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4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淡定的人生处处禅 》

淡:一句弥陀作大舟(3)


  宝林禅寺的圣一法师1992年5月在香港九龙讲解《心经》,他认为: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六十字的是《心经》;把《心经》浓缩为一句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为一个字,就是“照”。

  圣一师父说:“照”即照顾,人人可以照顾。例如带小孩子外出要照顾,不照顾要摔跤;走路要照顾,不照顾便踏着粪秽;讲话要照顾,不照顾会讲错;拜佛也要照顾,照顾时就会发现“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诵经时,口诵心思惟,随文入观,照顾其意,便可发觉经中义理无穷,便能演说经中道理;持咒时也要照顾,照顾着这个音声从哪处地方出来,若能照顾着,跟着它入去,便能入定,一入定,这个世界便空了,从生死的此岸,到涅盘的彼岸。

  参禅更加要照顾,禅堂内时时刻刻要照顾话头,如果不懂,就是要照顾这个不懂,在不懂中摸索,在摸索中参究,谁不知一不懂,一切都不懂:人家骂你,你不懂;人家打你,你不懂;人家求名,你不懂;人家夺利,你不懂;是非人我,你不懂;念佛是谁,更不懂。不妨不懂一年,不懂两年三年,行不知行,不懂;食不知食,不懂;视而不见,不懂;最后,不懂的疑情断了,便悟过了。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

  所以用“照”字下工夫,存善念,去恶念,由粗妄想到细妄想,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便能心空及第归。古人云:色蕴犹如泡沫,受蕴犹如水泡,想蕴犹如阳焰,行蕴犹如芭蕉,识蕴犹如幻化。何人无五蕴,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悟的时候即无。

  心量

  对于经典的解读,所谓大家们无不有着自己的理解。其中有种情况:越是出现频率高的字眼,所产生的分歧就越大,例如,儒家《论语》中的“仁”,道家《道德经》里的“道”,佛家《金刚经》内的“心”。像我这样的,多数时候都是似是而非、懵懵懂懂的。

  有一次,我请教觉真师父,如何调伏自己的心?师父并没有搬出《金刚经》里的种种大道理,只是告诉我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心量、心态、心境。也就是说,心量应尽量的大,心态要尽可能的平,而心境则越高越好。

  在内地某佛学院,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学生请教他的老师:“师父,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法师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对他说:“请你把眼睛闭上,默默地造出一堵长城。”学生听罢,打坐冥思,过了一会儿,轻声地说道:“长城已经造好了。”

  那位法师听罢,继续说:“好的,请你再造出一根汗毛。”又过了一阵儿,学生把汗毛也造好了。法师望着学生期待的样子,问道:“你造长城时,是用自己的心在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一起去造?”学生回答:“我只能用自己的心去造。”

  法师停了一会儿,又问:“那你造汗毛时,是用全部的心去造呢?还是只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心?”学生毫不犹豫地说:“我用了自己全部的心。”

  法师走上前去,对学生开示说:“你造那么大的长城,用的是自己的一颗心;造那么小的汗毛,用的还是自己的那颗心。可见,你的心量能大能小啊!”

  天堂与地狱

  在我的老家山里,有一座荒废很久的古寺,后来一位佛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回到家乡,兴旺了那里的香火。一次,听了乡党委书记轻描淡写的几句介绍,我顿时有了兴趣,和一位好友开车赶了过去。寺院的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有很多的经书,包括一些港台地区印的普及性读本。

  那位住持年纪不大,但面色沉毅,举止稳重。我们进行了交谈,颇为相得。同去的企业家也提了很多问题,就是对六道轮回特不理解,他说:“我就不信,人怎么会变成牛呢?”

  住持指着那个大缸说:“如果把你的头摁到水里两分钟,会怎么样?”

  企业家说:“当然很恐怖。”

  住持接着说:“那如果松开手呢?”

  企业家曾经有过溺水的经历,就说:“那就活过来呗。”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淡:一句弥陀作大舟(3)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