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认真尝试去冥想的人中,很少人会觉得这个暗喻太过分。听到“别管你的心灵”这句劝言时,麻烦就是心思纷乱的情况依旧。我叫我的手抬起来,它听了。我叫我的心灵静止,它却嘲笑我的命令。一个平常的心灵思想一件事能多久呢——单只一件事,而没有先滑越过去想有关“想”那件事,再从那里出发,开始一个毫无意义的不相干的锁键?大概是花了三秒半钟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像一个乒乓球般,心灵在其主人指定的地方落下来,不过却即刻完全不受控制地紧张而不连贯地弹跳着。
如果心灵能从乒乓球转变成一个面团,把它掷到墙上,除非有意把它拿下来,否则会一直粘在上面,那又将如何呢?如果能这样把它聚集在那里,它的力量难道不会增加吗?其力量会不会像电灯泡被反光镜围住那样力度倍增呢?一个正常的心灵可以用世间的对象,持续地吸引其注意力到某种程度。一个患精神病的心灵就不能;它会即刻陷入不能控制的幻想中。设若心灵的第三种情况可以发展出来,就是使正常心灵远超过它自己的程度,正如精神病人的心灵远低于正常心灵,在这种情况中,心灵可以被引导,使其能延长对一个对象的专注。以便能深刻地领会它,那又会如何呢?这就是专注的目的,“修的瑜伽”的第六步。一头象走起来的时候,长鼻子左右摇摆着朝两边摄取物件,一旦给鼻子一个铁球握住后它就定下来了。专注的目的是类似的:要教导不安的心灵,使它不再摇摆不定而能专注于指引的对象上。“当所有的感觉都静止了,当心灵安定下来了,当理智不再动摇——智者说,那就是最高的境界。”
到达这种境界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奇特,不过却是艰难的。开始时借着放松心灵,让那些需要从下意识中驱走的思想释放出来。接着选择一样东西来集中心思去专注——一支点燃着的香火,个人的鼻尖,想象中一个无限光亮的海洋,目标是什么无关紧要——要练习把心灵保持专注在目标上直到成效不断增加。
七、最后两步乃是这专注的过程持续不断深化的阶段。在前一步骤中,心灵被引到能稳定地朝其对象流去的地步,不过它并没有丧失其自身是与其所专注对象不同之物的意识。在这第七步中,专注深化成为冥想,两者紧密结合而分离已经消失:“主客体完全合而为一,使得个人主题的自我意识完全消失了。”到了此刻能知与所知的二元性消融变成了完美的统一。用谢林(Schelling)的话来说:“能知我与所知我合而为一。在这一时刻中我们消解了时间和时间的持续性;我们不再置身时间之中,而是时间或者说是永恒,内在于我们了。”
八、剩下来的,是应该用梵文字samadhi(三昧)来描述的最后、最高的境界。按字源来说,sam的用法与希腊文字头syn在synthesis(综合)、synopsis(纲要)与syndrome(集合)的用法乃是平行的。意思是“与之一起”。Adhi在梵文中通常是翻译成“主(Lord)”,与旧约中希伯来文用来称主的Adon或Adonai也是平行的。因此,三昧是指人的心灵完全贯注在神那里的境界。在第七步中——冥想——专注深化到自我完全消失不见的地步,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所知的对象上。而三昧的不同特征在所有的对象形象都消失了。因为形象是限定的界域;有了一种形象就必然排除其他形象,而“修的瑜伽”其为人所知的就是最后阶段是无限制。心灵继续思想——一个如果那是正确的字眼的话——不过是思无物。这并不是说它什么都不想,只是全然的空白。它完满实现了一个吊诡,就是看见了那不可见者。这时充满它的,是那“自一切性质分离了,既不是这又不是那,没有形式,没有名字的存有”。]
喀尔文勋爵(Lord Kelvin)说,他无法想象出任何他不能为之建造成一个机械模型的东西,我们离开他这一断言已经有好长一段路。借由那种知者与所知合而为一的模式,知者领悟到全部存有的知识——着了魔,彻底消融在其中。那被设计来试验的实验已经得到结果了。瑜伽行者已经达到了那洞识:“彼,真实地,汝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