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9
21:4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佛道养生术 》

调和第四(1)

四、调和第四

调和也有五种,就是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修习止观,就好比琴师弹琴先要把弦调好方可奏出妙曲一样。所以说:“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一)调食

饮食本来是用以资身进道的,如果吃得太饱,就会气急身满,百脉不通,心气闭塞,坐念不安;如果吃得太少,就会身羸心悬,意虑不固;如果吃得不干净,就会心识昏迷,有损健康;如果吃了忌口发物,就会引动旧病,身体失和。所以《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

(二)调睡眠

一个人平时如果眠寐过多,非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心地昏昧,沉没善根。所以睡眠的时间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自然就神气清白,念心明净,有利于栖心圣境,深入体味止观的个中三昧。

(三)调身

坐禅初至绳床,先要把坐处垫放安稳,使得久坐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其法如下。

1.正脚

坐时先要正脚。方法有“半跏坐”和“全跏”两种:“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趾)与右(髀)齐,右脚指与左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

2.解宽衣带

正脚以后,就要解宽衣带。解宽衣带的目的是使得周身气血自然通畅,所以只要解宽到周身舒适就可以了,不必解得太宽,否则“坐时脱落”,既影响入禅,又容易导致寒气的侵袭。

3.安手

衣带解宽以后,还要“安手”。安手之法,主要为:“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4.正身

安手之后,不忘正身。正身之时,先挺动身体,以及肩颈关节,务使自然调畅,然后端直身体,使“脊骨勿曲(屈)勿耸”。

5.正头颈

身正好后,再“正头颈”。此时端直头颈,使鼻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并和脐孔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

6.口吐浊气

头颈正好后,便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时,开口缓缓放气,不可粗急,放时让气尽量吐出,同时想象身体百脉不通之处,都随着气一起吐了出来,然后闭口,鼻纳清气,这样大概三次左右,息就基本调和好了。

7.闭口

浊气吐尽之后,即当闭口,闭口时“唇齿才相拄著,舌向上腭”。

8.闭眼

口闭好后,又当“闭眼”。闭眼的目的在于断除外光,使心易于入定。

以上调身之法,调和的标准为不宽不急,端身正坐,犹如奠石。假如做到了这一步,那就等于“初入禅定”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调和第四(1)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