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4:15
评论

您正在阅读:《 观照的奇迹 》

若这粒尘沙是不存的,那整个宇宙便不存在

当我们完全掌握这层意义,就能不再受长期不断区分“一”与“多”的思考陷阱和习性所束缚。当我说“每个细胞中都含藏一切细胞”时,请别误会,认为有某种方法能让一个细胞的容受力扩展到能含摄所有细胞。
  我的意思足,一个细胞隐含所有其他细胞的存在,因为它们无法彼此分开,独立生存。
  有位越南禅师②曾说:“若这粒尘沙是不存在的,那整个宇宙便不存在。”一位觉悟之人能在尘沙中见到整个宇宙。初学禅修者虽然无法像见到手中苹果般洞悉这一点,但也能以观察和省思理解这个道理。
  《华严经》中的某些经文,可能会让没有禅观过“相互依存(无尽缘起)”规律的读者感到恐慌和困惑。
  “一粒微尘见无量佛刹,一一佛刹有无量诸佛,一一诸佛现无量威光。”
  “一世界入多世界,多世界入一世界。
  “于一毛端纳无量须弥。”
  在现象界中,事物似乎是以独立实体的状态存在,各自占据某个特定空间:“这个”(此)是在“那个”(彼)之外。当我们深深浸淫在“相互依存”的道理中时,就能看出这种互不相干的谬误。世间每样事物都是由其他事物所组成,并包含其他所有的事物。
  禅观“相互依存”的道理,所谓“一/多”的概念即不攻自破,而其他“大/小”、“内/外”和所有二元对立的概念,也都无法站得住脚了。
  诗人阮公著③在了悟这层道理后,曾作诗赞叹道:
  此界与彼界,
  无与佛陀伦比!
  其小无有内。
  其大无有外。
  一片草药的瑰丽繁复,不亚于众星的银河之旅
  既然现在我们了悟自己身体中存在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让我们更进一步,禅观自身中存在的整个宇宙。我们了解若心跳停止,生命之流将会中断,因此我们非常珍爱自己的心脏;但我们却鲜少注意到,在我们身体之外存在著的其他事物,对于我们的生存也极为重要。
  看看被称为太阳的那个巨大光源,如果不再照耀,生命之流也将终止。所以,太阳是我们的第二个心脏,是身体之外的那颗心。这颗巨大的“心”给予地球上万物生存所需的温暖。幸亏有太阳,植物才得以存活。植物的叶子吸收阳光的能源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为树木、花朵、浮游生物制造食物。
  感谢植物的存在,让我们和其他生物得以生存。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是直接和间接地“消费”太阳。我们无法尽述太阳这颗身体外的伟大心灵产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并非完全受限在血肉之躯内,而是更宽广、更巨大的。若是环绕于地球周遭的大气层消失片刻,那么“我们的”生命就终止了。宇宙间的每个现象都与我们休戚相关,微渺如栖息于海底的鹅卵石,浩瀚到几百万光年之外星系的所有活动,都跟人类关系密切。
  诗人惠特曼④说过:
  我相信一片草叶的瑰丽繁复不亚于众星的银河之旅……
  这些诗句并非抽象的哲学,而是来自他灵魂深处的体悟。他说:
  我是巨大的,我蕴含了万物。⑤
  这世间所呈现的万象都是相互依存的
  我刚才所提到的禅修内容,或许也能称为“无尽交织的互即互入”,亦即禅观这世间所呈现的万象都是相互依存的。这样的禅修能够帮助我们脱离“同/异”或“一/多”这类对立概念的束缚。这种禅修能去除“我”的概念,因为自我概念的存在,正是奠基于同和异的对立。
  当想到一粒沙、一朵花或一个人时,我们的思考无法不受同、一和评估等观念所左右。我们总是在一与多、一与非一之间划上清楚的界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像行于轨道的火车,依赖惯性的思考模式:但如果真正理解沙子、花朵和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本质,就会明白,缺乏差异性,那么同一性也不可能存在了。同与异不受约束地互相渗透。同即是异。这就是《华严经》中,互即互人和互相交融的律则 (也就是法界圆融)。 
  互即互入意味“此即彼”和“彼即此”。当我们深刻体会互即互入和互相交融,就会发现,“一/多”的观念就像用来装水的桶子,只是一种描述实相的心智建构。一旦摆脱这种建构的束缚,就如远离运行轨道的火车,自由飞翔于天际。 
  当我们了解人类是生活在一个球状的星球表面,绕著自己的轴心自转,并绕著太阳公转,我们区分上与下的二元概念也随之崩解。所以,一旦了悟万物相互依存的本质,就不再受困于“一/多”的观念了。
  在《华严经》中,运用因陀罗网⑥这个意象来说明万物间无止尽的互动与相交。这张网是由无尽璀璨的宝珠编织而成,每一颗宝珠都有数不尽的切面,每一颗宝珠都能反映出网上其他的宝珠,而其他宝珠也映现这颗宝珠的影像。在这景象中,每一颗宝珠都包含其他所有宝珠。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若这粒尘沙是不存的,那整个宇宙便不存在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