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11:1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 》

六、希解派及其“坟墓瑜伽”法

A、希解派简说

希解派,是帕丹巴桑杰(?一1117年)创立的藏传佛教宗派之一。根据《土观宗派源流》,帕丹巴桑杰生于南印度阇若僧河所属的春贝岭,他在印度亲近许多大师并得大成就后,曾五次进藏传教,最后一次从西藏游历到内地五台山等地,故在汉地也享有声誉。相传在西藏培养了无数个门徒,“其最著名的是希解初、中、后三传的弟子。据说初期传承,其弟子为迦湿弥罗阇那古诃耶,由翁波译师作翻译,中期传承,他当以教授付给玛•却吉谢饶、索琼•根顿拔、冈•益西坚赞三人而广宏传。其后期传承,说丹巴到定日朗果寺,有最胜弟子丹巴卡钦、卡琼、毗遮罗卓达、贡噶四人,尤以丹巴贡噶为上首。”(注:《土观宗派源流》第87、88页)。这就是说帕丹巴桑杰在三个时期向三批藏族门徒传授了希解派的三种教法。正如上观•却吉尼玛曾作过的希解派的开头序言词:

丹巴天竺悲悯藏众生,

三次降了能息苦恼的滂沱雨,

众流回聚为一的教授海,

号称希解宗派今将说。(注:《土观宗派源流》第87、88页)。

希解之名,就是因此法能够息灭人间一切苦恼而得之。因为藏语“希解”一词的意思是指“能寂”“寂灭”或“能止息”等。也就是说遵照此派教义修炼,能熄灭人间一切苦恼及其根源,并停止生死流转。希解派在理论上提倡对般若性空的认识,在实践上采取一系列苦修的仪轨。《土观宗派源流》指出:“即依于正法能息灭由往昔业力感召以致在此生中得下劣身,多诸疾苦,贫穷空乏,乃至为非人所损害的种种苦恼,使其成为堪修瑜伽之行,所以名为正法能息苦恼。且尚不止此,谓由修习波罗蜜多,能令三有涅槃一切苦恼皆得寂灭,而此教授的精要,亦是在修习波罗蜜多行。”由于修习希解派具备如此的成就,正可谓功德无量,帕丹巴桑杰才吸引了众多藏族门徒。虽然其修行十分艰苦,正如该派僧人大都在荒山老林、葬场墓地等人迹罕至的地方苦修,但是希解派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大有人在。比如,“希解派以前已得成就之大德甚多不可计量,著名寺宇,有吉乔桑登贝所建之耀却顶与葛莫却顶二寺。吉乔后有绛森巴及古汝贡匈继承法座。”(注:《土观派源流》第93页)。引言中提到的吉乔桑登贝及其弟子绛森巴和古汝贡匈三位大师大约是公元十四世纪人。可见,十四世纪时希解派已拥有几座寺院,除了上述两座寺院外,帕丹巴桑杰早在公元1097年在定日建过一座寺院。说明希解派在西藏也曾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由于希解派不仅重在修行苦炼,而且僧人大都脱离社会在旷野中过着简朴的宗教生活,到了十五世纪初,希解派逐渐衰微,终于在藏族地区消失。虽然希解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已经不存在,但是它的部分教义及其有些修行仪轨,被其他藏传佛教宗派所吸收,至今仍在流传。

总之,希解派是印度僧人帕丹巴桑杰在西藏创立的一个较小的密宗派别,主要以师徒相承秘密传授、提倡苦修。认为如此修法可以悟出般若性空的道理,从而熄灭一切苦恼及其根源,停止生死流转。为了达到“能寂”“断除我执”,要求修炼者懂得“瞋恨心”是烦恼的根源,根除烦恼的办法就是苦修。甚至舍身。

B、奇妙的“坟墓瑜伽”法

“坟墓瑜伽”法,是希解派奉行的主要秘密修持法。修持此法时多选择荒野墓地等偏僻地带,所以称其为“坟墓瑜伽”法。正如佛教密宗从很早时代就开始提倡的那样,密宗修持者或瑜伽行者经常在墓地进行静修禅定,并度过一段不算很长的时期。这在藏传密宗的观点看来,修持者在死者的尸体被慈悲地作为施物而奉献给秃鹫的天葬场静虑禅定,则会获得特殊的成就。比如,对尸体的解剖以及尸体的腐烂将有效地影响修持者的无常真谛的思想,从而产生迅速断灭人生轮回的信念;还有助于认识并排除一切欲望,特别对名色肉欲的排除。

土观•却吉尼玛指出:“觉域的意义,是依教授之作用而立的名。说以慈悲菩提心能断自利的作意,以空性见,能断轮回根本,此二和合有断四魔等的功能,故立此名。也有写此字为‘角’的,意为‘行’,即行菩萨所行持的方便智慧之道,故有此名称。”(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3页)。由此得知,觉域虽有两种写法,但其意思基本一致,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

觉域派的教法也是源于帕丹巴桑杰的学说,所以,土观•却吉尼玛对觉域派这样称呼道:“希解派的旁支觉域派”。由此可见,两支宗派的密切关系。根据《土观宗派源流》,帕丹巴桑杰第三次进藏时,将“觉”的教授传给觉丹•索南喇嘛和雅隆•玛热赛布,雅隆•玛热赛布又传授给其侍者宁巴赛荣,宁巴赛荣传授给孜敦和松敦二人。孜敦传年敦,松敦传格丹舍摩,格丹舍摩传藏敦,藏敦又传宁敦等人。这一传承均为男僧,所以,后来称其为“男觉派”。觉丹•索南喇嘛将“觉”传授给女弟子玛久拉珍,从她开始传承下来者大多数为女性尼姑。正如“男女弟子中得成就者有二十一人。其中女子得成者十八人。”(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3页)。这里指的是玛久拉珍的门徒。因此,从玛久拉珍传承下来的被称为“女觉派”。故在觉域派的历史上出现了两大传承。

觉城派虽然从公元十一世纪末开始形成,并在藏区兴盛流传,但由于此派没有严密的制度,组织纪律涣散,特别是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觉域派的寿命也与希解派一样,到十五世纪末逐渐衰落。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消声匿迹的觉域派,迄今依旧主要由尼姑继承和传播,相沿不绝。

觉域派依据的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与密咒相随顺而行持的法门,其教义源于广中略三品《般若经》,尤其以《集经》为根本,因此,觉域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已很少存在,只有一部分尼姑传承,但它的教义教规则被藏传佛教的其它宗派所吸收。正如“因为觉法宏传于没有教别的其他派中,于是各随自宗的爱着对其见地与修行方面,很显然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讲解。”(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4页)。的确如此,觉域派的学说不仅融入各宗派的教理之中,而且其要义在藏族近代史上引起过几次小型宗教学潮。对此,土观•却吉尼玛曾用优美的诗词作了如下概括:

他已不存在什么妄想分别,

但为化度有缘而变化游戏,

随其所应而示以无量化行,

随其所欲而赐予殊胜悉地。

丹巴桑杰是老父名,

用波罗蜜多道的心要,

父续母续的究竟要门,

宣说与无量数的雪域之人。

一切成就者的密意精华,

摄集一切法的无上妙药,

它名为能息众生苦恼之道,

所有善巧者都同声赞扬。

契合阿底峡的风规,

参修本自无生的最胜教授,

阿妈莱吉卓玛的能断法门,

盛哉!这是大乘法要的心髓。

众多宗派林,宣讲希解声,

杜鹃转歌喉,耳饱餐精英。(注:《土观宗派源流》第95页;莱吉卓玛,即玛久拉珍。有关她的事迹参看前文第二章)

觉域派认为,该派教法能断除人生的一切苦恼,达到涅槃境界。换句话说,该教法是通过心理思维活动对宇宙本体有了一切皆空的认识,从而达到成佛的境界。其意思是用慈悲心、菩提心来断除自利心,用般若空性来断除我执。也就是说,人们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所面对的一切对象而生起种种烦恼,因此,觉域派提出只有开发人的真正的智慧和所有的慈悲心才能从根本上断除一切烦恼。

c、神秘的“苦行”法

觉域派信徒习惯于怀着特别爱好的心情专心祈祷那些可以引起恐惧的神祗:夜叉、鬼、怪。它们以其可怕的、带血的和凶恶的形象出现。觉域派的修持者在修炼时,备好一把人腿骨号和一面手鼓,并被要求在坟地和陈尸处完成相应的仪式。他们所喜欢的时间是夜间。以神秘的修持者身份在这种能引起恐惧的气氛中独自一人生活,怀着其日常的静修而获得的对《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坚信,并怀有由他们以特定方式理解和解释的想象。在召神时,坚信心可以帮助静修者对付原来烦恼的入侵,这些出现在静修者面前的形象都是其个人思想的造物。当然,为了坚信这些形象并不存在而仅仅是一种尚未受控制的思想的幻觉,仅仅有一种纯粹是思想方面的坚信是不够的,静修者应将此吸收进其固有的种子中,并使这种种子消失于其心间,唯有这样,静修者才由于经常反复的修习而获得直接坚信这些表现形式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仅仅是出自本身的幻觉。这样,静修者同样还可以获得坚信每种思想、每种感受、每种形式和每件东西都只是无法控制的思想在作怪,一旦当这种无分别的发光的菩提心出现时,上述一切都消失了。

出现在人身上的道路主要是两条,其一导致一种人或神的状态。即一种受乐和苦支配的状态。其内容和持续时间可以互相不同,但始终都是生死轮回之路;另一条是菩提心之路。觉域派必须从根部斩断这种生死轮回的原因。因此,必须克服善和恶并坚信既无客观、又无主观,这样从一开始就可以阻止二者的所有束缚。

自我静修本身在理论上是以一种认为在魔界也有不同领域的思想为基础的。魔在此代表着必须摆脱的幻觉。魔的欺骗活动是以一种接触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指感觉和感觉的目标。另外一种“魔”并非来自这种接触,它主宰了具有思维力的物品以及希望、畏惧和兴奋的原因,此外还有对在“道”中修习的善德的爱慕、减轻来自神力的疾病、惩罚和烦恼的手段,最后是对自己力量的犹豫和怀疑等。这些被认为是魔的幻觉之力都可以被压抑到不动界,并根据最高分别力而在那里消失。在这些分别中既没有任何排斥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追求的目标,既没有生灵,也没有魔物,甚至也没有自身能排除或吸收的东西。

这样就从本身中根除了可以产生二歧式思想活动的情绪并使一切都消失在空中。当被我们当作是外部世界的一切消灭时,人的心理体系就不再知道自己想实现或涤除的内容,人的心理作为身体组成部分也就消失了,与此同时消失的还有其年龄、疾病和死亡,所有的罪孽、错误、灾难和痛苦等思想同样也被排斥了。

如果幻觉的表现形式一旦出现,就立即将冥想集中到其自身上、并试图从那里开始而围绕着处于任何分裂之外的生灵旋转。为此目的,神秘静修者应准备本人置身于最坏的条件下,应前往陈尸的和地神出没的地区或场地,以便在那里开始自我全神贯注的修习,但不向守护神奉献供品或祈愿。因为要求静修者独立行动,自我坚信并自我证明强加给他的教理并不是一种纯理论事业。这样一来,静修者就可以放纵想象力,一些可怕的幻影就出现在其面前,比如天空在其上部撕开了,水流在其下面奔腾,魔鬼则从各方面向他施加压力。但静修者却能够毫不恐慌地抵抗这些出自其体的幻想,安然地和沉着地保持在其位置上,就如同在其家中一样,泰然地处于一种坚信这些可怕的幻觉仅仅是由其想象的虚假力虚构出来的。

一旦当神秘修习者达到这一种阶段时,荒诞的虚幻之混乱便停止了,进而这些幻觉绝不会再出现,但在其潜意识中仍存在着某种焦虑。在此情况下,瑜伽师便使用了一些比较严肃的三昧作法。这些作法能够彻底消除甚至是最难以洞察的幻觉。所有畏惧的思想都因此法而消失,甚至感到害怕的人也如此。(注:参见意大利藏学家图齐所著《西藏宗教》)。

这里实行的仪轨共分成四个相继的阶段:

1、“白色的分配”,大家认为自己的身体变成了精美食物并奉献给佛教“三宝”。

2、“什色的分配”,大家认为自己的身体变成了田园、食物、衣服、或日用品,它们被奉献给了“护法神”,这些神能排除于进入菩提心之道中耸立的障碍。

3、“红色的分配”(血肉布施),大家认为其个人身体中的肉和血分散在了整个空间并奉献给了鬼和魔。

4、“黑色的分配”,大家认为他个人的和众生的罪孽都吸收于自己的身体中,变得如同积累起来的巨大罪孽。为了赎这种罪行和所有苦难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幸,必须把身体奉献给魔。

觉域派信徒的这种苦修或奉献精神在其它教派中不多见,既使有,也只是浅尝辄止。然而,觉域派信徒坚信苦修能带来大解脱,所以,他们具有如此巨大的决心而能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安心静修坐禅定。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六、希解派及其“坟墓瑜伽”法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