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3:2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净宗法语大观 》

无禅有净土

文/大安法师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复决志求生西方。以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苦逼,发大惭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止一声,直下命终,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万修万人去乎?然此虽念佛无几,以极其猛烈,故能获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不同,然已高预圣流,永不退转。随其根性浅深,或渐或顿,证诸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不待言矣。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

——印光《净土决疑论》

译 文

(永明祖师)所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意思是:其人虽没有明心见性,却坚决立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在无央数劫前,曾发过广大的誓愿,摄受众生往生净土,就如同慈母忆念儿子一样。众生果真能如同浪子忆念母亲,恭敬虔诚地忆念阿弥陀佛,那么必定可以感应道交,即可蒙阿弥陀佛摄受。努力修行禅定智慧的,固然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即使是曾经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在临命终时,被痛苦所逼迫,而发起大惭愧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达到十声,或者只有一声,当下生命结束,也都蒙阿弥陀佛的化身接引往生净土,这不是“万修万人去”吗?

然而这种人虽然念佛没有几句,却因为他的心力极其猛烈,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不得用那种泛泛悠悠修持的人,来与之比较念佛数量、功德的多少。这类恶人往生西方净土后,见到阿弥陀佛,听闻佛法,虽然有缓慢和迅速的不同,但是他们已经高登净土而进入圣者的行列,永远不会退转,随着他们根性的浅深,或者渐次或者顿时证得各种果位。证得各种果位后,那么开悟就不用说了。这就是所说的“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目录
无禅有净土
正序 倒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