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1:47
阅读量收藏智慧10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慧100 》

22.智慧无痕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无见般若,是亦名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大智度论卷一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都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着;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麽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後的人说的。悟後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着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着,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让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藉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於大彻大悟之後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作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於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象,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着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是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符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绝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目录
22.智慧无痕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