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22:46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华严宗入门 》

第五章 华严宗的基本概念(下)


  第五节 一与多

  《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说:「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一切」即是「多」,华严宗由此而提出「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的命题。「一」意指本体,「多」意指现象。法藏说:

  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类自同成于总,各体别异现于同;一多缘起理妙成,壤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唯一的理体变现出众多的事相,名为「总相」,事物具有众多的形象,不同于唯一的理体,称为「别相」;许多不同的事物共同合作而形成一个整体,名为「同相」,各种不同的事物有别于同一的整体,称为「异相」;本体与事相共同成就一大缘起,名叫「成相」,事物各自保持自己的特性,互不合作,名叫「坏相」。「一」是总相,「多」是别相。「一」具足「多」,这是总相;「多」不是「一」,这是别相。由「总」「别」连系到「一」「多」,「总」由「别」成,「别」即是「总」,同理,「一」由「多」成,「多」即是「一」。各别事物对自身而言,是「自一」,各别事物共同存在,就其总和来说,形成「多一」,「自一」存在于和「多一」的相互关系之中,「自一」与「多一」互相依存,这就是「一与多互为缘起,相由成立故」。因此,法藏说:

  一多相由成立,如一全是多,方名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为多。多外无别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无别多,明知是一中多(《华严经义海百门》)。

  由于「一」与「多」,互为缘起,相由成立,所以说:「一」中有「多」、「多」中有「—」。法藏还就事物的「异体」关系和「同体」关系来论证「一」与「多」的相入相即。

  就事物的「异体」关系来论证「一」「多」的相入,譬如:以「一」与「十」(多)为例,「一」是数目之始,也是「十」的基础,它包含了成就「十」的因素,因此,可以说:「一中十」,更进一步说:「一即十,何以故?若无一即无十故」(《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另外,由于「一」是属于构成「十」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十中一」,更进一步说:「十即一,何以故?若无十即无一故」(同上)。法藏认为容有「十」的「一」和摄入「一」的「十」,都是在缘起关系中形成的,本身并没有自在的实性。「只由无性,得成一多缘起」(同上),只因为没有自在的实性,「一」和「十」(多)的互相缘起才得以成立。「是故当知一中十,十中一,相容无碍,仍不相是」(同上)。由此可知,「一」中有「十」,「十」中有「一」,「一」和「十」兼容互摄,既不互相妨碍,也不互相等同。法藏是由「一」中「十」、「十」中「一」来说明「一」与「多」的相入关系。

  就事物的「同体」关系来论证「一」「多」的相即,譬如:以「一」与「十」(多)为例,因为「十」由十个「一」组成,而每个一「无别自体故,是故十即是一也」(同上)。「一」本身由缘而起,没有恒常自在的实性,就此而言,「一」与「十」是相同的,所以说「十即是一」。同理,「一」是构成「十」的因素,而「一」与「十」,「更无自一故,是故初一即是十也」(同上)。「一」与「十」也都是由缘而起,没有恒常自在的实性,就此而言,「一」与「十」是相同的,所以说「一即是十」。法藏是由「一」即「十」、「十」即「一」来说明「一」与「多」的相即关系。

  综上所述,法藏主要是由论证「一」与「多」的关系来说明「理」与「事」的关系。由于「一即是多」、「一即一切」,所以他说:「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以诸位及佛地,相即相等故。……于一一位上即是菩萨,即是佛也」(《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可见,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或许是法藏真正的用心所在。


  第六节 相即与相入

  相即与相入是华严宗描述宇宙万象圆融无碍的两种形式,为何会有这两种形式?法藏说:「以诸缘起法皆有二义故」(《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因为由各种条件聚合而产生的事事物物都有两种意义:「一、空有义,此望自体;二、力无力义,此望力用」(同上),其一为或「空」或「有」,这是从充当原因的事物自身体性来说的;其二为「有力」或「无力」,这是从作为原因的事物是否具有直接产生结果的作用来说的。「由初义故得相即,由后义故得相入」(同上)。根据前一种意义,由缘而起的各种事物的体性可以互相融摄,这叫做「相即」;根据后一种意义,由缘而起的各种事物的作用能够互相渗透,这叫做「相入」。

  法藏侧重从「体」上论述「相即」,他运用「自」「他」与「空」

      「有」来说明「相即」的涵义。由缘而起的事物中,「他物」是作为形成某物「自体」的条件而存在的,就「自体」而言,「他物」就失去了独立性,因此,法藏说:「自若有时,他必无故,故他即自」(同上),「自体」是「有」,「他物」是「空」,这叫做「他」即是「自」。相反的,由于某物的「自体」是由「他物」的条件所构成,如果舍离「他物」,那么「自体」就不能成立,因此,法藏说:「自若空时,他必是有,故自即他」(同上),「自体」是「空」,「他物」是「有」,这叫做「自」即是「他」。因为「有无、无有无二故,是故常相即」(同上),由于甲「空」乙「有」和甲「有」乙「空」在体性上并没有分别,所以,由缘而起的事物一直都相即不离。

  法藏侧重从「用」上论述「相入」,他运用「自」「他」、「有力」、「无力」来说明「相入」的涵义,认为「力用中自有全力故,所以能摄他;他全无力故,所以能入自」(同上)。假使某物「自体」的力量非常强大,「他物」的力量完全消失,那么某物就能摄取「他物」入于自身。相反的,「他有力,自无力,反上可知」(同上),假如「他物」的力量强大,「自体」的力量消失,那么「他物」也能摄取某物入于自身之内。因为「有力无力、无力有力无二故,是故常相入」(同上),由于甲「有力」乙「无力」和甲「无力」乙「有力」并没有分别,所以,由缘而起的事物永远都相入无碍。

  相即与相入是对《华严经》「一尘中现无量佛刹」等说法的哲学论证,也是华严宗「法界缘起」说有关现象与现象关系的重要思想。相即相入是缘起事物的必然结果,各种条件必须「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才能成就某一整体事物。然而,这些构成整体事物的各种条件本身也是空无自性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相即相入」的逻辑思想便不能成立。


  第七节 三味与海印三味

  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亦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指通过锻炼之后所达到的寂定心境,意译为:定、正定,亦即心念持续专注一境而不散乱。

  海印三昧亦称「海印定」,即佛说《华严经》时所入的三昧。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都同时在一心中印现出来,犹如浩瀚渊深的大海,湛然映现一切景象。「海印三昧」是《华严经·贤首品》所说的佛的正定,进入这种正定,即可照见宇宙一切现象,如同平静的大海水面映现出万象一样,所谓「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法藏解释「海印三昧」说:

  海者,即诸像重重无尽,际限难源。穷一竟无有穷,随一宛然齐现,是故云海也。印者,众像非前后,同时品类万差。即入无碍,一多两现,彼此无逢,相状不同,异而非异,故云印也。定者,类多差别,唯一不殊,万像竞兴,廓然无作,故名为定也(《华严游心法界记》)。

  法藏分别说明了「海」就是万象无尽,宛然齐现;「印」就是品类万千,异而非异;「定」(三昧)就是唯一不殊,廓然无作。此外,法藏又对「海印三昧」作了整体的说明:

  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法藏把「海印」解释为「真如本觉」,真如本觉即是「一心」(自性清净心)。只要止息妄念,真如本觉就能清净澄澈,彰显宇宙万象。法藏认为由于妄念不断,所以,才会有圣凡、染净、善恶等差别现象的产生,如能舍离妄念,深入禅定,必可呈现唯一的真如本觉,这就是「海印三昧」。

  由上可知,「海印」是用来比喻佛陀觉证的内容,和表征佛陀入定的境界。这个觉证的当体,就是「真如本觉」或「一心」。这个唯一的、绝对的「一心」能够映现出无量无边的现象,包括地狱乃至十方诸佛净土都能呈显出来。就本体而言,佛陀的「心」与众生的「心」并无差别,六十卷《华严经·十地品》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的体性(心)与诸佛的体性(心)是平等无差的。「海印三昧」即是这个「体性」和「一心」的别称。


  第八节 十住与十地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称为「十信」,第二个十位名为「十住」,第三个十位称为「十行」,第四个十位叫做「十回向」,第五个十位称作「十地」。

  十信是初发心菩萨所要具备的十种心态:信心(发起信心,愿得成就)、念心(修习六念)、精进心(精勤修习善业)、慧心(了知事相缘起性空)、定心(百杂粉碎,安住一境)、不退心(努力不懈)、护法心(保持恒心依法修行)、回向心(以善根回向菩提)、戒心(安住净戒,心无妄念)、愿心(随其所愿,化导众生)。

  十住的「住」是指心灵安住于真实的空理、入住于诸佛的境地。十住是: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菩提心)、治地住(对治烦恼,令心地明净)、修行住(游履十方,遍行无碍)、生贵住(受佛气分,成如来种)、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正心住(心与佛同,唯得其正)、不退住(功德、身心增长不退)、童真住(具足佛之十身灵相,如童贞之可贵)、法王子住(长养圣胎,堪作法王之子)、灌顶住(受职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

  十行是专修利他的阶位,又叫做「十长养」:欢喜行(喜心布施,亦令他喜)、饶益行(饶益众生,使得法利)、无瞋恨行(等视众生,离瞋恨心)、无尽行(广修善法,利他无尽)、离痴乱行(常修三昧,舍离痴乱)、善现行(能现诸相,同异圆融)、无着行(以无著心,起诸所行)、尊重行(六度之中,特尊般若)、善法行(成就各种化他善法)、真实行(言行相应,妙契真如)。十行主要是修利他度众之行。

  十回向是把自己修行所得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计有十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化度众生,不执外相,心向涅盘,安住菩提)、不坏回向(正显中道,归趣本觉,无能坏者,令获善利)、等一切诸佛回向(效法诸佛所作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所修善根回向一切处所)、无尽功德藏回向(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以所修善根回向守护一切坚固善根)、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增长善根,利益一切众生)、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于一切法,心无执缚,了无挂碍,得大解脱)、入法界无量回向(性海圆成,十方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十回向主要是修救度众生之行,以所修功德回施于一切众生。

  十地在《华严经》里是指菩萨修行的十层果位,亦即菩萨乘十地:

  第一欢喜地

      菩萨发愿时,即证人欢喜地。这个层级有许多欢喜愉悦之事,例如想到了诸佛,心里就会生起欢喜。在欢喜地的状态中,可以远离所有恐惧怖畏,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广修菩萨行,成就一切佛法。

  第二离垢地

      这是说修行到舍离贪欲、清净无染的状态,主要是远离种种不善之事,精持戒律。臻入此地的菩萨能够成为大法王,具足七宝(金、银、琉璃、砷磲、玛瑙、琥珀、珊瑚——《般若经》等主张),能够做许多利益众生的事。

  第三发光地

      这是说发起慧光,照见世间一切苦恼,因而对众生生起哀怜之心,对佛法更为精进不懈。住于发光地的菩萨已舍离了一切不善法,心灵依随慈悲,得无量神通。

  第四焰慧地 意指菩萨的智慧更为广大明亮,能够观察身内、身外所有现象。住于焰慧地的菩萨可以看到千百亿佛;自身常作须夜摩天王。

  第五难胜地 难胜地菩萨得不退转心,智慧更为广大,真实了知有为法的虚妄,对追逐虚妄的众生发起大悲心,极积对治众生的种种愚痴。

  第六现前地 现前地菩萨能够了悟愚痴是由无明而来,由此又可以观察从无明至生死流转的发生过程。

  第七远行地

      菩萨住于远行地可以得十种波罗密(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忍辱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定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方便波罗密、愿波罗密、力波罗密、智波罗密),具足菩萨行。前六地都在追求清净境界,从第七地开始,便可以游于污染世界与清净世界。《华严经·十地品》记载:修行到这一地的菩萨,虽然具备了高深的智慧却常能示现小乘修行的情状。

  第八不动地

      菩萨修行到不动地时便完全达到无为状态,犹如梦醒一般,再也没有虚妄的追求。自第六地开始,菩萨随时都可以入灭尽定(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六识心所皆灭的禅定),但因挂念众生,故均不入根本寂灭的境界。第八地菩萨再也不会减退智慧,所以又叫做不退转地。

  第九善慧地 住于此地的菩萨智慧明朗,可以如实观照各种「法」的行相和「业」的行相。善慧地菩萨已经成为大法师,可以随意说法、示现神通度化众生。

  第十法云地

      住于此地的菩萨已经成就大法智,具足无量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进入了佛的境界。十地菩萨的特征是可以圆满超脱时空,也可以随意出入世间和出世间。

  《华严经·十地品》说十地修习的主要内容依次为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十波罗密,并说十地所证功德。这种层层进益、广博宏大的境界是其它宗教所没有描述的。就此而言,佛教堪称是最具解脱气质的宗教。

  第九节 华藏世界

  华藏世界全名「莲华藏世界」、「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佛所居之处,因其含藏于莲花之中,故名华藏世界。「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八十华严·华藏世界品》)。这个世界是毗卢遮那如来历劫修行所获得的成果。

  华藏世界的结构大体是:「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同上),这无数风轮分为十层,最上层风轮「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沟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蘂香幢华藏庄严世界海」(同上)。殊胜威光藏这层风轮的上面是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在此海中有一朵大莲花,名叫光明蘂香幢,里面包藏了难以数计的世界,所以称之为「华藏庄严世界海」。华藏世界的四方是由金刚轮山周匝围绕的,山的内部「四方均平,清净坚固」,「地海众树,各有区别」(同上)。大轮围山也耸立在莲花之上,山本身由诸种宝物构成,「一切香水流注其间,众宝为林,妙华开敷;香草布地,明珠间饰;种种香华,处处盈海;摩尼为网,周匝垂覆」(同上)。实在是一座美不胜收的宝山。

  《华严经》又描述了华藏世界的各种奇妙情景。首先,华藏世界是由金刚所构成的,坚固庄严,不易毁坏。其次,华藏世界的大地清净无垢,平坦宽广,既无高低起伏,亦无坑坑洞洞。再者,各种宝藏井然有序地遍布在华藏世界各处。大地散布着珍宝,四处开满着莲花,各种摩尼妙宝置于香料之中,宝物交相辉映,如云霞遍布。重要的是,华藏世界包容一切净土佛国,「普现如来所有境界,如天帝网于中布列」(《八十华严·华藏世界品》),摩尼珠织成的珠网,映现出如来的一切智慧。

  华藏世界又遍布着数不清的香水海,在各个香水海里,有无数的世界安立其中。「彼诸世界种,于世界海中,各各依住,各各形状,各各体性,各各方所,各各趣入,各各庄严,各各分齐,各各行列,各各无差别,各各力加持」(同上)。这是说华藏世界里的事物,有的依住于大莲花海上,有些依住于香水海上;有的像须弥山,有的呈现树木形态;有的以云霞为主,有的以声光为主。重点是在宣扬华藏世界中的一切事物,既互不相同,各有差别,又彼此趣入,圆融无碍。

  华藏世界总共有二十层,华藏世界最中心的香水海叫做无边妙华光香水海,海中生长出一朵大莲花,名叫「一切香摩尼王庄严」。莲花之上,有一个世界称为「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娑婆世界就在这个系统之中。《华严经》把娑婆世界置于华藏世界海的中心,其重要意义是:娑婆世界虽然污秽,但却有非凡的地位,娑婆世界是修行的最佳场所,修行一世抵得过净土一劫。

  然而,如何照见华藏世界?《华严经》指出:由于佛力加被,菩萨可以在佛光中「得睹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六十华严·卢舍那品》)。最普遍的方法,则是透过修习禅定来观照,普贤菩萨即是「入一切如来净藏三昧正受」(同上)而照见华藏世界。当然,在诸佛的禅定中,华藏世界也能呈现出来,所谓「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八十华严·贤首品》)。像平静的大海能映现宇宙万象一样,无限广阔的华藏世界也能为「海印三昧」所映现。


  第十节 入法界即入世间

  佛法把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亦即众生的世界,一般都宣称:出离世间,上求菩提。「法界」通常被当作无尽差别、无限广大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总括。在《华严经》中,「法界」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

  《华严经》认为「悟入法界,随顺法界」是修习佛法的关键,所谓「决意修行无退转,以此饶益诸群生」(《八十华严·十回向品》),就是它的实践纲领。《华严经》认为「平等法界一,具是无量义」(《六十华严·十行品》),能够把握佛教的基本原理,就能了解无量的事相,从而做到「随顺众生不违意,普令心净生欢喜」(《八十华严·十回向品》)。深入法界、随顺众生是《华严经》的一贯旨趣,也是菩萨觉悟成佛的途径,所谓「悉入法界真实性,自然觉悟不由他」(《八十华严·十行品》)。

  那么,要如何深入法界?《华严经》认为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八十华严·十忍品》)、「不见众生生,不见众生灭;不见诸法生,不见诸法灭」(同上),舍离生灭等对立的执着,「了知法界平等,无有种种差别」(同上)。就华严的圆融境界而言,宇宙万法平等一如,并无各种差别对待,修行者应该体悟「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八十华严·十行品》)。佛法与世间法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因此,入法界与入世间并无差异,入法界即是人世间。

  由《华严经·入法界品》得知: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既有大天、地神,还有文殊、普贤、弥勒三位大菩萨。除此之外,其它善知识都是处于生死轮回的凡夫。所以,善财童子进入法界,其实正是走向人间,步入世俗。因此,真实美妙的法界,并非存于世俗之外,而是体现于世俗生活之中。世俗生活也是成佛之路,世间即是法界,世间已包含了一切。所以,要修行必不能舍离世间,要成佛也不能舍离世间。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