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品中国高僧: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十四位佛教高僧 》

智顗(陈、隋,538—597)(5)

他把佛教教义都看做是佛所说的法,分为五个阶段,也就是“五时”:华严时、鹿苑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也就是五个时段说的法,一个比一个高级,好像上台阶。《法华经》为正宗,最高的台阶。

智顗常在山上讲《维摩经》,维摩就是维摩诘,是天竺一位辩才无碍的居士,有很多菩萨都向他请教,此经是说解脱境界的。唐代大诗人王维,字维摩,就带有崇拜维摩的意思。

当地乐安县令袁子雄上山听经,忽见三道宝阶从空而降,有数十名梵僧乘阶而下,入堂礼拜,他们手擎香炉,围绕智顗转了三周,久久乃熄。据说袁子雄看见了,因此发心改造了讲堂。

天台山临近大海,百姓以捕鱼为业。智顗看着不忍,购买临海一所池塘作为放生池。地方长官计诩请智顗讲经,智顗大讲因果论,使“合境渔人,改恶从善,好生去杀”,放弃了捕鱼。并用六十多所,总长三百多里的洼地,开凿放生池,普劝世人戒杀放生;智顗并奏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鱼,“永为放生之池”。从而一天拯济群鱼无数。

智顗还专门撰写文章,说为何要放生,保护鱼类,是为人做善事。北方人活得长久,就是不杀生。站在连成一片浩瀚的放生池边,智顗一定心生感慨。他要为当地人谋福祉。

据说自智顗起,后世各地寺庙差不多都有放生池,年年放生。

智顗还保持着和朝廷的联系。他在天台山修建寺院,陈宣帝特地下敕,赐名“修禅寺”。太建九年(公元577年),陈宣帝专门下诏:“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

就是说,陈王朝认为智顗的“训兼道俗”是国家的期望,因此将住地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的“调”(赋税)拨给僧众日用,并另拨两户农民以供寺院役使。

对于这种高级别的待遇,智顗并不是如一般人一样很欢欣,而是心境平静。

很多僧人来投智顗为师。天台山俨然是佛教中心了。

4

陈宣帝死后,陈后主继位。据说,陈后主一年中曾接连向智顗发出十七道敕,不断问候与请教,并赐给钱物。后主陈叔宝也是悲剧性人物,再有六年,就要被统一了,但他不自知。

永阳王陈伯智(陈文帝的第八子)从智顗受菩萨戒。菩萨戒,就是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鸠摩罗什从西域传来的,梁武帝、陈文帝都是该戒弟子。陈伯智游玩时不慎从马上摔下来,人事不省。智顗亲自率众为其在观音面前作忏悔,表示过错,请观世音菩萨保佑他无灾无祸。

此时的观世音还是个精瘦的刚猛男子,有两撇黑胡子。唐以后,观世音逐渐变为胖胖的慈祥女子。可见中国文化的影响。

陈后主问大臣:今天下释门哪个名声最大?徐陵说,天台的智顗“德迈风霜,禅鉴渊海”,愿陛下召回都城。陈后主先后多次派遣使者带上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邀请,但智顗都以有病为由婉言谢绝。后在永阳王的苦谏之下,智顗才不得已于陈后主至德三年(公元585年)离开天台,重新回到陈都金陵。

这一年,智顗48岁。

智顗这次到金陵,比上次风光。人未至京,皇帝的特使就远道来迎。迎至太极殿之东堂,“四事供养,礼遇殷勤”。请讲《大智度论》,又有诏“羊车童子引导于前,主书舍人翊从登阶”。羊车为古代宫中所乘的一种制作精美的小车,主书和舍人分别为主管文书和掌管宫中事务的官员。智顗开讲佛经,陈后主又亲临法筵听法,百官尽敬。当然真正高僧,对这种排场,是不在意的。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智顗(陈、隋,538—597)(5)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