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1:41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人的宗教:珍藏版 》

出发点(4)

从尼采那里借一个比喻来说,我们是被召唤来做宇宙舞者,不会沉重地停在一个定点上,而是轻盈地从一个位置转身跳跃到另一个位置。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宇宙舞者将是自己文化真正的孩子,而又与整体密切关联。舞者在家庭和社群里的根是深厚的,但是在其深处将会探触到人性共通的水源。譬如,难道舞者不也是人吗?设若她能看到是什么令别人感兴趣的,难道她就没有可能自己也对之感兴趣吗?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分化程度降低之后,会出现互相借用的情况,这样有时会产生变种,但多数时候则是充实了品种而保持住了它们的活力。

促使我们走向世界性理解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有一次我乘坐轰炸机到空军基地去向军官们讲其他人种的信仰问题。为什么呢?显然是因为那些军官可能有一天会把他们当作盟友或敌人来跟他们打交道。这是要了解他们的一个理由,可能这是一个必要的理由,但我们希望还有别的理由。甚至连用外交来避免军事行动的目的也是工具性,因而也是临时性的。彼此了解对方的最终理由乃是内在的——是为了享受世界性理解的见识所提供的宽大角度。

我当然是用隐喻的方式来谈见识和看法的,不过以视域来类比却完全适合。没有我们的双眼——双目视觉——就觉察不到三维空间。拥有两只眼睛的回报是实际的:它使我们不会撞到椅子,得以判断迎面而来的车子的速度。但是最终的回报是对世界本身深化的观点——在我们面前展开的全景,从我们脚下伸展开来的风光。正如柏拉图称之为“灵魂的眼睛”是一样的。“只知道英国的人,他们对英国又能知道什么呢?”

我已说明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所得到的实际收获是很大的。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跟中国做生意,令外交官少出纰漏。但是最大的收获是难以估量的。瞥眼看一下对日本人来说归属感的意义是什么;跟一个缅甸的祖母体会一下什么是生命中的过眼云烟,什么是历久常新;去了解一下印度教徒如何把自己的个性当作是压盖住他们那内在无限性的面具;去设法参透向你保证万事万物都是神圣的,不过要小心不去做某些行为的禅宗和尚的悖论——把这类事物转移到视线之内,就是为精神的视野增加了维度。这乃是打开了另一个可以生活的世界。无条件的、唯一的善,不是(康德所主张的)善意(goodwill),因为在狭窄居所中的意志也可以是善的。唯一无条件的善,乃是延伸出去的洞见,扩大吾人对万物终极性的了解。

这些对世界了解的想法直接关连到世界各宗教,因为带领我们达到一个族群的心的最确切方法,就是通过它的信仰,如果那个信仰还没有僵死的话。至于要区分活的和死的宗教,则接上了本书的第二个建设性意图。

二、这是一本严肃对待宗教的书。它不是一本导游指南。我不会去迎合那些猎奇的人,我不会从人们信仰里去翻查出有震荡性价值的东西来曝光;也不谈禁欲主义者所躺的铁钉床,墨西哥忏悔教徒以钉十字架来考验的苦行,不谈把死者曝露给秃鹰去吃的印度祆教的空寂塔,也没有提供色情的雕刻或进入到秘戏的漫游。伟大的宗教里包容有这一类的材料,但是集中讲这些却是最低级的庸俗化表现。

还有一些贬低宗教的巧妙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承认宗教的重要性,但却主张宗教是为如下的人而说的——古人,不同文化的人,以及那些自我力量需要鼓舞的人。这也不是我们的方式。我们将会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讲述。我们讨论印度教、佛教、儒家、伊斯兰教的信徒——会一路都用“他们”来称呼。但是在这些面向的背后,乃是对我们自己最深的关切。我发觉自己之所以回溯世界伟大的智慧传统,主要的理由是为了对我自己还无法回避的问题有所帮助。既然人性在根本上是相似的——我们总是彰显人性甚于其他——我推想本书的读者也会对这些问题有兴趣。

连赞助宗教最精微的方式也要避免,就是为了宗教所产生的效果,而不是为了宗教本身——它对艺术,或者对心灵的平静,或者对团结群体有所帮助。这是一本有关宗教的书,以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的对比来说,不是以宗教作为一项呆板的习惯,而是以它作为一种敏锐的狂热。这是有关活的宗教的书。而当宗教获得生命时,它就展现出惊人的品质。它会接管一切。其他的一切,即便是没有沉寂下来,也被迫屈居于辅助的角色。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目录
出发点(4)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