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4:15
评论

您正在阅读:《 观照的奇迹 》

注释2

①悉达多太子(Prince Siddhartha):释迦牟尼在出家成道之前,原本是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一切义成,就是能够成就一切的善事。
  ②四无色定(Four Formless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又称为“四空处定”,即超离世间物质(色法)系缚的四种境界,是灭除一切对外境的感受与思想的修行,以达到清净无染、虚空静寂的精神境界。包括:空无边处定(akasanantyayatana,指从一切物质色相的观念中解脱,感受到虚空无限广大的禅定境界)、识无边处定(vijnananantyayatana,指摆脱外界虚空的概念,进而体认到内观意识无边际的禅定境界)、无所有处定(akincanyayatana,指否定意识的作用,而领悟心念其实是一无所有的禅定境界)和非想非非想处定(naivasanjnanasanjnayatana,指舍弃“识无边处定)认为意识无限广大的“有”想,而成为“非想”观法,又舍弃“无所有处定”全然否定心念作用的“非”想,而成为“非非想”观法,终而达到无思无念的非想非非想境界。
  ③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其他任何事物——速度、长度、质量和时间,都会随观察者特定的观察环境而变化。
  ④量子理论: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一1947)提出“量子”的概念,他认为光并非以持续的流线前进,而由振动的微小粒子构成,这些粒子就是量子,为量子理论奠定基础。后来陆续由爱因斯坦、波尔等科学家建立更完整的量子理论。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它能很有效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等方面的物理问题。
  ⑤费里契(K.von Frisch,1886—1982):法国动物行为学家,专门研究蜜蜂的采蜜行为,发现蜜蜂是以舞蹈的方式来传递讯息。费里契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奖。
  ⑥参考费里契,《蜜蜂的舞蹈语言与定向》(Tanzsprache und Orientierung der Bienen,Berlin,1965)。
  ⑦龙树菩萨(Nagarjuna):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为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出身,皈依佛教后,大力弘法,又广著大乘经典的注释,树立大乘佛学的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广为传布全印度。龙树菩萨的著作极多,包括《中论》、《大智度论》等,有“干部论主”的美称。后世基于他所作的《中论》而宣扬空观的学派,称为中观派(Madhyamika School),并尊为中观派之祖。中观派认为,由世俗的名言概念所获得的认识,皆属于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只有依照佛理而直觉现观,才能赞得诸法实相,称为“真谛”。
  ⑧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出生于波兰,率先发现地球绕著太阳运行的现象,打破长久以来认为地球是字宙中心的观念。他将发现所得写成《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一书,但碍于教会势力,至七十岁才出版。
  ⑨参考大卫·波姆(David Bohm,1917—1992),《整体性和隐秩序》(Wholeness and the lmplicate Order,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80),第二章<on the rheo—mode>。
  大卫·波姆(1917—1992):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科学思想家和哲学家。波姆坚持认为,科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描述自然,而且在于理解自然:他进行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始终在进行哲学研究。
  ⑩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1790—1869):法国诗人。他的诗,特别是代表作《沉思集》(Meditations poetiques,1820),予人以轻灵、飘逸、朦胧的感觉,著重抒发内心的感受,不重外界事物的具体描写,语言朴素,不尚藻饰。《沉思集》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重新打开法国抒情诗歌的源泉,为浪漫派诗歌开辟了新天地。
  ⑾语出拉马丁的《沉思集》。
  ⑿阿赖耶识(alayavijnana):八识之一,即第八识。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所以又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的种子,所以也称为“种子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所以唯识宗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
  ⒀木那识(manyana):八识之一,即第七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我所”而执著,所以其特质为恒审思量。
  又此识为我执的根本,若执著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的真理。⒁意识(manovijnana):这里是专指八识之一,即第六识。依据唯识宗的说法,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各是因缘色、声、香、味、触等五种对境而产生,但这五识仅是由单纯的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境,而不具有认识、分别对境的作用:第六意识才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分别事识。
  ⒂阿摩罗识(amala):在唯识宗的八识之外的第九识,又译为无垢识。人心的本来面目乃是远离迷惑而本自清净,所以,如果转阿赖耶识的迷妄而回归觉悟的清净本体,即阿摩罗识。
  ⒃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功能,在于“保存”那个保存者(maintainer)、被保存的对象,以及被第七识末那识紧抓住视为自我的对象。
  阿赖耶识也有保存我们所有种子的功能,即所有事物的本质或能量:以及具有调和的功能,也就是转化和让所有业力成熟的功能,于是就有新的物质、心理和生理上的现象生起。
  末那识是企图抓取阿赖耶识的一部分为自我的一种我执。
  阿摩罗识是纯净无染的意识——在阿赖耶识不受到末那识的缠缚之后的名称。
  在第四章中对此有详尽的解释。
  “种子”:物质(色法)与精神(心法)等一切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佛教以“种子”来做为比喻,最早见于《杂阿含经》。“种子”一词,后来成为大乘唯识学的重要术语之一,在唯识宗的理论中,种子藏于阿赖耶识中。
  我们对这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正形塑了我们的存在。
  如果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觉受,那是因为你还没强壮到足以完全面对世界……
  若你的心失落于纷扰红尘,那么端坐于寂静森林也无济于事。
  外界的五光十色并非你的“敌人”,你的“敌人”是缺乏觉知,是失去正念。
  只要保持觉知,身体、山峰或河流都会成为你的心。
  若不扬弃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且彼此弧立的想法,在理解宇宙时就无法有所突破。
  有时,一个眼神或笑容所表达的般若智慧,更甚于千言万语或思想。禅修者经常被告诫切莫使用语言文字,这样做并非贬低语言文字,而是避免执著语言文字的危险。
  “无我”的概念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沦为一种概念,就必须跟所有其他概念一样被摧毁。
  让我们抛开自我观念,使用一种没有主词和语言。
  就像用尺丈量东西,我们也把自己的“心”套进由心本身所创造的预设模式中。
  若我们仔细看,就会见到行动的主词就在行动中,而行动本身正是主词。
  当我们见到每种行为都是行为本身的主词时,就会开始领会“知晓”这个字无限的应用性。
  阅读这些话语可能也在你内心打入一个楔子,但能否击破就看你的兴致和禅修功夫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注释2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