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4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淡定的人生处处禅 》

定:无忧亦无怖(6)

小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佛教,有一回问母亲:“学校不是叫东风小学吗?为什么有的大人叫它老爷庙?”原来,学校是占了关老爷的道场。在下坎还有一座财神庙,当时做了二局幼儿园,更大的上帝庙则在西关。在北方的小县城,是不可以没有神灵护佑的,可惜后来损坏严重,有的已经无法再恢复了。 

  有位小学同学喜欢作画,曾送我岳飞挺枪立马的素描,我当做宝贝一样供着,记得他家里存有一幅古画《面壁图》,上面是位衣着古怪、碧目卷发的僧人,面对山壁在风雪中默默坐着,同学说他叫达摩,可厉害了,是所有神仙的师父。时光一逝几十年,今春去少林寺,有机会专程拜访了“面壁庵”,山门的对联令我肃然起敬: 

  佛堂无灯凭月照,庵门不锁待云封。 

  达摩祖师本名叫做菩提多罗,因智慧无上而被称为“菩提达摩”。他是印度南天竺国王的三子,被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收为入室弟子,继承衣钵后,成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同时也是中国禅宗第一祖。师父嘱咐说:禅宗的香火在中土,但慎勿速行,我死后六十七年,你再去传法布道。 

  后来,达摩祖师在海上漂泊三年,辗转见到了梁武帝。后者觉得自己造了大量寺院、翻译诸多佛经,应当是功德无量,祖师却说:“并无功德。”并解释说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武帝心中恼火,问何为圣谛第一义?答曰: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的人是谁?祖师道:不知道。禅缘未合,双方不欢而散。 

  一苇渡江后,祖师终于立脚少室山。少林寺禅法当然是独一无二的,可惜传至当代,像我们这样半吊子都不算的居士,很难得以听闻。 

  据记载,当年达摩祖师与弟子们座谈学禅的体会,有过一段很传神的记载。一位弟子说,文字只是求道的工具,不应当执着,也不能舍弃。祖师评价道:“你只得到我的皮。”第二位弟子接道:“就像庆喜看到佛国,一见便不再见。”师父点头:“你得到了我的肉。”另一名叫道育的弟子发言说:“地水火风,四大本空;色受想行识,五蕴非有。本无一法存在。”师父回答:“你得到了我的骨。”立雪断臂的慧可默然行礼,达摩祖师视之良久,说道:“你已得到我的髓!”
 
  最真实的故事 

  几位师父都给我推荐圣严法师的自传,前几日看后,心灵受到极大震撼,那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真实,早读早受益啊。圣严法师共有四本自传,分别为《归程》《圣严法师学思历程》《枯木开花》和《雪中足迹》。最后这本是与美国记者的对话录,我最喜欢。 

  法师俗名保康,生于1930年农历十二月初四,是家中六个孩子的老幺,全家生活在扬子江入海口附近,饱受洪灾的侵害,自传中回忆了死尸漂浮的长江,他幼小的心灵种上了无常的种子:当死亡来临,只有无条件地接受。住屋由芦苇做成,屋顶种植各种瓜类,条件虽然简陋至极,但相当于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倒也自得其乐。 

  求学的过程是不平坦的,保康显示了过人的天赋。十三岁那年,他差点被一家聋哑女招为养老女婿,经常唱诵观音名号的母亲狠了狠心,通过邻居戴汉清将他送到了狼山当和尚。日本人的炮火从乡下打到了寺院,圣严法师辗转来到上海的大圣寺,以为死人做法事来维持生存,在敲打法器的过程中,更坚定了自己的道心。 

  1947年圣严法师终于进了上海静安寺的佛学院,过上了读书和学佛的生活。等到解放战争后期,他参加了国民党军队,转到了台湾高雄基地,其实那时候的人们是以生存为底线的,大多数的选择都身不由己。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定:无忧亦无怖(6)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