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22:47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华严宗入门 》

第三章 华严宗的历史发展(上)


  华严宗入门 作者:刘贵杰
           

  第三章 华严宗的历史发展


  本一心而贯诸法,

  显真体而融事理。

  华严宗创立于唐代,是高僧法藏所创的佛教宗派。华严宗的传法世系是: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号称华严五代祖师。其中,法藏完成了华严宗理论体系的建构。杜顺、智俨是在法藏以前就已经对《华严》思想有所体悟的高僧,被视为是华严宗思想的先导。


  第一节 唐朝时期华严宗的演进

  杜顺(557-640),原名法顺,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西北)人,尝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又称魏禅师),学习禅法,后住终南山宣扬《华严经》。时人盛传他有神异事迹,唐太宗慕其神德,引入内禁,隆礼崇敬,敕号「帝心」,后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称。杜顺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在雍州南郊义善寺圆寂,时年八十四岁。及门弟子有达法、智俨、樊玄智等,其中以智俨独得其奥。相传杜顺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各一卷,为华严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华严法界观门》的全文见于法藏所撰《华严发菩提心章》,经澄观、宗密的疏解,才得以阐明,因此有学者疑心不是杜顺的著作,认为《华严法界观门》用「理」、「事」说明佛境,实源自宣说这种思想的《庄严经论》和《佛地经论》,所以应在这两论之后。《华严五教止观》全文大部分见于法藏所撰《华严游心法界记》,而且出现了玄奘所用的译语,又提到佛授记寺,于是产生了是否为杜顺所撰的问题,为学者所聚讼,悬而未决。

  智俨(602-668),俗姓赵,天水(今属甘肃)人,早年随杜顺出家,杜顺将他托给达法法师培养。在至相寺由二位梵僧教他研习梵语,颇有成就。曾随法常聆听《摄大乘论》,并听智正讲《华严经》。智俨还搜集有关《华严经》的各种注解,特别赞赏地论学派慧光《华严经疏》所阐述的别教一乘说和无尽缘起说。后随异僧研习《十地经论》的六相义,终有所悟,于是撰著《华严经搜玄记》,对《华严经》作了详细的解释。后来他在至相寺弘传《华严》义理,时人称他为至相大师。他所作的《华严一乘十玄门》,就是根据《华严经》经义建立「十玄缘起」的新说,此说后为法藏所发挥。智俨还著《华严经内章门等离孔目章》(略称《华严孔目章》),依据慧光的观点草创五教说,但未有明确的教相判释,后来才由法藏确定。他还曾在云华寺讲解《华严经》,时人称他为云华尊者。智俨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在清净寺圆寂,时年六十七岁。门下有薄尘、法藏、慧晓、怀齐、义湘等,法藏为华严宗三祖,义湘是朝鲜华严宗的始祖。智俨著作有《华严经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金刚般若经疏》。还有著作多种,均已失传。

  法藏(643-712),字贤首,俗姓康,先世为康居人,号康藏法师。十七岁出家,在云华寺听智俨讲《华严经》,成为智俨门下的高足。其后,武则天舍宅为太原寺,广度僧众,于是薄尘等京城耆德乃连状荐举,度其为僧,并且让他隶属太原寺。印度沙门地婆诃罗从印度带来了《华严经·入法界品》,他特请译出以补足晋译《华严经》的脱漏。在武则天的支持下,法藏大力从事讲说、翻译和著述。后来武后诏令实叉难陀新译八十卷《华严经》,法藏参与译场,担任笔受,对当时的译事,贡献良多。八十卷《华严经》译毕之后,法藏便奉敕担任讲解。长安四年(西元704年),法藏在长生殿为武后讲说「六相」、「十玄」的义理。武后骤听之下,茫然不解。于是法藏就以殿隅金狮子作譬喻,详为解释,使得武后豁然领悟。这一次的讲稿后来被集录成文,称为《华严金师子章》,是了解华严宗法界缘起义理的一篇重要文章。据说法藏前后宣讲《华严经》三十余次,得武后赐号「贤首」,所以华严宗又名贤首宗。法藏还亲自请教印僧地婆诃罗,得知印度智光和戒贤的三时判教说大异其趣,以无自性为究竟义理,法藏即以此为反对法相宗三时说的根据。睿宗先天元年(西元712年),法藏在长安大荐福寺圆寂,时年七十岁。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法藏的著述甚丰,其中阐发《华严》思想的著作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金师子章》、《华严经旨归》、《华严游心法界记》、《华严发菩提心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等都是名作。

  法藏逝世后,其学说为弟子慧苑所修改。法藏晚年著作新译《华严经》略疏未成,而遽然示寂。慧苑绩作,名为《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在十玄缘起和判教观点方面,都和法藏的宗旨大相径庭。后被正统的华严宗人视为异端。钱塘天竺寺法诜(718-778),据说是慧苑的弟子,撰述《刊定记纂释》批评慧苑的异说。法识的弟子就是著名的澄观。

  澄观(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从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后遍游名山,从昙一受南山律学,依玄壁受关河三论。其后在瓦宫寺听受《大乘起信论》与《涅盘经》,然后随法诜研习《华严经》。之后又从湛然学天台止观,并从慧忠、道钦等禅师谘决南宗禅法;谒见慧云禅师探究北宗禅理,更遍习经传子史等儒书。此后长住五台山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主讲《华严经》,以为「支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宋高僧傅·澄观传》)。贞元十二年(西元796年),奉诏协助翻译、审定南印度乌荼国送来的《华严经》后分梵本,即《四十华严》,同时讲经、疏文,为朝廷所重。传说德宗皇帝曾赐号「清凉」,故亦称「清凉国师」。澄观阐发法藏的思想,反驳慧苑对法藏学说的纂改,但是由于澄观参学广泛,思想驳杂,所以,与法藏已有差别。他把禅宗和天台宗的教义引入华严体系,并明示其宗旨即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摄台、衡三观之玄趣」(《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因此澄观杂有不少禅宗和天台宗的见解。澄观的著述甚多,大约四百余卷,被称作「华严疏主」,主要有《华严经疏》、《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华严法界玄铺》、《华严经略策》等。传法弟子百余人,以海岸、寂光为首,而由宗密继承其法统。

  宗密(780-84l),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四川省西充县)人。家本豪盛,少通儒书。唐宪宗元和二年(西元807年),从禅宗荷泽神会系的遂州道圆出家,传承荷泽宗的禅法,精研《圆觉经》,颇有证悟,获得道圆印可。元和五年(西元810年),游方到襄汉,遇澄观弟子灵峰,从学澄观所著《华严经疏》与《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不久即赴长安拜谒澄观,亲受其教。元和十一年(西元816年)后,时常往来于终南山与长安之间,后居终南山草堂寺,起草《圆觉经疏》。又入草堂寺南的圭峰兰若,诵经修禅,傅法著述。唐武宗会昌元年(西元841年),在兴福塔院圆寂,时年六十二岁。宣宗即位,追谥定慧禅师,世称圭峰禅师。宗密的著疏很多,约有二百多卷,大致可分三类:一是阐释华严义理的,例如《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注华严法界观门》、《华严原人论》等;一是关于禅的,例如《禅源诸诠集都序》、《禅门师资承袭图》等;一是弘扬《圆觉经》的,例如《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圆觉经略疏之钞》等。此外,对《金刚经》、《盂兰盆经》、《起信论》,也有疏注。他的著作「皆本一心而贯诸法,显真体而融事理」(《宋高僧傅·宗密传》),这也是其著作内容的概括。宗密一生,除了阐述华严教义,还致力调合禅和华严,对当时「教家」(三论、天台、法相和华严诸宗)和「禅门」(荷泽、牛头和洪州诸宗)的对立,十分不满,故而强调教禅一致,认为「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禅门师资承袭图》),历来祖师「未有讲者毁禅,禅者毁讲」(同上),提出以教之三种与禅之三宗对应的理论,并以「行在南禅,教弘华严」为志职。宗密虽被列为华严宗五祖,但是他的思想却带有明显的禅宗成分。他早年曾治儒学,所以也主张佛、儒一源,而且把佛教内部诸宗的统一推扩到儒、释、道三家的调合。宗密的弟子甚多,著名的有圭峰温、慈恩寺太恭、兴善寺太锡、万乘寺宗、瑞圣寺觉、化度寺仁瑜等六人,此外,还有玄珪、智辉等,而执弟子礼者,四众超过数千人之多。

  华严宗在宗密圆寂后四年,遭逢唐武宗灭佛,经论散佚,僧徒离走,渐趋衰落,几近灭亡。此后一些华严学者在理论上无甚创造和发展。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