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4
13:5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

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10)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性相近,习相远。"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三字经》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呢?

怎么能够解决环境的熏染问题呢?《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这个"教"可以理解成两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人不接受教育的话,人的本性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前面周处的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这个教育不简单,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我教你之教,教育之教。第二层,受教之教,接受教育的教。"教之道",这个"教"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两层教育,一层是道德教育,一层是知识教育。我们今天往往重视知识教育,比如孩子从小让他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英语、法语,也许还要去学学溜冰。指望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知识上的超人,百般武艺样样精通。音乐希望他成为朗朗,外语则希望他能够精通几门,还要学书法,还要学奥数。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即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一个作为善良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三字经》的教育,从来是道德教育先行,当然它也绝不忽视知识教育。"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终生的,就是我学一样东西,要学一样爱一样,学一样像一样,学一样成一样,不要半途而废,不要浅尝辄止,这是纵向。还有一层意思是横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我要把我的一生作为学习的一生,我要有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10)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