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0:50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茂修行提纲 》

八、信愿行持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华严经》净行品

*亲近善友,听闻正法。思维其义,如说修行。

——《涅经》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徒持学问,而不实修者可以警矣)

——《楞严经》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痴,蠲除罪法。             

嗡。狠鲁佗耶。梭哈。(三遍)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跋折恼 迦咤 莎诃(三遍)

以水盥手,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嗡。主迦拉耶。梭哈。(三遍)——《华严经》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文殊发愿经》

*敬师如佛,精勤修学,则见十方,各多多佛。不假作意,自然现前。——《大集贤护经》

*净心信敬,不生疑惑。——《法华经》之提婆达多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节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观察善财。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行菩萨行。问诸菩萨所行之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缘。由乐亲近善知识故。令一切智疾得成满。是故于此。勿生疲厌。善财白言。圣者唯愿慈悲。广为我说。我应云何学菩萨行。应云何修菩萨行。应云何起菩萨行。应云何行菩萨行。应云何满菩萨行。应云何净菩萨行。应云何转菩萨行。应云何深入菩萨行。应云何出生菩萨行。应云何观察菩萨行。应云何增广菩萨行。应云何成就菩萨行。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为善财童子。而说偈言
善哉清净功德海 佛子能来至我所 发起广博大悲心

勇猛志求无上觉 为欲度脱诸有情 一切世间流转苦

已发大愿深如海 勤修一切菩萨行 若有菩萨心坚固

久处生死无疲厌 彼当具足普贤行 得佛功德无能坏

福德威光福德星 福德生处福德海 汝能普为诸众生

誓修普贤清净行 汝见无边诸佛土 去来现在一切佛

亦闻所转妙法轮 念力忆持无忘失 汝于十方一切刹

普见无量诸如来 愿海清净悉皆成 具足菩萨尘沙行

汝入方便大法海 安住如来功德地 导师胜行汝当修

当成一切无师智 汝于一切广大刹 所有刹土微尘劫

于中修习普贤行 成就最胜菩提道 汝于无边劫海中

普遍十方一切刹 为欲成满诸大愿 修行普贤诸妙行

此中无量诸众生 闻汝愿已皆欢喜 悉发广大菩提意

专心愿学普贤乘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偈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行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大方广佛华严经》

*一切菩萨修圣道,四种法要应当知。

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

如理思惟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

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心地观经》

*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修行,不名为智者。

——《大智度论》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亿。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忽遇本来人,不在因缘里。

——《万善同归集》

*离贪痴三毒而修善,心如平地坦无丘陵。不以崇高加敬,不以贫寒惰礼,此为真修行。——三昧律师

*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莲池大师

*讲道学

(前略)夫子云:“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圣人忧学之不讲,而今人非之,可乎?但宜察其真实处如何耳。口如是,心亦如是,身亦如是。是全体圣贤,日亲之犹恐其或后也。口之所说,与心之所存、身之所行,了不相似。是商贾之辈,远之唯恐其不早也。而可等视乎哉?人告晦庵先生,正心诚意之说,上所厌闻。先生曰: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云栖法汇》

*问:世人求往生者。非即欲往生者也。就使正礼念时。佛现其前。引之西往。必辞以化缘未周。婚嫁未毕。幸少须臾无死耳。复有一人异于前人。力修三昧。无间六时。虑后倦勤。失此机会。便乃投身自毙。纵火自焚。既匪舍报安详。如入禅定。佛怜其愚。亦肯手相接否。 

答:智人之修净土也。在生。则自净其心。报满。则任缘而往。不欲生而恋著世缘者。慢也。急欲生而自残躯命者。愚也。如是之流。轻则摄入魔群。重则沈于恶趣。日光普照。不及覆盆。佛虽大慈。莫之能救。

——《云栖法汇》

*中峰大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此数语尤万世不易之定论也。

——《云栖法汇》

*不明教而率意修行者,愚也。何以故?无烛夜游,昧其所向故。虽明教而不务修行者,亦愚也。何以故说食疗饥,终不能饱故。尔今听讲,无忘此言。如谓不然,古训昭昭,姑证一二。——《云栖法汇》

*生西方以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此三直至成佛。流俗人亦三种心,轻心、忽心、将就心,此三常游五趣。呜呼,前三百千中或一有,后三百千中或一无,奚怪口言求生者多,真实往生者少也。末法中病,有三不可救,喜守不喜攻、喜略不喜广、喜同不喜异。交友有三大恶,喜顺不喜逆、喜口是而心非、喜不如不喜胜。学问有三大错,好多不好精,逐末不求本,求解不求证。

——《灵峰宗论》

*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奚望西生。 

莲华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勇矣智福,女中之英,一日一夜,净念功殷。    

华台接引,眼识分明,子母恩爱,枯木寒冰。        

吉祥善逝,长辞苦轮。我悲含识,缠使所婴。        

恋此幻世,旷劫迷真。谬图出要,罔知胜津。        

计取空果,违妙净因。谁能正信,阔步高登。         

我今随喜,愿共群伦,顿除爱网,证入玄门。                          

——《灵峰宗论》

(注:此蕅益大师为卢智福所作赞。卢氏,徽州程季清妻也。晚迁湖州。季清奉佛甚虔。力营福业。卢氏竭资为助。长斋。日课佛名二三万。约己惠下。未尝詈人。崇祯五年。得危疾。请古德法师授五戒。咨净土法要。遂一意西归。季清为诵华严经。至入法界品五十三门。为一一讲说。卢氏悉领解。季清复策之曰。百劫千生。在此一举。努力直往。勿犹豫也。遂高声唱佛。夜以继昼。如是半月。其母及女来问视。悉谢遣之曰。莫乱人意。十一月八日。忽睹莲华现前。化佛垂手。身心踊跃。急索香水沐浴。西向叉手。连称佛名。右胁而逝。时方午。及暮扪其顶。热可灼手。年三十九。)

*答初平发愿偈

有愿无行,如人无足;有行无愿,如盲无导。

信步前行,险恶难保。丁兹末运,法弱魔强。

纵有干慧,犹难稳足。况虽立志,慧眼未开。

今生不度,更待何生?阿弥陀佛,大愿深慈。

如母忆子,子何弗思?若不至心,早暮回向,

悠悠缓纵,即逃逝人。非必诃谤,乃名逃逝。

汝今已能,奋然自新,当知珍池,新萌莲蕊。

从今数发,相续不断。斯可名为,勇猛丈夫。

如或未然,仍前习气。始勤终惰,口向心背。

既非菩萨,亦非二乘。常在三界,出没轮回。

自未能度,云何度人?如被漂者,欲拯岸行。

如癞病者,卖疮癣药。愚痴颠倒,举世所嗤。

汝既发心,我深随喜。复为劝助,使得坚忍。

同观慈尊,共化尘刹。尽未来际,永矢弗谖。

愿汝精勤,先成佛道。我作文殊,助汝扬化。

——《蕅益大师净土集》

*智旭今日誓愿,悉同三世佛菩萨所发,悉是一切佛菩萨所加。若智旭无始恶业应堕大苦趣中,神识昏迷,违今日大心大愿大行者,仰望舍那慈父、释迦本师、弥陀愿王、地藏悲母哀我护我,觉悟于我。令于苦中忆今本愿,不舍于苦,而度众生。又愿以今然香发愿功德因缘,令正法重昭于震旦,邪风绝扇于恒沙。持律者洞明持犯,善识开遮;习教者深知义理,了达性修;坐禅者扩悟心源,不遭魔外;念佛者事理圆融,自他不隔。又愿一切法门,人皆通达,永无斗诤坚固之愆,尽革门庭施设之见,念念绍佛祖心灯,法法汇梵网性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灵峰宗论》

*鸣呼痛哉。世间眼灭。正法幢摧。恶心向佛之魔邪。谁与救正。好心遭毒之男女。谁与扶持。良以吾辈业重。不能感哲人久住故耳。——《灵峰宗论》

*供地藏慈尊:伏愿智旭,大智开明,大悲增长,离诸烦恼,广度众生,灭诸罪障,广代群苦。

——《灵峰宗论》

*为法界含识虽未受戒曾闻梵网名者供三宝,愿仗良因,同生觉悟,发心秉受如法修持。(中略)又愿以今然香发愿功德因缘,令正法重昭于震旦。邪风绝扇于恒沙,持律者洞明持犯,善识开遮。习教者深知义理,了达性修。坐禅者扩悟心源,不遭魔外。念佛者事理圆融,自他不隔。又愿一切法门,人皆通达,永无斗诤坚固之愆,尽革门庭施设之见,念念绍佛祖心灯,法法汇梵网性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灵峰宗论》

*所生功德,仰冀四海享太平之休,六合沾出世之化。从今以去,尽于未来。绍隆三宝,使不断绝。弘通大乘,令无壅蔽。折摄无私,慈威并运。于善不善,平等济度。日照海纳,地载天涵。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灵峰宗论》

*复张中柱书

是故近世苟简法门,最易凑泊,最难到家,佛祖无上心印,最难入手,最易成办。沩山云,此宗难得其妙,切须仔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上古宗匠之言,类皆斟酌稳重若此,岂以一棒一喝,一句一喝,谬作极则者邪。

——《灵峰宗论》

*阐扬净土,恳切少俦。以深信愿诚修。心佛两相投,万念皆休。决定出苦邱。(注:俦chóu,同辈、伴侣)

——虞山普仁策公大师

*径山杂言

(上略)古人云。僧徒不能了悟自心。且于教法留心。时光亦不空过。予则谓今之僧徒。纵不能参禅看教。有能持戒诵经作福护法者。亦说胜寻常魔种万万矣。在居士中。但能持斋念佛助扬三宝者。皆真实行也。是在诸佛之所望也。顾诸方高明达士。当自信之。慎无以愚言为妄也。(古人云:心不与世情和合,是真精进。——智茂补笔)

——《梦游集》

*造论(大乘起信论)四意

    一以二乘不信唯心、二以外道邪执、三以修行者未起正行、四为使信成满,故云佛种不断。为此多意,所以造论!(注:原文为一以二乘不信唯心,故显示一心正义令除疑惑;二以外道邪执,故对治执令舍邪见;三以修行者未起正行,故分别发趣道相,令起正信以为行本;四为使信成满,入住不退,堪受佛果,故云佛种不断。为此多意,所以造论!——《大乘起信论直解》憨山大师

*不知法华,则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知楞严,则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不知楞伽,则不辨知见邪正是非。——憨山大师

*云栖双鹅往生记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只以迷背本性。起惑造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三界轮回。无有尽时。吾辈幸生人道。与一切异类众生。原属平等。固不可以形躯各异。而藐视者也。如鹅口不食荤。行有行列。又不二配。莲池大师称为道人。亦异常鸟焉。予素有右军癖。畜白鹅。而苦无地。乃送往云栖寺为长生鹅。寺有放生鸡。多为鼪鼯窃食。得鹅夜惊。鼠窃渐少。寺门外放生池成。予见双鹅日戏清水。暮守三门。以为得其所矣。今夏至寺不见鹅。乃问云公。老人言居士放生。功德不可思议也。上月每早晚课时。常见双鹅卓立殿门。引颈观佛。目不暂瞬。闻僧念佛。则振翅高鸣。似欢喜意。一日。其雌长鸣数声而瞑。寺众取而瘗之寺外。雄者数日不食。亦不入池戏水。鸣声哀怨。随处寻觅。状甚悲苦。仍日至殿。如前观佛。维那师赌其悴而不怿。乃鸣磬告曰。“尔失伴甚苦。既知观佛。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不要恋此苦恼之身。大众助尔念南无阿弥陀佛。尔其存想心听。”每一击磬。一声佛号。约数十声。曲颈作拜佛式。遂起旋绕三匝。振翅一拍。敛翼委足。奄然而逝。此鹅以何因缘。脱幻躯于刹那。了生死于一念。不愧道人之名。此岂可以凡禽视之耶。是则报得人身。得闻佛乘。并信知有净土法门。数年念佛。光阴虚度。到临命终。能保其心不颠倒。意不贪恋。一念功成。往生西方者。尚不易得。况此鹅无鹦鹉能言之舌。不知其平日心能念佛与否。雌鹅之逝。众不觉其异。雄鹅闻念佛数十声。遂旋绕三匝。拍翅安足而绝。可知其到寺三年。早暮闻经声佛号。必已启发甚灵觉。故一月余。引颈观佛。以一心切想观像成就。佛力加被。乃有此解脱。予愧不如此鸟。不敢默然。爰书于石。以劝来者。偈云。 

众生悉有如来藏 云何异类各殊形

起惑造业迷本性 故有无边诸众生 

佛知心佛众生一 无二别故以普渡

法界众生预为盟 乘此愿轮成正觉 

直教凡圣一道行 阿弥陀佛大愿船

动俱来乘 予闻阿东鹦鹉鸟 

阐发信深愿弥精 予放双鹅无别意

不忍视鹅遭割烹 送之长养云栖寺 

朝夕得闻梵呗声 雄雌两两升佛殿

亦闻佛号也听经 引领瞻仰世尊相 

目不暂瞬输丹诚 一朝雌鹅倏然逝

雄者绝食常哀鸣 凄凉宛转寻不得 

别偶岂复浮青萍 冲雨望云徒延悼

强振弱羽入丹庭 更闻善师教念佛 

西方极乐是归程 曲颈礼佛绕三匝

拍翅委足目遂瞑 刹那解脱凡鸟躯 

一念顿超何其灵 想已化生安养土

具诸相好与通明 亲受弥陀及海众 

现在分证无量光寿 将来究竟圆证无量光寿之洪名

(注:鼪鼯,俗称黄鼠狼;怿 yì,欢喜)

——《虚云年谱》

*是年张拙仙居士以雌雄二鹅。送至昆明云栖寺放生。请说归依。于时二鹅均俯首静听。至说戒毕。举首似喜状。自此起常随人上殿。人念诵。鹅即视听。人绕佛。鹅随绕佛。久而不异。人皆喜之。经三年。一日。雌鹅于大殿门前旋行三转。举首望佛。蜕去。毛形不萎。盛以木盒。葬之。其雄鹅鸣声不止。意如恋慕。越数日不浴不食。亦于殿前站立观佛。张翅一扇化去。仍以小棺殓之。二鹅共造一冢。张为文记之。 ——《虚云年谱》

*黑龙怪乞求授幽冥戒

江西南昌徐氏女。深闺待字。清江谢双湖者。业医。年五十余。无子。闻女名。欲娶之。女闻双湖奉佛。亦许之。合卺之夕。不能同席。初女年及笄。忽有怪物附身。向女求爱。女坚拒。则紧缠其身。以鼻出水。嬲之。欲死。恣其所为。自是时来时去。谢初不知也。既归。女以告谢。亦无如之何。民国三十一年。乃投清江县清净庵。常开师为尼。法名演慧。号道勤。而怪物往来如故。常开师语之曰。‘吾闻虚云老和尚主化岭南。当代一大德也。盍礼之。’遂于三十二年春期。由双湖伴来南华乞戒。一日过堂绕佛。女忽晕倒于地。久方苏。既得戒。怪乃告女曰。‘汝今得戒。吾已无奈何汝。自今以后。惟日随汝以待隙耳。否则汝当为吾乞戒也。’女曰。‘戒须姓名容像。汝来去无踪。又无姓氏。何从得戒为。’怪曰。‘吾名黑龙江。容像请你为之。’女曰。‘吾不识字。又不能画。奈何。’怪曰。‘易耳。汝但执笔可耳。’女如其说。垂首如入睡然须臾画成。则龙头人身。鳞角皆具。由女抱之。跪请云公老和尚为说幽冥戒。患始绝。后供南华功德堂。日寇至。始被焚去。(注:嬲niǎo,纠缠,搅扰)——《虚云和尚年谱》

*前几天总组长为了一些小事闹口角,与僧值不和,再三劝他,他才放下,现在又翻腔,又和生产总长闹起来,我也劝不了。昨天说要医病,向我告假,我说:“你的病不用医,放下就好了。”我这些话只会说他人,不会说自己,岂不颠倒,修行虽说修了几十年,还是一肚子烦恼,食不下,睡不着,不知见什么鬼,误了自己还是误谁,临插秧他就去了,我自己也不是的,说易行难,莫造来生业,回头种福田,前生没有脚踏实地地做工夫,没种好善因,所以今生冤家遇对头,都来相聚了。年轻人要留心,不要学我放不下,我痴长几岁,有点虚名,无补真参实学,各位要种好因,须努力自种福田。——《虚云和尚年谱》

*时人念佛愿生西,生贵信行愿力坚。

忏悔现前犹放下,恒忆佛号在心田。

四句百非一齐遣, 直使妄念绝所缘。

行人志能力行去,西方此土一齐圆。——虚云老和尚

*示空言谈不行持者                                 

佛法不是空口讲,言与行乖成两样。                           

名闻利养快一时,热铁火轮苦万状。                             

袈裟底下失人身,地狱门中难解放。                          

闭口不语三十年,此是上乘上上上。——虚云老和尚

*复王诚中居士书

(上略)所言照料林事,不能专修,深恐难得一心。未得往生或难如愿者。须知菩萨行道,以利人为先。净土之法门,以信愿为导。有真信切愿,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已得一心,亦难往生。(宗门人念佛,多不讲信愿,则仍属自力难蒙佛力。以其彼既不感,佛难垂应,此一着要紧之极,故为道破。)但肯以?依光所说以上之事,实力行去。则与观经净业正因相应,与佛本愿相应。固不必疑豫其难得往生也。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凡入林念佛者,必须令其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又须注重教女。如是则以后之贤人蔚起,坏坯灭绝,或有希望。否则所学皆机械变诈。机械变诈,愈精愈妙。天灾人祸,愈烈愈酷矣。正本清源之道,即在此平常无奇之中。——《印光文钞》

*高鹤年居士像赞

    人言居士性甚偏,我谓所偏即是圆。由偏故不理家计。由偏故深通教禅。由偏故云游全国诸名胜。由偏故遍参宗教诸高贤。由偏故专修净土特别法。由偏故普令同仁结净缘。由偏故不立嗣续,以家为庵,安住贞节,俾全所天。今已老而将离此五浊恶世,直登西方极乐世界之九品宝莲。因王一亭老友所写之真,特表其偏之所以然。(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季春) ——《印光文钞》

*常以古德之懿行嘉言,口诵心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其人纵顽劣,亦当进而为知行合一之士。况素有希贤希圣,学佛学祖之大志者,其为利益,何可量哉。愿学佛之四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法门幸甚,世界幸甚。

——《印光文钞》

*光自愧财法俱贫,无补世道。而一念愚诚,唯欲世人同发慈心,共修净业。生为娑婆无负欠人,没入极乐莲池海会。——《印光增广文钞》

*凡有心者,皆能念佛,皆可往生。有血汉子,决不肯令本具之真如佛性背悟净缘,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而莫之能出也。——《印光增广文钞》

*净土法门,若果信得及,守得定,随己所乐,诸大乘经论皆当读诵。倘此道尚未究明,一涉博览,或恐舍此取彼,则欲了生死,难之难矣。——《印光文钞》

*礼华严文

稽首华严真性海,种种光明偏照尊。

普贤万行所庄严,一切真如法界藏。

龙树龙宫亲诵忆,实叉于阗阐秘典。

一乘圆顿妙法门,见性成佛真秘典。

手捧目观心口诵,当知夙有大因缘。

见闻随喜发菩提,究竟圆成萨婆若。

    南无毗卢教主,华严慈尊。演宝偈之金文,布琅函之玉轴。尘尘混入,刹刹圆融。十兆九万五千四十八字,一乘圆教大方广佛华严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常愿供养常恭敬,七处九会佛菩萨。常愿证入常宣说,五周四分华严经。常愿供养无休歇,九十刹尘菩萨众。常愿悟入常宣说,大方广佛华严经。

    伏愿某甲,生生世世,在在处处,眼中常见如是经典,耳中常闻如是经典,

口中常诵如是经典,手中常书如是经典,心中常悟如是经典。

    愿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亲近华藏一切圣贤,常蒙华藏一切圣贤慈悲摄受。如经所说,愿悉证明。愿如善财菩萨,愿如文殊师利菩萨,愿如弥勒菩萨,愿如普贤菩萨,愿如观世音菩萨,愿如毗卢遮那佛。以此称经功德,以此发愿功德,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消无始以来,尽法界、虚空界、无量罪垢。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解无始以来,尽法界、虚空界,无量冤业。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集无始以来,尽法界、虚空界,无量福智。同游华藏庄严海,共入菩提大道场。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

——随州大洪山遂禅师 

*书重刻《灵峰宗论》后

(上略)因披览一周,得未曾有。其教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开眼为急,持戒为本。痛呵流俗之见,力挽佛世芳规。融诸宗归极净土。一书梗概略尽于斯。然皆大师以身作证,非徒事空言也。(下略)

*礼佛发愿文

    弟子众等。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沉。逐色身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耽人。举妄错直。累身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国。常遇明师。正信出家。童贞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净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之劫海。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通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火镬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沾利乐。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饥馑时而化作稻梁。济诸贫馁。但有利益。无不兴崇。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汨没。万劫之爱缠。等与含生。齐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注:rán,通然。疴kē,病。沉疴,重病)

——怡山然禅师

*念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我闻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随顺,四不思议,十四无畏,十九说法,七难二求,三十二应,无量功德。兴大威力,发大誓愿,同流九界,六道四生,生死趣中,兴百千万亿无量恒河沙劫数善行方便,救度拔济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我今哀求,必赐加被。伏念某甲(称自己名),夙生庆幸,得遇佛乘。身虽出家,心不染道。愚痴邪见,诸根昏塞。内外经书,虽于习学,章句妙理,无所通晓。又恐福力浅薄,寿命不长,徒入空门,虚生浪死。我今洗心泣血,稽颡投诚,终日竟夜,存想圣容,受持圣号,礼拜圣像。唯愿菩萨,天耳闻声,悲心救苦,怜悯加被。放大神光,照我身心。倾大甘露,灌我顶门。荡涤累世怨愆,洗洁千生罪垢。身心清净,魔障消除。昼夜之间,坐卧之中,观见菩萨,放大神光,开我慧性。使我某甲,即时神通朗发,智慧聪明,一切经书,自然记忆。一切义理,自然通晓。得大辩才,得大智慧,得大寿命,得大安乐。参禅学道,无诸魔障,悟无生忍。世世生生,行菩萨道。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礼念观音菩萨回向偈:

稽首观世音,慈悲大导师。久证无上道,安住常寂光。

为怜众生苦,复现十界身。应何身得度,即为现何身。

近令生善道,远令证菩提。菩萨慈悲力,诸佛莫能说。

我弟子某某,从无始至今。由恶业力故,轮回六道中。

经历尘刹劫,莫由得出离。幸承宿善根,得闻菩萨名。

欲仗大悲力,现生生净土。长时称圣号,兼礼拜供养。

忏悔诸恶业,增长诸善根。唯愿垂慈悯,消我诸罪障。

放光照我身,舒手摩我头。甘露灌我顶,湔涤我心垢。

令我身与心,悉皆获清净。我愿尽此身,及未来际劫。

普与诸众生,说菩萨恩德。令彼咸皈依,悉发菩提心。

愿垂慈悯故,证明而摄受。(下略)(注:颡sǎng,额)

——大慧杲禅师

*我弟子XX(各称法名)

从于无始  以至今生  毁破三宝  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  断学般若  弑害父母  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  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  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  拨无因果  狎近恶友  违背良师   

自作教他  见闻随喜  如是等罪  无量无边 

故从今日  生大惭愧  克诚披露  求哀忏悔  

惟愿三宝  慈悲摄受  放净光明  照触我身  

诸恶消灭  三障蠲除  复本心源  究竟清净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三称 
(凡要皈依三宝的,一定要先读熟此文——智茂补笔)

我XX尽形寿皈依佛 尽形寿皈依法 尽形寿皈依僧(如是三番三叩首)

我XX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如来至尊等正觉,是我所尊,慈愍故;

我XX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我所尊,慈愍故;

我XX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净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愍故;(以上各三遍)

(此纸文字,应该要弄懂弄通。——智茂补笔)

*《大涅经》云:有四种法,为大涅而作近因。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维。四者如法修行。不以闻故,得大涅。以修集故,得大涅。譬如病人,虽闻医教及药名字,不能愈病。以服食故,能得差病。

——《法海观澜》

*赞观音文                                          

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皆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四生登于宝地   三有托化莲池

河沙饿鬼证三贤 万类有情登十地

*《教观纲宗》选

(1)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纵令修证,未免日劫相    

     倍。

(2)解虽已圆,行须次第。

(3)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

     教则殆。

*阅经方法

端身正坐,开经阅读,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这样,利根的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钝根的人,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天台宗纲要》

*修佛法原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要运广大心,发长远心,遍法界修,尽未来际修,纵遇困难,也必须要以坚忍强毅的精神,逐渐克服,决不可见难便退。若是遇着小小困难便低头了,这是不够学佛的。还有,看了通途教理的见难、烦复,相反地,更可以显出净土法门的简易、径捷。这是

一个特别法门,更希望大家要加以留意。

——《天台宗纲要》

*少说话,多念佛。少吃饭,多吃果。

 要少眠,要多坐。睡眠少,精神多。

 想少病,多拜佛。这就是秘诀。——《墓林僧开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注:,崎岖。)——《道德经解》

*往生净土法门略说(净土法门信愿行) 太虚大师

信:信自心是佛作佛;信净土有乐无苦,有佛度众生,至善至美;信法门殊胜、真、尊、易、妙。

愿:念念愿离娑婆,愿生净土;念念愿入净土,断惑证真;念念愿生净土,学法度生。

行:通行(净土三福);正行(念阿弥陀佛);助行(齐修六度万行)。——《茗山日记》

*学道偈

学道如弹琴,急则声易绝,缓则不成音。

学道如植苗,不芸杂荒草,助长致枯焦。

学道如源泉,不见彭湃势,流久石能穿。

学道如白月,光顿照阎浮,明乃渐皎洁。

先学律仪戒,能捉烦恼贼。次学定共戒,能缚苦恼贼。

次学无漏戒,永灭苦恼贼。贼昔昌炽时,本非他方来。

今贼虽永灭,究竟无所之。比方世乱时,处处皆甲兵。

及其治日常,在在皆良民。但得心王正,根尘永肃清。

十一善心所,如彼贤良臣。君能亲用之,拔茅汇舌征。

贤良善辅佐,邪恶自潜形。风行草必偃,何庸务力争。

*八关斋戒要自认为是做一天正式出家人,唯不剃发。不可无师自学,即学也难如法。更不如律。但种远因。即此功德已不可思议矣。

*在家居士自授八关斋戒仪轨

香赞:八支斋体,受持夜朝,关闭诸恶长善苗,心净乐嚣嚣,佛光遥照,归礼罪蠲消。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一)礼佛请圣 礼佛三拜(跪下诚心称诵)

弟子某某某,为行菩萨道,求生极乐国,发心持八戒。

恭请十方佛,一切圣贤僧,律祖护法神,临坛授护戒。

(二)忏悔皈依

弟子某某某,从于无始来,所造三业罪,我今皆忏悔(作三忏三拜)

弟子某某某,誓皈依佛,两足胜尊,誓皈依法,离欲胜尊,

誓皈依僧,调伏胜尊,是所归趣,愿佛菩萨,摄受于我。(作三皈三拜)

(三)受戒回向

弟子某某某,从于今日始,讫于明日旦,誓奉八戒斋,如佛行受持,我发决定心。

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行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饰华发,香脂等严身,不作歌舞伎乐及故往观听、第七离高广大床、第八午后不食。(三称三拜)

以此斋戒胜功德 普愿法界诸含识

尽除一切三业罪 报尽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月二十八,二十九)

*在家谨防财色关,正念思维早到晚。

知家性空不认真,只有西方极安闲。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永远学习普贤道,彻底修习大愿王。

*学发心,必读华严;成佛,必读法华;开智慧,必读般若经;知无正像末法之别,必读大涅经;知佛子难做,必读大宝积经;知用功经之境界,认识魔佛之分别,必读楞严经;知末法之弊病,必读地藏经、十轮经、占察经。

*神秀“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走渐修的路子。六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属顿超行经。这是通说。深一层体会,神秀所作偈,未尝不可解作,这是他在日用常行间的事来应。而六祖所作偈,正表示他对神秀由衷的赞美。

*尽信书,不如无书。经书不过印证我心。自无真心,随文生解,易入歧途。看经开慧眼,念佛赴莲池。

*愿令众生 常得安乐 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 皆悉不成 所修善业 皆速成就

关闭一切 诸恶趣门 开示人天 涅正路

若诸众生 因其积集 诸恶业故 所感一切

极重苦果 我皆代受 令彼众生 悉得解脱

究竟成就 无上菩提 菩萨如是 所修回向

*慈航遗训

奉劝一切徒众,时时反省为要。

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少。

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

望尔广结佛缘,自度度他宜早。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地藏菩萨唯大愿愿一切众生勿迷于世间。人人成佛。不信者,请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可矣。可惜今人与地藏菩萨不相应而走入迷道路,可惜可叹也!——智茂补笔)

*造业容易消业难,西方净土非等闲。

 至心念佛往生已,无边行愿满足办。

*佛法如不信仰,虽有高深学问也难理解。因为这是一门超世间的学问,高于孔孟老庄等境界,乃不可思议也!古代文化,言简义丰,涵容广而且博,非今欧美乃至全球各国所及也。古汉文的确必须研究。

*愿我父母师长,并诸眷属及诸檀越,乃至与我有缘等一切众生,皆得三障去除,菩萨增长,福慧日隆,行菩萨道。至于命终往生西方,华开见佛,悟无生忍。然后不违安养,同入娑婆,广利有情。

*真为生死参禅看教持律持咒念佛,都能悟道。悟道以后才能算正式修道,修而后能证道。如上种种,必须有明师善友,相互摩磋,严励警集,才起实际作用。否则总是依稀仿佛,混过一生。可惜!可惜!

*放得下俗人心,方可为丈夫;放得下大丈夫的英雄功利之心,才能够成为栖身世外的神仙和佛陀;放得下成仙成佛之心,才算是真正得道,达到了至高无上,也是平常之极的精神境界。

*会讲的人,修持不一定好。会修持的人,不一定会讲。会讲的人若肯虚心改进,修持也容易进步。会修持的人虽不会讲,但是也不见得乱讲话。乱讲话的人,可见得用功也平常而已。

*已德如须弥,视若微尘大。已过如微尘,视同须弥山。

能说不能行,譬如跛足夫。能行不能说,譬如牛拉磨。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无锡梅园颂幽堂对联

*阿弥陀佛念千声,总要心好。

救世宝经吟经卷,还须力行。

——三台县崇福寺西方三圣联

*为人方正,处世圆融。严持戒律,讲求因果。打坐念佛,发大悲心。行菩萨道。向前辈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浙江佛教

*祖师禅从身(自家)起修,如来禅从他(人家)起修。前者慧高,后者福多。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

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

*净心皈依三宝,净洁弟子心行。福慧圆满,是名诸佛。知因识果,改恶从善,忏悔业障,专心念佛。

*我是佛弟子,一定要信佛的教导。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坚持信佛学佛,依经律论为标准。以戒为师。以明心见性为极则,求生西方以三业清净。真信切愿,一心念佛为实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入门。不生净土,来生容易入于迷途。再遇此法门,难之又难。此身不从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赶快放下万缘,恳切念佛,命终径往西方极乐清净佛国,亲自见到阿弥陀佛。

*定要戒定,若不持戒,是名邪定。定而无慧,名为痴定。定中发慧,定即非定。

*般若缘浅,生死心淡。勇猛精进,求忏宿业。蒙佛加被,道念增长。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在学者,朕岂能少助焉?

——雍正

*开示悟入佛知见(华严、法华、楞严、涅、楞伽、圆觉)

*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

*不具看经择法眼,伪经曲解。

*土头灰面君莫笑,此心唯学峨嵋僧。——《茗山日记》

*度众生离不开禅教律,了生死不离律教禅。

*不如息虑亡缘,一心礼颂,求三宝冥垂加被。

*纯净业自成,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

*金容获一睹,血泪满双腮,稽首大慈父,愿随归去来。

*佛法无多子,法门无量誓愿学。

*正念正思维,功德不思议。

*明理虽多,事修太少。

*观心第一。

*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

*将超圣室,先入普贤之门。欲修正因,首割邪见之网。

*浅解薄识,自救不了。勤修福慧,功不唐捐。

*如来所以兴于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故书不厌百回读,细读深思理自知。——苏东坡

*天下不学而成者,未之有也。故曰:一处不学一处迷。

*文殊智,普贤行。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幼男。

*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脚不踏实地,远近都不到。

*广钦和尚语录数则
  日前友人送我一本一代高僧广钦上人行持语录,读了之后,赞叹无已。广钦自称不识字,有一次他对徒众说:“我不识字,教你们一基本修行方法,你们识字看些经,释迦佛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传记,学他们的修行方法。诸佛菩萨都是有愿,所以修行要发大愿。”再看这本书前面老和尚的一生事略,知其出家以后,一直担任作外坡职事,并未听经学敦,而在开示中,几乎全都类似高僧大德的训诫,其出言吐语,均由自性中流露出来。凡有所问,不假思索,立刻答复。再读其一生行状,似与惠能大师本迹相仿佛,我比量推测,广公一定明心见性了,以智慧观照一切法。至于他的境界达到什么程度,恕我肉眼凡夫看不出来。不过他对于徒众的指示有些话颇具高度的智慧。兹略举数条为例。
  广公说:“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但自审查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这与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其意义无二无别。又与印光大师开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中外圣人所见略同。论语述而第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说三人同行,除我之外,其余二人若有一位好人,我同他学,以他作榜样。假如另外一位是坏人,我观察他不好的言行,作为我修正自己言行的标准,不要像他那个样子。所以世间无论善人恶人一律都是我的善知识。
  广公说:“修行要注意口业,口好就好,不要说我虽口不好,心是好的。出家了,佛寺中也会有是非,但不要与人在那边论是非,不要一张嘴巴就唠叨。论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有时间就拜佛念佛。”这就是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如人能护持三业清净,自然无过,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广公说:“夸我们的,赞美我们的,那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否,这才是真正明师。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当我们受到刺激时总会想,这么瞧不起我,我就作给你看。拿出这个志气来,成就已在望。”他又说:“执事人关心我们才骂我们,纠正我们的错误,这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指导者,不要人家一骂,烦恼就来了。”《金刚经》说:一切法得成于忍。此忍字是广义的,有安住不动忍可之意,并含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味道。凡是有人刺激我们或责备我们的时候,大可不必烦恼,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但如此,还要加倍努力,作给他看。
  广公说:“看经讲法,如果自己不实修,还是他人的东西,等于在数他人家的宝,仍然不能脱出生死牢。”“万法归一宗,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这两项开示,真有千钧之力,打到我们的心坎。只在经本文字上研究而无实际修行,等于说食数宝。自己无悟处而转述他人之悟处,属于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况且经典研究的再好,若无行持,即如清凉大师所说:“有解无行,增长邪见。”仍不能脱出生死牢。无论修行任何法门,最后终归结到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句话我们要牢记在心。——《海潮音》

*印象存千古,光明照大千

(上略)现世在家出家众中,修持净土法门者甚多。然要求其立向上大志、发大菩提、研究佛法、彻悟自性,宏三学而偏赞净土,即一生而顿脱苦轮者,恐怕甚少!大多数人,悠悠泛泛,除做早晚二时功课外,一点也不遵照古德修持之方法。二六时中,绵密提持佛号,通身捋入,储备往生资粮。(中略)楞严经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法要,然不知理路之人读之,则为破净土之元勋。明理之士读之,则为助净土之功臣。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法法头头,皆属实相。法华经治世语言、治生业等,皆顺正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知一切诸法,其实体实性,悉皆空无所有,了此则四相原无,三轮体空,万法森罗,一道清净。大师慈悲心切,将自己所悟所证之法,彻底掀翻,和盘托出,于所著文钞中,处处点示诸法实相。可怜愚痴众生,心地不明,业障深重,实可哀悯。(中略)大师末后概叹到:“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中略)若要与印光大师一鼻孔出气者,老老实实跟着大师脚后走,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决不许图热场面,哗众取宠,挑大粪与印光大师头上堆!(中略)本地风光,天然圆具,若有人还死死抱定,念佛只求临命时往生,那就请到时再见分晓吧!印光大师实在是通宗通教,有禅有净,融儒融释的一代大祖师。今只就其文钞中之一点而略发挥,若通方开土,过量大人见此,不嫌酸臭之极,则可昂然行大王路,直达涅城。

——释长信(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五周年)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