽然他日益瘦弱,但人民却逐渐壮大,终于赢得祖国的自由。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既不能入世太深,也不能超脱出世,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不妨将此言视为你的人生指南。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2)
正序 倒序
- 1.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1)
- 2.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2)
- 3.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1)
- 4.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2)
- 5.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3)
- 6.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1)
- 7.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2)
- 8.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1)
- 9.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2)
- 10. 改变想法,改变人生(1)
- 11. 改变想法,改变人生(2)
- 12.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1)
- 13.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2)
- 1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
- 1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
- 16.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1)
- 17.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2)
- 1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1)
- 1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2)
- 20.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1)
- 21.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2)
- 22. 修心篇(1)
- 23. 修心篇(2)
- 24. 修心篇(3)
- 25. 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1)
- 26. 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2)
- 27. 君子忧道不忧贫(1)
- 28. 君子忧道不忧贫(2)
- 29.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1)
- 30.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2)
- 31.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1)
- 32.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2)
- 33.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1)
- 34.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2)
- 35.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1)
- 36.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2)
- 37.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
- 38.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
- 39.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3)
- 40.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1)
- 41.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2)
- 42.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1)
- 43.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2)
- 44. 修身篇(1)
- 45. 修身篇(2)
- 46. 人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1)
- 47. 人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2)
- 48.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1)
- 49.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2)
- 5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
- 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2)
- 52.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1)
- 53.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2)
- 54. 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1)
- 55. 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2)
- 56. 拿得起,放得下(1)
- 57. 拿得起,放得下(2)
- 58.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1)
- 59.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2)
- 60. 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1)
- 61. 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2)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