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22:46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华严宗入门 》

附录 华严宗名著选读(下)


  勒十玄第七 

  第七段段旨:说明宇宙万法之间重重无尽的关系。

  原 文

  一、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二、若师子眼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耳。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三、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四、师子诸根,一一毛头,皆以金收师子尽。一一彻徧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无障无碍,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五、若看师子,唯师子,无金,即师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即金显,师子隐。若两处看,俱隐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着,名秘密隐显俱成门。

  六、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纯定杂,有力无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辉,理事齐现,皆悉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七、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八、说此师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彰真性。理事合论,况阿赖耶识,今生正解,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九、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十、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译 文

  一、黄金和狮子形相互相众合而构成全狮子,没有先后之分,同时圆满具足了全体和狮相的一切,称为「同时具足相应门」。

  二、如果用金狮子的眼睛去容摄整个金狮子的形相,那么整个金狮子纯粹都是眼睛;如果用金狮子的耳朵去容摄整个金狮子的形相,那么整个金狮子纯粹都是耳朵。同理,金狮子的鼻子、舌头、身体也都能容摄整个金狮子的形相,眼、耳、鼻、舌、身完全都圆满具足整个金狮子的形相。金狮子的眼、耳、鼻、舌、身各不相同,驳杂互异,然而金狮子的眼、耳、鼻、舌、身都是由同一全体所呈现出来的,所以彼此又纯粹无异,纯杂相应,圆满具足,称为「诸藏纯杂具德门」。

  三、作为理体的黄金和作为事相的狮形互相容摄,同时成立,全体和狮相彼此容受,没有妨碍。其中,作为理体的黄金和作为事相的狮形,又各不相同,前者是「一」,后者是「多」,各自有其不同的地位,称为「一多相容不同门」。

  四、金狮子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每一根狮毛都能够以具备黄金的性质来含摄整个金狮子的相状。金狮子的每个感觉器官和每根狮毛都遍布于整个狮子,例如狮子的眼睛遍布于整个金狮子,狮子的耳朵等也是这样,所以金狮子的眼睛就是金狮子的耳朵,金狮子的耳朵就是金狮子的鼻子,金狮子的鼻子就是金狮子的舌头,金狮子的舌头就是金狮子的身体。金狮子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在形状上又各不相同,各自成立,彼此圆融无碍,称为「诸法相即自在门」。

  五、如果专心注意金狮子的相状,那么就只看到狮子而忽略了黄金,这样一来,狮子的相状便彰显出来而黄金就隐没了。如果专心注意铸成金狮子的黄金,那么就只看到黄金而忽略了狮子,这样一来,黄金便彰显出来而狮子的相状就隐没了。如果从以上两方面去看,那么狮子和黄金既被彰显又被隐没。一旦被隐没则秘密难知,一旦被彰显则明朗易见,称为「秘密隐显俱成门」。

  六、作为理体的黄金和作为事相的狮子,或者隐没或者显现,或者是一或者是多,或者是纯一或者是杂多,或者是能掩盖他物,或者是被他物所掩盖,彼此互融相摄,主体和客体交相辉映,理体和事相一起呈现,完全互相容纳,并不妨碍彼此的成立,即使是极其细微的事物也能容协其它事物,这叫做「微细兼容安立门」。

  七、金狮子的眼睛、耳朵和四肢每一根细小的狮毛,都各自包含了金狮子的全体。无法数清根毛中的狮子,同时顿然容入一根狮毛中。每一根狮毛中部有无数的狮子,再者,每一根狮毛又带着其它狮毛中所含摄的无数狮子还归于一根狮毛中。如此交互涉入,重重无尽,就像帝释天宫所悬挂的网珠,网络上珠光交映,互相照耀,层层互叠,无穷无尽,称为「因陀罗网境界门」。

  八、宣说有生有灭的金狮子假相,目的是用来表示它的虚妄不实;宣说金狮子有黄金作为本体,目的是在彰显无生无灭的真金本性。「理」和「事」两方面合起来说,就像结合了有生有灭和无生无灭的「阿赖耶识」一样,可以经由有生有灭的事相,来把握无生无灭的理体,从而产生正确的理解,称为「托事显法生解门」。

  九、金狮子是由黄金和工匠共同缔造出来的产品,时时刻刻都在生灭的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每一世又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九世,一切事物都受九世的约束。虽然九世各各不同,但又互相成立,圆融无碍,同在一念之中,称为「十世隔法异成门」。

  十、黄金和狮子,或是隐没或是显现,或是纯一或是杂多,各个都没有永恒自在的实性,都是依随众生的「真心」所变现出来的。因此,就「理」和「事」来说,都可以成立,称为「唯心回转善成门」。

  括六相第八

  第八段段旨:以金狮子为喻,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六种相状。

  原 文

  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师子,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壤相。

  译 文

  金狮子是一个整体,称为「总相」,金狮子的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各有差别,称为「别相」。眼睛、耳朵等器官共同缘起而成就狮子,故有共同性,称为「同相」;眼睛、耳朵等器官互不相混,各具自己的差异性,称为「异相」。眼睛、耳朵等器官共同和合而成狮子,称为「成相」;眼睛、耳朵等器官停留在各自的本位上,不结合成狮子,称为「坏相」。

  成菩提第九

  第九段段旨:强调由缘而起的事物本来就是当体即空的。

  原 文

  菩提,此云道也、觉也。谓见师子之时,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不待壤,本来寂灭。离诸取舍,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有实,名之为觉。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

  译 文

  菩提,汉译为「道」、「觉悟」。是指在看到金狮子的时候,就要观照所有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都不是在各种因缘离散后才毁坏的,而本来就是性空的。只要舍离对事物的执着,顺着这个路向修行,自然就会成就佛的最高智慧,所以称为成佛之道。同时也能了悟从无始以来,所有由无明而产生的妄见,原来都没有永恒自在的实性,这叫做觉悟。最后终究具足了佛法的无上妙慧,这叫做成就菩提。

  入涅盘第十

  第十段段旨:说明进入清净境界的要求和意义。

  原 文

  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烦恼不生,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名入涅盘。

  译 文

  当看见金狮子时,就要观照狮相和金体同时泯灭,不要起心分别,不要产生烦恼,即使美好和丑陋的事物出现在面前,也不动心,像大海一样地宁静,完全消除妄想,没有各种催逼胁迫,摆脱束缚,超越业障,永远断除产生痛苦的根源,这叫做步入清净无染的精神境界。

  二、答顺宗心要法门

  题 解

  答顺宗心要法门简称心要法门,这篇小品文是华严宗四祖澄观谨答唐朝顺宗皇帝所谓「一真心地」的要义。此文认为佛法的最高宗旨即在「一心」,这个「一心」是寂然无相,灵知不昧的,也是非空非有,不生不灭的。唯有妄念不生,二际俱断,才能体证心源,朗现佛性。作者主张「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从而达到是非两忘、能所双绝的境界。全篇简单扼要地展现了华严宗的唯心思想。

  作 者

  澄观(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年十一在宝林寺出家,不久受具足戒。后遍游名山,广学三藏。大历十一年,讲说《华严经》及诸论。贞元十一年应召入长安,入内殿讲经,德宗赐号「清凉法师」,礼为「教授和尚」。曾参与翻译四十《华严经》,并作《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元和五年,唐宪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其学重在发挥法藏「五教判释」和「十玄缘起」的义理,又把禅宗和天台宗的教义引入华严体系,并以南宗荷泽一系的「灵知之心」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本觉」思想。著述主要有:《华严经疏》、《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华严法界玄镜》等。弟子有宗密、宝印、寂光等。

  第一段段旨:说明真心本体,空明廓彻,灵知不昧,无智无得,无对无修。

  原 文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广能深。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

  译 文

  至高无上的佛法原本就在于「一心」,众生本具的真心本体并没有任何挂碍,这个没有挂碍的心体又具有虚灵觉知、晓然不昧的功能。真心本体莹净无相,却能产生妙用,且能融摄主体和客体,而没有内外的区别,它是非有非空、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也是不离众生的、不假妄求的。众生如果执着外境,就会迷于事相,造成痛苦;如果了悟真性,就能舍离偏执,返本还源。虽说众生的心体即是佛,但是只有体悟真如的人才能证知。然而,如果执取证知,一心外求,那么佛法就会沉滞于妄有幻相;如果执着于无,舍紊观照,那么邪见就会障蔽了真空妙慧。只有革除杂染妄念,断灭前后二际,观照一心本体,泯绝主客对立,才能直接证悟心源。这时,没有智愚之分,也没有道果可得;既没有贪取,也没有舍离;既没有对待,也没有修作。

  第二段段旨:阐明迷与悟、真与妄全是「一心」的表现,并以「一心」契合中道。

  原 文

  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而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圆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见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岂离法界。言止则双忘智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不可示人,说理非证不了。悟寂无寂,真智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

  译 文

  可是,执迷和觉悟相依而生,真智和妄惑相待而起。如果要扫除妄惑以便求得真智,那么就像移动身体以便消除影子一样不可能;如果能了悟妄惑即是真智,那么就像身处阴暗之地,影子自然消失一样。假使舍离执着,随顺观照,那么所有烦恼都能息灭殆尽;假使听任自然,随缘布施,那么一切功德都能圆满成就。这样一来,便可以任其去留,不着彼此;动静得宜,不失其理。而且语默都是真心的体现,动静又怎会悖离「一心」?这时的「止」就是真智和寂照双忘,这时的「观」便是寂照和真智齐彰。即使证悟「一心」本体,也不可以随便告诉他人,因为没有亲自体证的人定不能了解的。事实上,真寂无所不照,真智无所不知。通过真智与寂照不二的「一心」,来冥契真空与妙有双融的「中道」。这是一种无住无着、无摄无受;是非两忘、能所双泯的境界。唯有消除是与非,能与所等二元对立,一无所得,才能彰显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

  第三段段旨:说明真与妄、主与客完全统摄于「一心」之中,了无差别。

  原 文

  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然本寂不能自见,实由般若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与始终,两体双绝。证入则妙觉圆明,悟本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证真,无一尘而非佛国。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炳然齐致。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致而融万境。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唯志怀虚朗,消息冲融,其犹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矣。

  译 文

  如实智慧并非由外铄而得,真如佛性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但是,这个真如佛性不能自我显现,必须经由智慧观照才能展露出来。真如佛性与般若观照是体用关系,彼此相辅相成。其实,体用不二,本末俱泯,才是究极的智慧。如果能够证入真如,那么就能了悟「一心」的妙觉圆明;假使能够觉悟本性,那么就能理解事物的因果互依。如果能够心心趣向诸佛,那么没有一个心念不是佛心;假使能够处处体证真如,那么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佛国。真智与妄惑,客体与主体完全融摄于「一心」之中,心、佛、众生三者圆融无碍,了无差别。如果执迷的话,那么凡夫就会随顺外境,并且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事相和不同的众生;假使觉悟的话,那么外境就会随顺觉者,并且朗显出平等无差的理体和彼此融协的万物。只要舍离言辞思虑,又何必执着因果?只要体悟本性寂寥,又何须区分同异?唯有心志清虚朗彻,才能确实见性悟道,见性悟道就像水中月影,清晰可见,也像明镜映物,了无可执一样。

  三、华严原人论 (节 选)

  题 解

  华严原人论简称原人论。此论依《华严经》的宗旨,推究人的本源。因主要论述唯一真心乃人道之本等问题,故名「原人论」。该文对世界和生命的起源、社会贫富贵贱等不平等的根源进行宗教的论证,认为儒道学说都是「迷执」,在道理上说不通,而佛教中的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等等,也是道理「偏浅」,都不圆满,只有一乘显性教《华严经》所说的才是圆融义理,儒道学说、人天教、小乘教、法相教、破相教都是一乘显性教的方便说。主要内容认为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只是因为被妄想执着所掩蔽,所以才没能彰显出来。这里节录其中「直显真源第三」的文字,旨在说明本觉真心即是宇宙万法的本源,所以一切有情众生本来是佛。

  作 者

  宗密(780-841),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四川省西充县)人。家本豪富,幼通儒书。二十八岁偶谒遂州大云寺荷泽神会系下的道圆禅师,从之出家,因阅《圆觉经》而有悟。三十二岁时入长安华严寺师事华严宗四祖澄观,随侍二年,阅藏经三年。后住终南山草堂寺、丰德寺、圭峰兰若,修禅著述,世称「圭峰宗密」、「圭峰大师」。唐文宗曾诏入问法,赐紫方服。卒后谧「定慧禅师」,被尊为华严宗五祖。著述有《圆觉经大疏》、《禅源诸诠集都序》、《华严原人论》、《注华严法界观门》等二百余卷。弟子甚多。

  第一段段旨:说明一切有情众生都有本觉真心或灵觉真心。

  原 文

  一乘显性教者,说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从无始际,妄想翳之,不自觉知,但认凡质,故耽着结业,受生死苦。大觉愍之,说一切皆空,又开示灵觉真心清净,全同诸佛。

  译 文

  一乘显性教(真常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有本然觉性、真实一心,这个本觉、真心长久以来,始终清净,灵明不昧,无所不知,也叫做「佛性」,也称为「如来藏」。从无始以来,妄想遮蔽了众生本有的觉性,使众生不知道自己天生就具有觉性,还以为自己平凡庸俗,于是不断沉沦,造作业因,承受生死轮回的痛苦。佛陀怜悯众生不知道自己具有灵明觉性,沉沦苦海,所以才对众生宣讲宇宙万法都由各种条件假合而成,没有恒常自在的实性;同时又开示众生本有的觉性、真心,清净无染,与佛无异。

  第二段段旨:引用《华严经》经文证明有情众生都具有圆满的如来智慧。

  原 文

  故《华严经》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便举一尘含大千经卷之喻,尘况众生,经况佛智。次后又云:「尔时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迷惑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译 文

  所以《华严经》说:「佛子,没有一位众生不具有佛性,只是因为众生执着妄想,才不能体悟本有的灵觉真心。如果众生能够舍离妄想,就能呈现了知一切现象的智慧、自然生成的智慧、通达无碍的智慧。」佛陀又借用一粒微尘含摄大千佛经的譬喻,来说明每位众生都有圆满的如来智慧。微尘是比喻众生,经卷则比喻佛智。接着佛陀又说:「当时如来普遍观照世间一切众生,并且说了以下这段话:奇怪!奇怪!所有众生本来都具有佛性,为何他们却愚痴迷惑不能照见?我应当以佛法真理劝化众生,让他们永远舍离妄想,在自身中体证无形无相的佛性,其实,众生本具的佛性,和佛陀并没有什么不同。」

  第三段段旨:通过反观自省,了悟真心乃一切事物的究竟根源。

  原 文

  评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返自原身,但执虚妄之相,甘认凡下,或畜或人,今约至教原之,方觉本来是佛。故须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还源,断除凡习,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自然应用恒沙,名之曰佛,当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门!原人至此。

  译 文

  我的评论是:我们这些众生长久以来都在生死轮回中,没能遇到华严一乘教理,不知道返观自省,照见真源,反而执着虚妄的事相,甘心承认自己是凡夫,并且向下沉沦,或流转为畜牲,或者转生为人。现在回归大乘佛法来探究存在的根源,才能觉悟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本来是佛。所以必须以佛的善行规范自己,以佛的悲心勉励自己,使自己能够重新照见佛性,呈显真心,断除凡夫的习气,持续断灭习气,到达如如不动的妙境,从而随顺不同情况而自然任运,圆融无碍。能够到达这种境界的人就称为佛。我们应该了解,执迷和开悟,都是同一真心的不同表现。真心是虚明灵妙的!它是宇宙万有的根源。明了这个道理,才算掌握一切存在的根源。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