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1:46
阅读量收藏智慧10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慧100 》

37.超越两边

超越两边
  
  我虽说涅盘,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陀虽然讲说涅盘寂灭之法,但也不等於是什麽都没有,因为一切现象本来就未离开涅盘的寂灭相。这个偈子,把不动的真实相与一切现象的虚幻相,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本质,一语道破了。
  
  此偈纠正了一般人对大乘佛教所说「寂灭」的错误看法,也纠正了小乘佛教对「涅盘」在认知上的偏差。
  
  涅盘并不等於消失、毁灭或什麽也没有。涅盘是不动、寂静的意思。什麽不动?一切现象的共同性,即是暂时有而毕竟无的空性,即是一切现象的自性皆无,无即不会变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若能体验此自性,便是无我的智慧现前。从烦恼凡夫的角度谈论涅盘,理解涅盘,它是无垢净无生灭的,若有垢净生灭之分,便不是涅盘,所以涅盘是「真灭」。若从悟後的智者来谈论涅盘,是离开垢净、生灭、增减等一切两边的执着,亦即超越於世人所认知的范围来看世间现象,所以涅盘不是真的消灭。
  
  「诸法从本来」的「法」字,有二义:1.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2.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一切符号、一切表现,合起来叫作「诸法」。「从本」的「本」字,是指由无幻有、由幻归无的空性,即是一切法的自性,原来就是不动不变的,空的本身没有生灭、增减、垢净等一切两边的问题。生死与涅盘,烦恼与菩提,清净与不清净等,都是人为的分别认知。
  
  例如人的善恶标准,是从动作行为对自我中心的立场所表现出来;善与不善是出於每一个自我对行为结果的判断,与客观的行为本身无关。例如老虎吃人,对人而言是可恶的行为,对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无所谓善恶。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医生用手术刀是救人,土匪用凶刀是杀人。因此用刀的行为本身没有善恶,加上各人自我立场的价值判断才有善或不善的区别。
  
  「寂灭相」即是一切现象的本来相,便是空相,不能说没有,但毋需执着其或有或无。如果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没有涅盘,圆寂後才进入涅盘,是错的。
  
  涅盘的寂灭相既不离现实的一切现象,当然是本来就有,一直都有;不过是在佛陀成道之後才发现世间现象,本来就是涅盘。也可以说,如果当你体悟到绝对的、超越的智慧之时,你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一切都与涅盘相契相应。不是死亡之後什麽都没有才叫涅盘,也不是永远离开世间才叫寂灭。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目录
37.超越两边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