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0:4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茂修行提纲 》

二十、布施持戒

*宁守贫贱恒持戒,具圣财宝德严身。

破戒众人之所轻,持戒天人咸信重。——《四十华严》

 

*若有菩萨自作是言:我是持戒,彼是破戒。如是菩萨,名诳如来。——《大集经》

 

*佛告波斯匿王: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此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矣。——《佛说斋经》

 

*不清净说法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清净说法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

——《优婆塞戒经》

 

*有垢戒者,生于天中。无垢戒者,至于涅槃。世间戒者,则有流动。出世间戒,则无流动。又云:意受持戒故,师则能与戒。无心谄受戒、必定入地狱。又云:自余死者,唯弃其身。毁戒比丘,一切善法,皆悉破坏。又云:若受持戒者,可得名为人。一切破戒者,则如狗不异。

——《正法念处经》

 

*若无量僧悉破禁戒,但令五人清净如法。若有施者。得福不可称计。何以故。以有护持佛法者故。其心平等无二相故。破戒比丘虽在众中,受取信施,不得安乐。何以故?破禁戒故。不如法故。如是人者,一切十方无量诸佛所不护念。虽名比丘,不在僧数。何以故?入魔界故。持禁戒者,即佛弟子。毁禁戒者,即魔弟子。我都不听毁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苈子。——《日密分中护法品》

 

*若自有犯,而不覆藏。如是菩萨,当得直心。若见破戒,乃至为命,不舍菩提心。如是菩萨,得名持戒。

——《商主天子所问经》

 

*于无量劫 遵修诸行 供养恭敬 诸佛世尊
坚固修习 菩提之道 求于如来
真实法身 舍诸所重 肢节手足
头目髓脑 所爱妻子 钱财珍宝
真珠璎珞 金银琉璃 种种异物——《金光明经》

*如人重病,要须众药,和合治之,若少一种则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具诸恶故,要须众戒,然后治之,若少一戒,则不能治。

——《优婆塞戒经》

 

*信佛先求财(节选)

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拟用。

——《优婆塞戒经》

 

*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优婆塞戒经》

 

*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时,不生骄慢。

复有三事:一者、多闻无厌,二者、能忍诸恶,三者、教他修忍。

复有三事:一者、自省己过,二者、善覆他罪,三者、乐修慈心。

复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摄摄取众生,三者、口言柔软不粗。——《优婆塞戒经》

 

*善男子。菩萨若能远离十法。得此解脱。何等为十:一者远离一切破诸禁戒补特伽罗。二者远离一切破诸正见补特伽罗。三者远离一切破正威仪补特伽罗。四者远离一切破正活命补特伽罗。五者远离一切杂记世论补特伽罗。六者远离一切懈怠懒惰补特伽罗。七者远离一切贪着欲乐补特伽罗。八者远离一切常乐亲近在家白衣补特伽罗。九者远离一切乐修邪福不住正行出家在家补特伽罗。十者远离一切深重烦恼身心放逸不可谏止补特伽罗。若诸菩萨。常能远离如是十种诸不善人而亦于彼不怀厌舍。亦不于彼生下劣心。但应慈念摄受调伏。菩萨复念一切众生,处生死中。由近如是不善人故。坏诸善根。堕于恶趣。常当远离恶人。善男子。是为菩萨远离十法。即能证得如是解脱。善男子。我唯知此无尽相解脱门。 ——《华严经》

 

*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称叹。——《华严经》

 

*剃头着袈裟 持戒及毁戒 天人可供养 常令无有乏

如是供养彼 则为供养我 若能为敬法 皈依而剃头

身着袈裟服 说彼是我子 假使毁禁戒 犹住不退地

若有挝打彼 则为打我身 若有骂辱彼 则为骂辱我

是人心欲灭 正法大明灯 为财共斗诤 剎利同生瞋  

——《大集经》

 

*勤求多闻,常无厌足,于所闻法,不著文字。又云:若菩提摩诃萨,不学一切法,终不能得一切种智。又云:若一善法未能圆满,而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又云:莫以世利名誉心故,随逐法师,但为爱重恭敬供养无上法故,随逐法师,又说法师,见汝请甚深般若,都不眷念,反加凌辱。汝于此中,不应瞋恨,转增爱重,恭敬发心,常逐法师,勿生厌倦。又云: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得大名闻,恭敬供养,所谓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馀资财。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受著此事,退失般若,所引无边殊胜善业,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大般若经》

 

*四分律比丘戒本讲义

所谓修道者,持比丘戒、坐禅、诵经、劝化众事、行无为法、出三界狱,是谓为道。能仰体世尊制戒之目的。僧俗大众,各居本位,做好本分事。僧修智分,俗修福分。僧有教化之能,俗有护法之功。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大哉具戒!众戒中尊,流通十方,传之无穷。佛法兴隆,世界和平,风调雨顺,社会繁荣,僧团和合,法界皆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昔鸠摩罗什法师为姚主所逼,受十女人。不住僧房,别立廨舍。每至讲说,常先自云:“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所谓依法不依人也。由是观之。解义而行持不足,犹可弘扬正法。虽行而解义未彻,不免误入歧途。故曰,解义为尤要也。

问:破四重戒,仍可说法。出于何律?答:《十诵律》。众中羯摩诵律无堪能者,学悔比丘开作说戒。自恣、羯摩亦听众中诵律。此且约制而言。虽听秉法,犹名破戒。若约化教,如《涅槃经》云“犯四重者,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

降伏魔怨力,除结尽无余。露地击揵捶,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渡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                

 

*半月诵 梵网经菩萨戒序

持戒净身口 摄心正忆念 多闻生实智 斯由戒为本

戒为妙法藏 亦为出世财 戒为大舟船 能渡生死海

戒为清凉池 澡浴诸热恼 戒为无畏术 消伏邪毒害

戒为究竟伴 能过险恶道 戒为甘露门 众圣之所游

持戒心不高 专精不放逸 不取正戒相 亦无邪念心

是名清净戒 诸佛所称赞 持戒心不悔 所愿亦成就

戒为法城堑 能遮烦恼贼 戒为勇猛将 摧伏魔军众

戒为如意珠 能与商人宝 戒为妙楼观 游戏诸三昧

持戒为平地 禅定为屋宅 能生智慧光 次第得明照

定慧力庄严 万行为具足 乃至成佛道 悉由戒为本

是故有智人 坚心守护戒 宁丧失身命 慎勿有所犯

合十指爪掌 供养释师子 我今欲说戒 众当一心听

乃至小罪中 心应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后更不复犯

心马驰恶道 放逸难禁制 佛说切诫行 亦如利辔勒

佛口说教戒 善者能信受 是人马调顺 能破烦恼军

若不受教敕 亦不爱乐戒 是人马不调 没在生死军

若人守护戒 如牦牛爱尾 系心不放逸 亦如猴着锁

日夜常精进 求实智慧故 是人佛法中 能得清净命

 

*师徒篇

△和尚:此云知有罪知无罪,是名和尚。故此律云,我犯不犯,师不知也。又义云:和尚者,为力生,阇梨者为正行。弟子者,学在我后为弟,解从我生为子。(中略)

△《十诵》云:不诵戒有四过。一不得畜弟子,二不得离依止,三不得作和尚,四不得作阿阇梨。(中略)

△若弟子见和尚四种非法,应忏谢而去,白和尚云:一我如法、和尚不知。二我不如法、和尚亦不知。三我犯戒、和尚舍不教诃。四犯而忏者、亦不知。(中略)

△《伽论》云:初至他处,不相谙委,二三日选择师。《十诵》云:无好师者,听五六夜。有好师者,乃至一夜不依止者得罪。(中略)

△《十诵》云:和尚有四种法,弟子应量宜。一与法不与食,应住。二与食不与法,不应住。三法食俱与,应住。四若法食俱不与者,不须问师,若昼若夜应舍去,阇梨亦然。(中略)

△云:师不驱谪弟子,重于屠儿旃陀罗等。屠儿不坏正法,不定堕三恶道中,若畜恶弟子,必生恶道。又为名闻利养故畜徒众,是邪见人,名魔弟子。五百问事云:有师不教弟子,弟子破戒故,便堕龙中,后因相遇,返来害师。(中略)

△义云:今时尼众慕道者希,专事机帚,纺绩是常,作务精勤,经教多忘,贫者贪美不休,富则转生纷扰,还复仿习,恶法愈兴,荏苒流行,致乖常式,敬寻舍俗入道,冀免业因,入道被缠,反同累俗,静虑推事,深可悲乎。

——《四分律比丘尼钞》

 

*安居篇第十六

(上略)第一制意者:此律通制三时,意存愍物,又偏约夏月,情在三过。一无事游行,妨修道业。二损伤物命,违慈实深。三所为既非,招世讥谤。防兹三咎,故制安居。(中略)

义云:大僧丈夫,尚令依律师处住,有疑皆须往问,譬如婴儿,无时暂离乳母,恐生罪累,自溺常津。今时尼众,触事无知,动乖法式,志性昏滞,好染俗风,孤游自在,不承戒律,或伽蓝偏僻,独处边荒,或愦闹城隍,无僧迥立,所以举动不仁,行步失礼,八敬罕自无闻,三业唯加蜂虿,敬俗倒为阇梨,慢僧反为师弟,静言此事,良用忾然。(注: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比丘尼四分律钞》

 

*五百问事:破解治生,得财造佛,尚不免地狱,何况得福。——《比丘尼四分律钞》

 

*自恣篇第十八:(中略)第一制意者,夫九旬修道,精练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纵宣己罪,恣僧自举,内彰无私隐,外现有纯净,故曰自恣也。——《比丘尼四分律钞》

 

*《大集经》云:若道俗等打破戒比丘,罪重出亿万佛身血,何以故,能示人出要道乃至涅槃故。

——《比丘尼四分律钞》

 

*今数见尼僧往道士观求治病,交涉来往,供结衣食,因染俗情,坏其梵行,招世讥谤,损辱佛僧,非但师无纲纪,亦因前无法度,若有力罚令归俗者,此人为护法因缘故,当来之世,必获净土之报。——《比丘尼四分律钞》

 

*比见边方僧尼,寺内设会及僧施,每唤道士同僧受施,灭法之原,无过此等,自惟高迈人天,重逾金玉,忽然下坠邪流,无辜自辱,岂不痛心。——《比丘尼四分律钞》

 

*婆论云:六十已去,不得受大戒,设师僧强授,亦不得戒,以不堪忍受苦行道故,心智钝弱,听为沙弥,七岁以下,亦不许度,未满二十,不得受具者,以其轻躁,不堪忍受寒苦,若受大戒,人多诃责,若是沙弥,人则不诃,母论年不满者,听数胎中年,又不满者,听数闰月,复不满者,听数十四日布萨,复不满者,佛言实得罗汉果者,此是上法受具,虽不满二十,得戒无犯。

——《比丘尼四分律钞》

 

*僧祗云:若行食时,满杓与上座,上座应斟量,得遍当取。不得偏饶上座。若沙弥净人偏与师僧大德者。知事人应语言。平等与僧。食无高下也。

——《比丘尼四分律钞》

 

*智度论云:佛圣弟子住和合故,有二种法,一者贤圣说法,二者贤圣默然,夫论众法,轨用形仪,若清净可观,则物生善,天龙欢喜,威仪滥恶,便辱佛法,何所巨益。故十诵律云:比丘衣服不净,非人所诃。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众法,是故能令三宝不短,法得久住,惟佛教东流,年经六百,至于自行,犹成鄙俗。

——《比丘尼四分律钞》

 

*又华夷方隔,经律未学,虽剃发似尼,无妨风俗,仍在容畜,非法之服,为佛法瑕疵,荏苒流行,致成常式,或著俗人袍袄裤袴斜靴,或发爪锋长,衣多聚腻,或画眉假饰,雕唇注口,或脂粉涂面,志染俗情,或歌舞宴会,公然放逸,或黑白同居,緇素混杂,或食座高声,不敬耆宿,或众僧未出,预走争门,列席寒心,观徒启齿,以此推之,岂成高尼之谓也。见论云:若多闻弟子,知禁律者,见馀所用不当如法,即须打破,无损物主,不得索偿,此佛敕比丘,破枟尼迦非法瓦屋,亦无有罪。义云:恐恶法流行,染及清众也。——《比丘尼四分律钞》

 

*直受菩萨戒

予著戒疏发隐中,言必先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然后受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有讲师愤然不平曰:“何以不教人直受菩萨戒,而迂曲如是?佛记末法中,有魔王混入吾法而坏吾法,今其人矣!”予不答。讲师卒,其徒理前语,欲集诸僧诸宰官居士等,设大会而作辩难。予亦不答。有代予答者曰:“无以为也。不观彼所引《菩萨善戒经》乎?经云:‘譬如重楼四级,自下而上,次第历然,不可躐(liè )等。受戒亦然。’经语也,无以为也。”其人乃止。——《云栖法汇》

 

*初论人

(上略)虽有智者。犹应在佛前。言有真人为缘。亦不可自尊。必在佛前也。谓在佛前。则佛在上。师从傍为众授戒耳。若背佛高座而坐。是不主佛而僧独尊矣。夫僧为佛传戒。而可以背佛。臣为君宣敕。亦可以昔君乎。金口良谟。疏主明训。不可忽也。若讲演经论自宜建立法堂。如无法堂。而借坐佛殿。但勿高座过佛。切宜戒之。

——《云栖法汇》

 

*受别请戒第二十七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舍所重财物助成施会。何容曲受别请取彼普施之物。别说有三。一坏如来僧次之法。二损施主无限之福。三累自身取此不应受物。比丘应供法行经云。若我弟子有受别请者。是人定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不名比丘。是人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有五百大鬼常遮其前。是比丘七劫不见佛。佛不授手。不得受檀越物。五千大鬼常随其后后言佛法中大贼。诸比丘不应作。次第僧中佛化僧四道果僧菩萨僧七贤僧凡夫僧。欲使四方檀越得如是僧。故莫受别请。又居士请僧福田经意亦同此。故深制也。二次第者。前则为主乖仪。今则受请失则故也。三释名者。乖次受请。为害至深。戒防此失。故以为名。——《梵网戒疏》

 

*无慈报怨戒

菩萨理应忍行内充,慈悲外溢。而反瞋骂及打。为失至甚。

瞋怨不止。忍善不增。众生皆舍。既乖三聚。制此严科。

怨怨相酬。怨终不尽。唯有无怨。怨乃息耳。是故如来慈救制此严科。故云不加罪也。——《梵网经戒疏》

 

*初心菩萨要籍大愿,资成大行。不发便犯。若得位已去,宿愿久成,设不新发,理亦无犯。——《梵网经戒疏》

 

*不杂者。持定共戒。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之为杂。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经云。言语嘲调。壁外钏声。男女相追。皆污净戒也。——《戒疏发隐卷》

 

*制旨受戒。备有在家出家方法。广不列也。(发隐)制旨者。制敕之旨。国王所立仪法。使四众咸得受戒。如今之万善戒坛是也。故知国家本有大恩僧徒自宜报德。而或故违圣训。肆作非仪。秽德彰闻。善事沮革。一恶而污连同类。积愆而祸及法门。是乃国不负僧。僧自负国。可悲也夫。——《戒疏发隐卷》

 

*发隐。缺者已全废坏。故属根本。破者损而未坏。故属僧残。穿者漏而未损。故属波夜。从粗至密也。身心俱摄。名曰不杂。则三失皆免矣。入理破见。纯真灭思。真谛戒也。允可佛心。纵横世法。俗谛戒也。灭定现示。则即真而俗。起动常净。则即俗而真。随定戒也。如是之戒。摄一切戒。又复入一切法。靡不周备。靡不圆融。故云具足。故云中道戒也。——《戒疏发隐卷》

*论德

次论德业。梵网经中。言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什师所传。融师笔授。流传至今。此其正说。次地持云。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堪能发彼敬心。方可从受,不尔得罪也。——《戒疏发隐卷》

 

*初菩萨律仪方便求受。其体则兴。若舍菩提愿。若增上烦恼犯十重。其体则废。若无此二缘至佛乃废。

——《戒疏发隐卷》

 

*是故佛令僧次受。如法得而无罪。施僧次如法施而福广。

——《梵网戒疏卷》

 

*三事呵。一愚痴甚故同畜生。二无圣果故非沙门。三无彼因故非释种。——《梵网戒疏卷》

 

*(四十八轻戒诵毕下座谢众云)敬谢大众。僧差诵戒。三业不勤。戒文生涩。坐久迟延。令众生恼。望众慈悲。布施欢喜。——《云栖法汇》

*《金刚经》破空论

如布施持戒等。虽是善法,而名利矫饰心修之,是三途因;人我胜负心修之,是修罗因;著相计果心修之,是人天因;出世灭苦心修之,是二乘因;利益众生心修之,是菩萨因;法界平等心修之,是无上因。如是差别,有无量故。——蕅益大师

 

*毋得亲近妇女。共相戏笑。须知生死根本。第一色欲也。诫之诫之。违者重责。三业之中。意业极重。凡一切善恶。俱起于意根。起念正则为十善。起念邪则为十恶。所以端正其心。以为根本。学道者学此心。修行者修此心。参禅者参此心。念佛者念此心。凡一切应事接物。逆顺境缘。降伏此心。处众则温柔此心。临财则清廉此心。事上则忠诚此心。御下则宽和此心。待人则公平此心。分物则平等此心。乃至一切处。一切时。皆所以陶镕此心。炼磨此心。收摄此心。使其不得恣纵偏枯。贡高骄慢。若有一毫淘汰不净。则为魔障。无益于身。非所以学道也。切宜留心恪遵。戒为持身之本。成佛之基。单精于持戒。不修余门。可以成佛。若修余门。不持戒律。则事倍而功不半。所以五戒不持。人天路绝。为释子者。守戒为先。切要切要。——《虚云和尚法汇》

 

*严持戒律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戒的人,龙天拥,摹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宾国近着僧伽蓝的地,有条毒龙时常出来危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罗汉聚在一起,用禅定力去驱逐他,总没法把他赶跑。后来,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禅定,仅对那条毒龙说了一句话:“贤善远此处去。”那毒龙便远跑了。众罗汉问那僧人:“什么神通把毒龙赶跑?”他说:“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守护轻戒,犹如重禁。”我们想想,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也不及一位严守禁戒的僧人。或云(有人说),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瞋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虚云老和尚

 

*戒灵通侍者酒并偈

甲戌岁秋。云初入山礼祖殿。见祖坐龛内。一金色须发状如欧人之像者。名曰灵通。虽坛经未见纪载。而诸籍中称侍者。为波斯太子慕道而来。性好酒。于祖在日许其偷饮云云。又于龛之右。设一酒亭。金碧檀栾。备极工致。中具香炉花瓶酒缸杯箸。余怪以问香火僧。僧曰。侍者好酒。不献则不利。余谓尔辈欲饮。以侍者为雉耳。僧曰。和尚若不信。请验之。乃命其注酒缸内。守视之不数时。而酒化水矣。三日如是。怪矣。溯劝灵通侍者戒酒。以达观可公为第一次。憨山清公。为第二次。撤其酒器。为文祭告。越今已三百余年矣。侍者当时已戒酒。岂已后又再饮耶。悟后仍迷。无是理也。

    余重思之。恍然有悟。侍者于侍祖日。饱尝法味。必不嗜酒。即使偶尔偷饮。经达观憨山之劝。亦必断除。何以至今。仍有烈酒化水之异。其必野狐精怪之辈嗜饮。以侍者为凭籍。此一念之邪也。以邪招邪。于是一班闲神野鬼。感应其邪念而来。侍者不饮。而野狐精怪及闲神野鬼皆大醉。酒乃化水。理不当有。事则无疑。于是余毅然撤其酒亭。毁其杯酌。奉侍者于伽蓝殿。重塑其像。使两手空空。不复提壸。因为之偈曰:

侍者有德号灵通 誓辅祖庭众所尊

人多讹传师好酒 师奉千佛无此风

想是佞恶窃尊誉 嫁罪自饰将无同

今为拈出雪此耻 长伸两手振吾宗——虚云老和尚

 

*复章以铨居士书三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乃是引人造业,永生永世受杀报。汝学佛戒杀,而发此最可恶之言论,若不忏悔,必遭天谴。(龙梓修在江北某县作知县,民以蝗虫为灾请验,至一处,其地踏著,颇松陷脚,问蝗虫何在,云脚下即是,有数寸厚,数里宽,十多里长,尚未长翅,翅成一飞,则将蔽天日,吓极不敢出一言,遂拜天地,求赐民命,未经二三小时,忽大雷雨,蝗虫随雨而灭,此以不能设法,而求天灭蝗之一大感应也。若出令令烧埋杀,试问有此大力乎。)一幼女买一拍蝇器,遂见蝇即拍,未几时,全屋均被蝇扒满。其祖母遂大开门窗,念佛求蝇去,而蝇遂尽去。以此女尚有善根,遂以此相,止彼杀业。否则日日杀生,己亦随之夭寿矣。孙叔敖之事不可学,试问谁有此好心乎。无此好心,则自造杀业,教一切人造杀业也。且双头蛇,系不多见之异物,故叔敖杀而埋之。猛兽毒蛇蝗虫,非杀能止之物。唯大家发慈善心,同念佛号,彼必远去。汝何不见普门品,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乎。汝以不知世务,发此自陷陷人之极重恶话。若不为汝说破,则前路通是怨家矣。话可妄说乎。——《印光文钞》

 

*至丁福宝居士书

(上略)谓:“印光严净毗尼,精通十二部经”,不禁惭惶杀人。佛法不可作人情,阁下竟以佛法作人情。虽属厚意,然令识破光之底蕴者,不免谓阁下之言为失实也。(下略)——《印光文钞》

 

*若好人坏人不分别, 尽量施于坏人, 令彼得之造业, 则成罪过, 不名功德矣。(注:施于坏人令彼造业,则成罪过不名功德,须辨别邪正。) ——《印光文钞》

 

*凡情难任,圣法宜遵。——《南山律在家备览》

 

*沙弥学处

(1)弘一大师勉学子云:“戒以律己”。望学戒诸仁者,深以自行,自律为念。切勿处处以戒律,徒做评量他人好恶、长短之标准。况去佛时遥,人根陋劣,往往时、地、因缘或有不能如法成办者,当以惭愧心,依“随方毗尼”之遗教,善于开遮持犯,于不变中善巧方便,于善巧方便中有所不变,则戒法与心法相应,制教与化教相资,三学得以并彰耳。否则,徒泥戒相,触处难行之外,复有增长我执、贡高。看似精进,实则去法日遥,障道日深,则南山亦斥之谓戒禁取矣。愿共勉之。

(2)戒为佛法寿命,然戒法不彰,其来久矣!临律检境,血性佛子莫不悲感交集。经云:菩萨于法灭之中,趣发菩提。愿我同道,亦于此中,发起长远、坚固学戒、持戒之心,则佛法幸甚,众生幸甚!

(3)本书内容正被出家佛子,若有在家弟子深具深信乐,好出家法乃至发心出家者,以恭敬心求阅亦无妨。但切勿以此,而于出家师父中妄起分别,自断佛法善根耳。

 

*假使罗汉满四天下。若有一人一百岁中尽心供养四事无乏。乃至涅槃各为起塔。华香璎珞种种供养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为求涅槃。一日一夜出家持戒之功德也。以斯而言。出家之法真可尊贵。不得以少财色贪着俗事流浪生死自苦其身。——《法苑珠林》

 

*资持云:三宝四种一体,理体就理而论。化相一种局据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时,功由戒力运载不绝,故如舟焉。何以然耶。由佛法二宝,并假僧弘,僧宝所存,非戒不立。如标宗中顺则三宝住持。违则覆灭正法。又如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等。——《缁门警训卷》

 

*中郎曰:‘吾不图乐之至此极也。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予所亲见者多矣。弟般若气分颇深,戒定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狂慧也。归五浊,趁强健,实悟实修,兼持净愿,勤行方便,怜悯一切,不久当相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龙树六斋法见存,遵而行之,杀戒尤急。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能生此土者也。虽说法如云如雨,何益于事?——《净土圣贤录》

 

*乖尊卑次序戒

《普照三昧经》云:“阿阇世王请文殊应供,亦请众僧。文殊让迦叶前行,曰:“大迦叶久为沙门,世间所有罗汉,皆从仁后,汝当前行。”迦叶答云:“计于佛法,以智慧为尊,神智圣达,乃为可尊,博闻才辩,乃为可尊,诸根明彻,乃为可尊。文殊应先行。”于是文殊行在前。此岂不知法耶。

文殊始让迦叶,不敢违古佛之恒规。迦叶终让文殊,所以顺请主之本意。此二大士,正破我慢贡高之弊。况阇王之请,意在文殊。此是权变之法,不犯。

——《梵网经菩萨戒浅说》

 

*夫施者有三。谓财法无畏。财施为首。即水饭纸钱。故古德并重。而世有无智之人。目为迷信而加排斥。此人定招鬼恨。而得恶报。慎之!慎之!又文中末后结愿。正与古蒙山本。约念净法食、及佛子。而后妄自改之。又出食。按佛子、有情、孤魂三分而分。未免太局。盖神咒加持,广大难思。平等受施。故不分为妥善。唯焰口文,一施水族,令获人空等文。也未必偏面。请参看二课合解蒙山文。学施弟子敬识。

 

*七自赞毁他戒

菩萨应宣扬人家的好事,隐藏他人的过失,不令他人受毁。现在反其道而行,人家好事不赞叹,人家的坏事却都到处宣扬,令人受损害,是菩萨波罗夷罪。又赞叹自己是我相,毁他是人相,有人相我相,即非菩萨。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圣一法师

 

*在家人欲入佛门,先须请比丘,授三皈依。若无比丘,可请比丘尼。此为正式入三宝门。可名佛弟子。亦名三宝弟子。继受五戒,则名优婆塞、优婆夷。若未受五戒,不堪此称也。再进,可受菩萨戒。菩萨戒,有普为出家在家同说者,如梵网经所说之十重四十八轻。有专为在家二众说者,如优婆塞戒经所说之六重二十八轻。若在家人,自审能一一如出家人,可与出家人同受。否则不如受六重二十八轻。因受戒便当奉持。倘受而不持,招罪不小。必应细意审量而后受之。受菩萨戒后,则称菩萨戒优婆塞、优婆夷。若尚未正式三皈,只称信士、信女。不称佛弟子,及优婆塞、优婆夷也。优婆塞、优婆夷,皆可讲经说法,而为法师。惟不可为皈戒师。因自己未受具足戒之故。三皈依,即是戒也。今世有向在家善知识请求皈依者,此误也。当知请求皈依,乃是请求为传三皈依戒。此事只可向出家善知识请求也。若向在家善知识请求讲经说法,为其弟子,依以为师,则固无不可者。如其志愿真诚,堪以教化。善知识亦不宜一味峻拒也。无论聚会之所,或在道路间。在家二众。当敬让出家人居前。虽出家在家,同为佛子。然以次第言,比丘譬若长子,次则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不可紊也。

  当知出家者割舍恩爱,远离尘俗,已在住持三宝之列,岂在家二众,混身五欲拖泥带水者所可及。故应尊重。即破戒僧亦不可轻视。何以故?当知出家之戒,繁密严重。比丘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具足戒有三百七十余条。少不经意,便已侵犯。奉持二字,谈何容易。即沙弥、沙弥尼,亦受十戒。比在家人已多一倍矣。岂可轻作讥评。果深知其言行相违,或不守清规,敬而远之可也。此遵佛制,所谓默摈是也。默者,不扬其过。摈者,疏远之意。即对在家二众言行相违者,亦应如是。此是修行人应守之本分,不可忽也。

总之,若欲佛法昌明,必须出家在家众中,皆有道高德重为众所服者,以为领袖。且须政治清明。政府中主要之人,亦能信奉三宝。互相维护而整饬之,始克有济耳。依佛制,出家人若违佛法,即归僧中领袖大德,依佛律治之。倘犯国律,亦须经其领袖大德同意,先令还俗。然后方可依世法治之。而尤在披剃时,严选资格。乃为正本清源之道也。——《金刚经讲义》

 

*杨仁山居士曰

在家人虽未受戒,亦可学戒。戒律多种,当以《梵网经》内十重、四十八轻为主。有《贤首疏》可为准绳。在家五戒,即在十重之内。至于比丘律仪,专为出家人而设,在家人不宜阅看,佛有定制。它如《菩萨戒本经》,最宜读诵。不但学道人宜遵,即世俗人学之,亦可渐入圣贤之域矣。至于受戒一层,必从师受,若千里内无师,许在佛前自受。须要见相好,否则不得戒。以鄙意揆之,与其受而不能持,不如学而能遵也。——《与李澹缘书二》

 

*夫戒定慧三学,次第相须,未有不持戒而能骤得定慧者,而学者往往置之,何也?盖律学检束身心,持之者,违背凡情,随顺圣道;不持者,违背圣道,随顺凡情,安见其脱生死关,断轮回路耶?《楞严经》中,优婆离尊者云:“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后之学者,其以是为法焉可。

——《佛教宗派》

 

*律师

律有五种持律,一诵戒至三十,二诵戒至九十,三广诵戒,四广诵僧尼二部戒,五广诵二部律。夏制须依第五。余时可依前四,二下次明不依经论二师余藏教理非谓不问但夏坐摄修正为奉戒事有兼正故制不制别。夏制须依第五:“春冬依四种律师”,故后问“依谁持律者”?答后,更告以“有疑”,能难时,应“当往问”之,此中“诵”戒,非惟诵文,通须解义,明了持犯,始可依之。

命难:“恶鬼,怨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医药,使人”,都是命难。倘有这些难事之一者,“我若此住,必为我净行及命作留难”,这种情形下,“佛言听去”。

自宣己罪,恣僧举过,身口托予他人,接受善意批评,“最初,一时诸比丘共住,受持哑法”,以谓缄口,不谈他人是非为正确的修持,“佛种种诃责,说明了那是“外道法”,应展转相谏,相教忏悔“自今己去,听共相检校”,说明是非,“知是有罪无罪,这互相劝谏的展开,能“有十利益”,便得“正法久住”,具自恣五德。“不爱”,以爱则有偏向,“不恚”,恚则起憎恨;“不怖”,怖则多懦怯;“不痴”,痴则无知;“知自恣未自恣”,包括知人的染净是非;具举罪五德。僧团以清净为前提,如有过错,如法举出,以冒犯者改除,这是德人的行事。所以举罪须有五德。“知时”,知道当时众人的心理趋向;“如实”,对犯者有实犯,见、随、疑的三根据;“利益”,成人之美,除病救人。不是侮辱,打击犯者;“柔软”,不得粗暴;“慈心”,不许瞋恚,怒气相对。是两种五德的人,作自恣会上的评判者。

 

*毗尼日用切要

(1)(上略)又则在家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佛制不许披割截福田衣。令着礼忏衣礼佛诵经。即缦衣也。盖在家二众。佛令自己随力供养三宝。不听受他人四事。既非众生福田。故不许着割截福田衣。又纵是受在家菩萨戒。令储畜三衣。钵盂。锡杖。奉供佛前。遇有出家僧尼。缺其衣具者。及有年满欲受具者。乏其衣钵。随乞施彼。更造奉供。不得不储畜。自身听着缦衣一顶。礼拜持诵。不听城邑聚落披着往来。若入寺礼三宝。当囊盛随身。入寺中方着。所以在家听离衣。若恒披则犯制。出家不听离衣。若离则犯制。今本山。凡有在家信心男女二众。乞受五戒及菩萨戒者。令造缦衣礼敬三宝。不听披条相田衣。

(2)当知佛言可信。凡语无凭。有智慧者。勿染邪风。须坚信力尔。

 

*悟理曰乘,行戒曰戒。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戒急乘缓,生品最稳。乘急戒缓,多生八部中。

 

*太虚大师称赞弘一大师在中国僧伽中可说持戒第一、其道德与品格为全国无论识者和不识者一致的钦仰。为现在中国僧伽之模范者。

 

*戒能开发菩提本,学是勤修功德地。

于戒及学常顺行,一切如来所称美。

 

*僧祇律云。可畏之甚,无过女人。败正毁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毗尼。小乘尚尔。况菩萨等。地持云:菩萨怖生死等过,声闻百千万倍。

 

*终身居学地,不敢为人师,至今不敢改。

终身居学地,不敢为人师。此二句法宝,是你无价宝。

 

*仁(不杀生);义(不贪非正义之物);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

 

*别解脱戒难得闻,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如说修行者更难。

 

*无去上人四香戒

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甘露》

 

*犹如至尊享国严设科条。不妨逆子叛臣相继而出。岂以臣逆子叛。遂欲空于大宝之位耶。大宝之位。固不可以臣子叛逆而空。佛法正真。岂得以众僧犯罪而废。

 

*见人的罪过才说人过,不见就不说。证无生法忍时,忍则诸法无生,无生则无见,不见人家过失,证无生忍,在无生忍中,不见人过,不说人过。我们见人过,说人过,皆由不够忍辱,忍则不见不说。故佛制此说四众过戒。

 

*俗人轻笑,损灭正法。(注:由于佛教徒不恭敬佛像经教的行为,损灭正法,使世间俗人对此轻慢讥笑。)

 

*着事昧理,执理废事,自杜其见,慢法轻人,好高骛远。

*勿自恃持戒,轻毁犯戒者。恃戒陵于人,是名真破戒。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居士特别须学律仪戒,学成再修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

*三宝住持全由戒法

 

*看经须知

(1)不得吃五辛酒肉去看经论。(要看可提前禁戒几天)

(2)看经前所穿的衣服要整理整齐,刷得清洁。

(3)看经前要洗手、净口、洁案。(洗手之法要七返擦洗,如有摩头捉衣就要洗手。净口之法以水著口,三回转之。案上要拭干净,不得放杂物。)

(4)见经时需起立合掌,取经时要合掌敬礼,收经时亦要合掌敬礼。

(5)看经时,不得用口吹经上灰尘。翻经时要以手指心翻开,如看未完,应用纸条隔在里面做个记号,不得折有痕迹。如要咳嗽,面向旁边。

(6)看经时要三业三清净。(身坐端正,口无杂言,意无散乱。)

(7)于经像前不得吐痰、放屁。如出外不便要急当向上提,切不可让屁放出去。

(8)看经时要一直往下看,不得抱着不凡情知见,一路上分别各段各句之意。

(9)看经时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主敬存诚,如面对圣容。

(10)看经时,不得存轻慢心。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矣。

(11)看经后,要深思修道的法门,依法修行,才是真智慧。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