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3:33
评论

您正在阅读:《 禅说庄子(三)大宗师 》

3.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

庄子开宗明义地说了"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后面又进一步进行解释,说"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他采用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把答案告诉我们--什么叫"天之所为"?就是"天而生也",就是那些属于天道的、自然的,属于造化运行的、宇宙的演化的等等。用孔夫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何以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天地宇宙的整个自然的运化,就是天之所为,就是天而生也!

那么"人之所为"又是什么呢?庄子接着自问自答道:"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什么叫"知之所知"?这个在认识论里,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婴幼儿,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但是在家长的呵护下,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进入社会,他的"知"是慢慢形成的。这个"养"字简直妙不可言,为什么呢?你想一下,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到了大学毕业,他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你说他是在学还是在养?中国字的确很微妙,这个"养"给人的感受就是自然而然地积累,而"学"则是有为、有心地去吸取。如果离开了"养"字,这个"学"就像皮影戏一样的,是没有灵魂,没有血肉的。

道家学说的圆融之处、高明之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它还把生命与精神融为一体。它很重视生命的形式,在生命的形式上谈精神、谈认识。生命是本,精神是本,而知识、认识是用,是末!这个在我们上一篇讲《德充符》,讲到神与形的关系的时候,已经说得很多了。所以,人之所为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看到人类社会的一切,哪样不是人之所为呢?不管是意识形态也好,不管是经济基础也好,总之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之所为。这个人之所为,也是由小到大,慢慢集聚、积累起来的,或者说就是被养起来的!

"以其知之所知"--知来源于智,这个地方体现出了心与境的关系。作为一个人,他要获得知,就要借助于心与境,以心去对境、去照境,并从境中取得反馈,这样,他才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经验。在这个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就逐渐地扩大他"知"的半径。

这里边还有一层关系要说透。譬如我们这个黑板现在还能写字,如果已经满了,就只有擦掉,然后再写。一张空空的黑板就是"不知",写了的就是"知"。庄子在这个地方所说的"养不知",一般人是不懂得"养"这个"不知"的!都是因为自己有"知",所以就飘飘然的、得意洋洋的,自以为了不得!所以禅宗里边,包括老庄里边,它经常讲的是绝圣弃知,也可以说是绝圣弃知。其实这就是要我们养这个不知!这个不知实际上就涵盖了道家常说的道,佛法里常说的真如。所以禅宗里边爱说一句"不知最亲切!"在修学中,我们就是要守住这个叫做"不知"的空瓶子,这样才好装水嘛,满瓶子就装不了水了。所以这个"不知",就是个真正的无底洞!只有无知,才有对知识的最大容量的盛放!它是一个巨大的、半径无穷的大容器!

所以人之所为,在道家学说来看,最高明的是什么呢,是"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知之所知,并且还在不断扩大这个半径,这个半径和未知是对立的。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已知的半径越大,所接触的未知空间也就最大;已知的半径越小,所接触的未知的空间也就越小。

但是人类在知识上、在理性上,永远都处在这个矛盾之中,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一面是无知,无论我们怎么发展,都要面对这个永恒的话题,除非我们成佛了,得了大圆镜智,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大圆镜智是什么呢?简单点来说,就是只有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我们谁也没有资格成为上帝,所以对人而言,这个是"决定见"。我们永远都处在已知和未知的十字路口,无论你怎么样,哪怕成了菩萨,你还是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对待过去是已知,但是对待未来我们永远是未知,对明天永远是未知,这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矛盾。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矛盾,焦虑、烦躁,行为失常,引起社会的种种不安。对一个道人而言,明白了这个道理,承认这个道理,就可以"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里边,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把已知的东西全部洗去。用老子《道德经》的话说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为学日益",做学问要多多益善;"为道日损",为道呢,要损去它,"损之又损",就是把它减去,做减法嘛!"乃至于无为",这就是为道。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3.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