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品中国高僧: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十四位佛教高僧 》

智顗(陈、隋,538—597)(7)

从此,杨广便成了“总持菩萨”,智顗则以“智者大师”为号,两人相交甚厚,且有了师弟之谊。从智顗为杨广授戒起,到智顗应杨广之邀赴京而死于途中止,六年的时间,杨广就给智顗写了四十多封书信,每次信末杨广署名总是称自己为“菩萨戒弟子总持”。

总持是说对所闻法,能总摄忆持,不会忘失。能止一切恶、持一切善。

智顗是小心的,毕竟自己是亲近前朝的高僧,对杨广不摸底。到扬州前,还提出四个条件:一、“愿勿以禅法见期”,即请晋王不要期望过高,不要指望传授禅法;二、“朴直杵人,愿不责其规矩”,即允许保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人格;三、“愿许其为法,勿嫌轻动”。这是为自己传佛法而不阿世敬请谅解;四、“若丘壑念起,愿随心饮啄,以卒残年”。就是声明自己此去应有来去自由,想回山里也可以。

佛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猜人心的,智顗还有不少这方面的著作。对人性善性恶有很好的划分。以智顗冰雪般聪明,也许会看出杨广的政治前途。越是这样的人越不好伺候。杨广有和其老子一样的心思。杨坚在北方大造佛像,听任出家。在南方一个州却只留两个寺,其他的都毁掉。一方面要靠高僧搞“统一战线”,一方面又要抑制。前三个条件,是不要开罪了他。后一个是万一不行,留条走的后路。柔中有刚。杨广答应了,智顗才到扬州。

之前,秦王杨俊,即杨坚大儿子致书并“奉施沈香”延请智顗前往江都。但智顗心存观望,婉言拒曰:“虽欲相见,终恐缘差。”或者是看准了秦王不能成气候。

智顗和隋王朝的若即若离以及智顗表现出的风骨,还在下面。这年智顗已经54岁了。无论从哪方面说,杨广都不敢对智顗有反常的举动。

在扬州除了住持这次佛事外,没有别的事。智顗要求回荆湘,杨广再三挽留。杨广在江都建立了四个道场(寺庙),佛教的两个,道教的两个。每个道场都有很多高僧,慧日道场就有十几个,其中的吉藏后来创立了三论宗。世称嘉祥大师。杨广希望智顗能做慧日道场的住持。智顗不愿意。说不清楚智顗为什么不愿意,也许是要保持自己一定的独立性。后来智顗“拂衣而起”,因为原来说的有话,杨广也不敢苦留。

智顗当天夜里,住到城外的禅众寺,杨广又让谘议参军柳顾言“致书请留,待来年二月,约至栖霞送别”。栖霞寺是南京的一个大寺,至今仍在。于是智顗只好在城外住了几个月。

据说和杨广不合作的,并非智顗一人,苏州虎丘的智顗琰进了慧日道场,不久也回山了。

双方在较量中,都表现出足够的耐心。数月中,杨广遣人送书,要师父不要走,还要柳顾言送礼物。请智顗在摄山度夏。僧人们夏天有三个月不出门,在庙里度过。可能从印度传来,印度酷热,因此有这习惯。但智顗还是不愿意留,又要回庐山东林寺,并请杨广为“东林峰顶两寺檀越(施主)”。

杨广答应下来,智顗又回到庐山。

智顗回到庐山,看到山下驿站,人员来往很杂,闹得山下寺庙很不清静。就致书杨广,杨广即付有司,“勒彼州令去公私使命,不得停止”。有杨广的命令,不管公私都不能在那里停留,寺庙安静了。

七月,杨广派人送去盐米,但智顗却上衡山,拜谒师父的墓去了。杨广知道后,又致书请智顗到江都做住持。智顗不做理会,十二月回到了家乡。家乡人扶老携幼到戒场去看望,智顗讲经,听众有四五千人,是荆湘之地从来没有过的。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智顗(陈、隋,538—597)(7)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