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16:33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淡定的人生处处禅 》

法: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9)

·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体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于是穷人。 

  ·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 

  ·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 

  ·要做无底的垃圾桶,要学无尘的反射镜。 

  ·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 

  有一次,圣严法师去俄罗斯,为一家武术学校讲禅。当时有个学员提问:“师父,您总说‘无我’,假如真的‘无我’,我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呢?”法师微笑着说:“已经无我,您还有什么需要保护的呢?” 

  面对今天的大千世界,法师的遗偈是: 

  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给阿弥陀佛打电话 

  写东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翻翻以往的文章,自己竟然有了一种知足的感觉。尤其是“老潘”、“考古人许宏”、“老姐”等老字号的朋友,大家在虚拟空间中你来我往,比过去的串门还要热闹,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推杯换盏,更多了一些君子之交的意味。 

  在《欢喜的心态》留言中,许宏兄认为慈悲欢喜为道、饮食为术,这种区分更接近于道家,而非佛家的观点。佛陀的真正智慧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他所说的一切都是方便,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非为度人的工具,因此饮食睡觉等日常行为,更是平常心入道的最佳途径,当然发心很重要,尤其是大慈大悲的道心。 

  “考古人”在河南工作久了,对少林寺中某些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现象也提出疑问。对这个问题,我写过一篇《释永信怎么了》,中心思想是不能停留在事相上去判断,而要从大悲心的性体上来认识,但像我这样的居士,可能还不具备足够的智慧去认识少林寺的方丈。 

  在两伊战争期间,一位记者去香港佛教协会访谈,他问觉真法师:“我是佛教徒,现在要到伊拉克去,要上战场。上战场就要杀人,杀人就要犯戒,五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戒,如想不犯戒,那我应该怎么办?”作为当值的唯一出家人,师父从五个方面作了回答: 

  1.杀一而救百属于大慈大悲,对坏人还是要杀的。 

  2.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为保全自己的杀人属无心杀,不犯戒。 

  3.无论如何,只要杀了人,就要忏悔。 

  4.作为出家人,能不杀,尽量不杀。 

  5.你的问题属于相戒层面,在性戒上,只要心中有戒,杀人不杀人是另外一回事。 

  河北静云师兄问我相戒和性戒如何区别。我个人觉得,这是凡夫与菩萨境界上的差别,在六道轮回中的凡夫受业力的牵引,所以必须持五戒十善,才能获得解脱,而登地的菩萨已经摆脱轮回,转业力为般若,所以,以我们的眼光,是无法判断菩萨、阿罗汉们的行为的。 

  师父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谆谆教导我们一定要念佛,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你和谁在一起,我就知道你是谁。”念佛,就是和佛菩萨在一起;排除日常生活中的胡思乱想,一心向佛而一念不生,就接近于禅的境界了。最后,像“阿弥陀佛”这样的佛号,也是一种信息通道:就像打电话一样,只有把号码拨对了,才能和对方接通。 

  丛林生活二十条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法: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9)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