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21:48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佛道养生术 》

中国修性养生文化(7)

又就医家而言,由于寿世保元本属责职范围,所以于养生之术尤多贡献。养生中诸如四时调摄、环境卫生、饮食起居、药物补养、性生活节度、劳逸情绪等问题,历来医学文献如《内经》、《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食疗本草》、《脾胃论》、《饮膳正要》、《勿药元诠》等著述几乎都有所涉及,并蔚为大观。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医学典籍,全书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而以《素问》中尤多养生之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正是在这种以预防为主原则的指导下,《素问》中提及养生的文字时有可见。《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文中明确指出,如果人们懂得养生之道,可以形与神俱,尽终天年,活到百岁左右的高龄;反之,不懂养生之道,妄自摧残,那就年虽半百,早已衰象毕至了。有趣的是,《素问·上古天真论》还以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养生家为例,说明养生方法不同对于延长寿命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相同。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从一年四季不同气候出发,阐述人们如若顺从四时气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变化以调摄精神,对于养生防病,将会起到十分有益的效用。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有关药物养生治病的专著,其成书年代,有的说是战国,有的说是秦汉,但最迟不会晚于秦汉之际。书中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上品所载诸药如菖蒲、菊花、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术、菟丝子、牛膝、麦门冬、薏苡仁、泽泻、巴戟天、灵芝、黄芪、肉苁蓉、防风、续断、丹参、五味子、沙参、枸杞、茯苓、五加皮、桑寄生、杜仲、女贞实、木兰、阿胶、鳖甲、大枣、芡实等等,有的大补五脏,有的滋阴补阳,有的益气养血,有的涩精添液,有的祛邪安正,并多为现今的药理实验所证实。其中如人参一味,《本经》就指出它对人体的补益作用说:“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藏(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为此,《本经》总结《上经》所载诸药效用:“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上药养命之外,《本经》中品所载如百合、玄参、山茱萸、当归、龙眼、鹿茸、狗脊、淫羊藿、狗肾等,则多为滋阴养血、扶正益羸的“养性”类药物。就其总体而言,《本经》对《中经》所载诸药效用这样概括道:“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中国修性养生文化(7)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