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1:46
阅读量收藏智慧10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慧100 》

35.缘起成佛

缘起成佛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因为诸佛的福德与智慧已经具足,知道一切现象皆无不变的自性,故也明白众生心中的成佛种子,是从因缘而产生,只要因缘具备,每一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说唯一的佛乘。
  
  这个偈子的重点在「缘起」二字。缘起的意思是没有一样东西的完成是凭空而起的,一定有其原因,而且必然是由许多因素的相加相聚而成,称为因缘和合;由於聚散无常,所以也称为缘起缘灭。
  
  缘起观念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不论是人生及宇宙,都是从缘起,从缘灭,没有绝对的创造者,也没有权威的支配者;既非一元论,也非二元及多元论,乃是众缘聚散的因缘论,又称为缘起论。
  
  此项缘起论认为,不论圣人或凡夫、有形或无形、精神或物质,皆由於众多因缘的相聚而起,离散而灭,故说「佛种从缘起」,没有定性不变的众生,只要促成其成佛的因缘够了,众生即能成佛。诸佛最初也是众生,因发现佛法,广度众生而成了佛。
  
  在这迈向成佛之道的过程中,福德与智慧逐渐增长,最後能以平等的慈悲和无我的智慧照顾一切众生,此时智慧与福德皆已圆满,称为「两足尊」,亦即福足慧足的意思,一切的佛都是这样成就的。
  
  佛之所以成佛,除了福德圆满,也是智慧圆满,以佛的智慧,发现诸法的一切现象,自性即是无常,没有不变不坏的自性,即名为空;就用发现空性的智慧,离烦恼而度众生,因为法无自性,也无定法,佛说法都是随机随缘而说的方便法。而且,从佛的立场来说,众生是自度的,不是佛度的,否则应该能於一时之间一网捞尽所有的众生才对;事实上,由於因缘尚未具备,很多众生,并未得度,所以众生是因本身的福德因缘而自度。因缘好,则容易脱离罪恶而修行佛法;因缘差,就在烦恼、罪恶之中,接触不到佛法。但是,因缘不可思议,今天无缘接受佛法,并不表示明天也无缘接受佛法;只要因缘改变,他们就会改变,所以叫「诸法常无性」。若能接受缘起的观念,你就永远不会对任何事物失望。已有的因缘要增长它,未熟的因缘要成熟它,未有的因缘要开创它;好的因缘要使它更好,坏的因缘要使它变好。尽心尽力,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佛法虽有声闻、缘觉、佛的三乘,但最终目的是唯一的大乘。只要努力,没有永远是小乘的人,也没有永远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缘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後得以成佛。
  
  俗语说「将相本无种」,出将入相,乃至历朝开国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门草莽,今日的各界菁英,往往也非出於豪门大姓,而是来自升斗小民。请不要迷信「朝中无人莫做官」的论调,今日的权贵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吴下阿蒙。不论主动或被动,只要努力於缘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能。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目录
35.缘起成佛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