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
君子忧道不忧贫(2)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于儒家经典了然于胸,并通晓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主旨。及至当官之后,他便不惧权贵,大胆直言。他在任期间,仁宗皇帝已经年满二十,但朝中富国天鼎大权全由年迈的刘太后一手把持。这年冬至,刘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为她叩头庆寿。听说此事后,范仲淹立即奏上章疏说,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这样有损君国尊严,应当制止这一计划。当时举荐范仲淹的晏殊听闻此事大为恐慌,就批评他太不懂事,如此轻狂不怕连累别人吗?范仲淹很敬重晏殊,他回答说:“我因为您的举荐而当官,因此要尽职尽责,以免别人说您闲话,现在我正认正言,您为什么要怪罪于我?”晏殊听后无言以对。后来,朝廷下诏,贬范仲淹于河中府,大家为他送行时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三年之后,刘太后去世,仁宗召回范仲淹做右司谏,专门评议朝事。
后来范仲淹呈送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开始了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短短数月间,政治局面焕然一新。为提高行政效率,范仲淹还主张改变朝廷领导体制,撤换不称职的官员。大臣富弼看他从班簿上把不称职的官员姓名勾掉时说:“你这大笔一挥,不知有多少家得哭啊!”范仲淹回答:“一家人哭总好过于一个州县的人哭。”
范仲淹从政时正道直行,犯颜直谏,到了地方他又兴修水利,保土安民,造福一方,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家。但在生活上,他却勤俭治家,只求温饱,不问豪华,还省吃俭用周济穷人,以致死后入殓只以旧衣加身,可谓一生清廉,两袖清风。范仲淹具有忧国忧民不忧己的火热心肠,他的胸怀及诗文得以千古传诵。
哲学家罗素曾发出这样的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因为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忧道不忧贫的仁人志士,比如“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中年辞官修道,来到茅山筑馆居住,自号为“华阳隐居”。他舍弃了荣华富贵甘于山间生活,但他放下的只是官位,却不是天下。当朝皇帝就经常问政于他,史书上称梁武帝对陶弘景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梁武帝仰慕陶弘景之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弘景坚持不出,逼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给梁武帝:一头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另一头牛虽然身有金饰,但是有人执鞭驱赶。武帝一看就不再有招徕的意思,但军国大事仍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不胫而走。
陶弘景生活的时代,医药本草着作版本繁多,标准不一,临床运用极为不便,于是他“苞综诸经,研括烦省”,整理校订成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他自采草药为穷人治病,经常不取分文。百姓感其恩德,在他住过的地方--陶山,至今仍流传着“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的传奇。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君子忧道不忧贫(2)
正序 倒序
- 1.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1)
- 2.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2)
- 3.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1)
- 4.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2)
- 5.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3)
- 6.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1)
- 7.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2)
- 8.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1)
- 9.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2)
- 10. 改变想法,改变人生(1)
- 11. 改变想法,改变人生(2)
- 12.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1)
- 13.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2)
- 1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
- 1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
- 16.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1)
- 17.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2)
- 1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1)
- 1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2)
- 20.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1)
- 21.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2)
- 22. 修心篇(1)
- 23. 修心篇(2)
- 24. 修心篇(3)
- 25. 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1)
- 26. 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2)
- 27. 君子忧道不忧贫(1)
- 28. 君子忧道不忧贫(2)
- 29.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1)
- 30.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2)
- 31.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1)
- 32.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2)
- 33.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1)
- 34.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2)
- 35.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1)
- 36. 贵在执着,错在太执着(2)
- 37.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
- 38.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
- 39.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3)
- 40.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1)
- 41.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2)
- 42.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1)
- 43.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2)
- 44. 修身篇(1)
- 45. 修身篇(2)
- 46. 人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1)
- 47. 人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2)
- 48.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1)
- 49.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2)
- 5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
- 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2)
- 52.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1)
- 53.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2)
- 54. 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1)
- 55. 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2)
- 56. 拿得起,放得下(1)
- 57. 拿得起,放得下(2)
- 58.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1)
- 59.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2)
- 60. 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1)
- 61. 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2)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