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4
13:54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太上感应篇 》

太上感应篇原文释评(1)

【原典】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集注》:此二句合下二句为一节,乃一篇之纲领也。盖言天地无私,因物付物,是以祸之福之,常因人之善恶,本无一定之门。今人求福,则萌侥幸之念,而不知福缘善生;遇祸则起怨尤之私,而不知祸因恶致。善恶实由人自作,则祸福岂不由人自招乎?太上恐人不肯反求诸己,故首揭“自召”二字以示人也。大抵一念起处即分善恶,善恶既分,祸福即殊。

释评: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说:“祸福没有固定不变的门道,都是由人自身招致而来的,不同的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后果。”

“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又叫“上清真人”,在道教传说中,他地位特别高,而且神通广大,号称“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他还善于度人,尤其喜爱那些勤学好问的人,喜欢指导他们修行,是一位颇有师道尊严的道教尊神,这也许就是这本书托名“太上”所作的原因吧。

祸与福的辩证关系是个古老的话题。说到生活的辩证法,老子无疑是洞彻其中奥妙的第一人。他那五千字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意思是说,祸与福相互依存,能够相互转化。塞翁失马的故事充分印证了“祸福无门”的道理:靠近长城一带的居民中,有位老人,他的马无缘无故就在胡人的住地走失了,老人对安慰自己的人说:“怎么见得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不但回来了,还带来了胡人的良马,人们纷纷前来祝贺他。老人却忧心这是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骑马摔断了大腿,好事又变成了坏事。但是故事还没完,后来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去作战,塞翁之子因为腿瘸,父子俩才得以保全性命。这个故事一波三折,结局总是出人意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好运气很可能带来坏的结果,坏运气又未尝不能带来好的结果,真是“祸福无门”,让人捉摸不透。

在塞翁失马的故事中,人控制不了事态的发展,在变化莫测的时运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塞翁虽然心态旷达,看问题也颇有远见,但是他只是在被动地承受命运的安排,并没有做什么,去积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在《太上感应篇》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作者巧妙地把话音一转,抓住人们“求福”的心理,宣扬“惟人自召”,也就是说,原本没有一条叫“福”的路,更没有一条叫“祸”的路,福与祸都没人给你,是自己招来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心向善就会大富大贵,作恶多端就会灾祸不断,按照这个说法,人成了最关键的因素,究竟是福还是祸,就看人怎么去做了。想要幸福,只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就行了。这样,原本变化莫测、不能预知的祸与福,一下就变成了如来佛手掌里的孙猴子,尽在掌握之中了。

的确,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都希望有好运气。好运气在关键时候能够推人一把,是我们人生的“快捷键”。运气好时,挡都挡不住,运气不好时,喝口凉水都塞牙。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