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义谛
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大智度论卷一.释初序品中缘起义
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们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时间过程,间是空间位置,故名世间。由此可知,人有生命过程,也有生活的范围,所以活在「世间」。如果我们的心理体验只限於现象界,行为价值亦局限於现象界,也是在世间,没有出世间。
「说诸行处」的「行」字,主要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由於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心理产生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困扰,称为六种根本烦恼。如果心不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致产生这六种心理活动,便得解脱,这时叫作「心行处灭」,这儿形容为「不行处」,也叫作第一义谛。此时的烦恼分别相,自我中心的执着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义谛的不动相,相对於第二义谛的虚妄,一旦洞明第一义谛,一切现象都是那般的完美现成、无理可述、无心可动、无物可障碍自己的心了。第一义之中没有烦恼分别的执着,却有无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类似同情心,而不等於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对象,也有特定的时段,慈悲则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永远关怀一切众生,依众生的差别需求,以无私的智慧做反应,给予适时适切的帮助。第二义又名为世俗谛,是以自我中心出发,来看世间事,先有自我的价值判断,次有自我所执着的模式,所以是主观的,亦即《金刚经》所说的「有所住」心,这时所见的世界,就是能够引起烦恼痛苦的世间法。
要达到第一义,很不容易,一般人能从理论知道有这种境界,也算不错了,虽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这个偈子。每当心里混乱困扰之时,告诉自己:不要接受环境的摆布,不要接受烦恼的作弄,对人要存慈悲心,对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来,也就不致於那般的痛苦和烦恼了。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38.第一义谛
正序 倒序
- 1. 1.自序
- 2. 2.朱序
- 3. 3.智者多闻
- 4. 4.三无漏学
- 5. 5.智慧之眼
- 6. 6.面对现实
- 7. 7.现在主义
- 8. 8.求学要诀
- 9. 9.不如无知
- 10. 10.战胜自己
- 11. 11.用佛智慧
- 12. 12.提起放下
- 13. 13.知识智慧
- 14. 14.如法实践
- 15. 15.剑及履及
- 16. 16.禅的力量
- 17. 17.禅能离欲
- 18. 18.摄心入定
- 19. 19.事实如此
- 20. 20.无私无我
- 21. 21.不用议论
- 22. 22.智慧无痕
- 23. 23.原来如此
- 24. 24.没有异端
- 25. 25.不喜不忧
- 26. 26.最高智慧
- 27. 27.永不疲倦
- 28. 28.七佛通诫
- 29. 29.知不如行
- 30. 30.有大方向
- 31. 31.步步成功
- 32. 32.真人无垢
- 33. 33.转苦为乐
- 34. 34.念念成功
- 35. 35.缘起成佛
- 36. 36.差別平等
- 37. 37.超越两边
- 38. 38.第一义谛
- 39. 39.种福有福
- 40. 40.平等不二
- 41. 41.脱离魔网
- 42. 42.生活规范
- 43. 43.瞋为毒根
- 44. 44.不留痕迹
- 45. 45.欲海回头
- 46. 46.忏悔安乐
- 47. 47.精勤无难
- 48. 48.心中佛国
- 49. 49.似有实无
- 50. 50.众生成佛
- 51. 51.开启智慧
- 52. 52.安众和众
- 53. 53.佛在眼前
- 54. 54.信心基础
- 55. 55.真知灼见
- 56. 56.菩萨的心
- 57. 57.满月清凉
- 58. 58.小道放荡
- 59. 59.不爱不忧
- 60. 60.身心言行
- 61. 61.勿出恶言
- 62. 62.语言艺术
- 63. 63.善言淑世
- 64. 64.贪为苦本
- 65. 65.有子有财
- 66. 66.学习观音
- 67. 67.做人原则
- 68. 68.目不邪视
- 69. 69.莲华功德
- 70. 70.做人本分
- 71. 71.勇猛向前
- 72. 72.不计功德
- 73. 73.发菩提心
- 74. 74.假戏真演
- 75. 75.善财四德
- 76. 76.生命有限
- 77. 77.恭喜发财
- 78. 78.珍重人生
- 79. 79.不死之药
- 80. 80.制意调心
- 81. 81.大能容小
- 82. 82.解脱自在
- 83. 83.火宅清涼
- 84. 84.不落两端
- 85. 85.因緣是空
- 86. 86.疏导人心
- 87. 87.欲望得失
- 88. 88.时间无限
- 89. 89.处处如来
- 90. 90.宇宙真理
- 91. 91.生命奧祕
- 92. 92.心的画家
- 93. 93.即心即佛
- 94. 94.不即不离
- 95. 95.救人救心
- 96. 96.心不在焉
- 97. 97.要走正路
- 98. 98.风游虚空
- 99. 99.自投火焰
- 100. 100.菩萨的梦
- 101. 101.水中电光
- 102. 102.自我圆融
- 103. 103.摄取佛国清净之行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