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22:54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

成菩提第九

成菩提第九[一]
  菩提,此云道也,觉也[二]。谓见师子之时,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三]。离诸取舍,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四]。即了无始已来,所有颠倒,元无有实,名之为觉[五]。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六]。
校释
  [一][迁注]万行即圆,本觉露现。
  [类解]六相遒文,一经奥旨,非情识所窥,唯智眼所覩,将游萨婆若海,故第九成菩提。
  [案]成,成就。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觉”、“智”的意思。佛教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道”的故事,把毕钵罗树称为菩提树,并用“菩提”表示“觉悟”、“成道”,即所谓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是一种佛教的最高智慧,也是成佛的各种境地。成菩提,是说成就觉悟,达到佛的境地。
  [二][迁注]略说唐言,有此二义。
  [类解]翻梵徒华,新旧二义。
  [案]道,指成道、道果。觉,指觉悟,即所谓开悟佛教“真理”,去掉无明。菩提,旧译为“道”,后译为“觉”。
  [三]以上四句[迁注]作“眼见师子之时,一切有为诸法,更不待坏,本来寂灭”。
  以上四句[勘文]作“眼者师子之时,见一切有为法,更不得须得坏,本来寂灭”。案:“者”应为“看”,“得”应为“待”。
  以上四句[显钞]作“眼看师子之时,见一切有为法,更不须得坏,本来寂灭”。案:“者”应为“看”,“得”应为“待”。
  以上四句[显钞]作“眼看师子之时,见一切有为法;更不须待怀,本来寂静静灭。”案:“怀”应为“坏”,“静”为衍文。
  [迁注]喻师子相不实,当体是金不可坏也。
  [类解]净名云:“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
  [案]寂灭,指一切事物本体寂静,离一切诸相。更不待坏,本来寂静,是说一切因缘和合有生灭的事物,不是等待它坏灭以后才算是空,它本来就是空寂的。
  [四]第四句[迁注]“道”下有“也”字。
  以上四句“勘文”作“离法所舍,即于此路,流入萨波若海,故名为道”。
  [迁注]诸法无生,毕竟空寂。包含无外,不拒众流。大道无边,悟则斯在。是故覩此师子相,便入一切智海,更无异路。萨婆若者,此云无生智也。
  [类解]离诸取舍之义,义属上句,文连下句。谓不舍一切有为,而取寂灭无为,则义属上句也。即取舍情亡,自然流入一切智海,则文连下句也。第八不动地亦明斯旨。萨婆菩云一切智,今明界德为道,故深广如海耳。
  [案]离诸取舍,离开种种执取和舍弃。萨婆若,即所谓一切种智。佛教说这种智慧广大无边,圆融无碍,即能瞭解事物的共相,又能瞭解事物的别相;即能了知世间的一切法,又能了知出世间的一切法,是佛才具有的最高智慧。离诸取舍,即于此路,流入萨婆若海,故名为道。这里法藏所讲的“道”,不是菩提果位,而是能通的意思,即能使众生通行涅槃境界的道路。
  [五]第三句[迁注]“有实”作“实有”。
  以上四句[勘文]作“解无始已来,所作颠倒,无一实体,故名为觉。”
  以上四句[显钞]作“解无始已来,所作类例,元无一实体,故名为觉”。案:“类例”应为“颠倒”。
  [迁注]妄起诸颠倒,教无有实体,正觉若现前,如空皆寂灭。即外无纤尘,内无识念也。
  [类解]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即同此文,无始已来所有颠倒也。论又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乃至本来平等,同一觉故。”即同次文,元无有实,名之为实矣。
  [案]无始,意思是现象世间的一切,在时间上没有开始。佛教认为现有的万事万物是前世的因缘和合而有的,而前世的因缘又是更前世的因缘和合而有,如此辗转推究,万事万物都没有开始。由此也是说,无始表示万物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有因;相反,有始则是无因了。佛教认为有始的说法是违背万物是因缘和合而起的道理的。颠倒,佛教所谓由于众生愚痴无明而产生的妄见。元,通原。
  [六][迁注]一悟永悟,一成永成,大智现前,更无余物,即成菩提也。  
  [类解]究竟极果也,亦名究竟觉。一切种智,即三智之一也。昔圭峰(即宗密)疏圆觉,以一切种智释圆明。贤首述还源,由圆明而证菩提。今文谓一切种智而成菩提者,通而辨之,虽发辞小异,而归宗大同也。若依起信有大智用,无量方便,乃至得名一切种智,皆属同教。又按昭信钞文,五教机,各成菩提,唯取圆宗,以因果二门相摄,即别教耳。
  [案]究竟,终极、至极的意思。一切种智,见前萨婆若注。
  [勘文]六十毕严(一)[注:“六十毕严”,即六十卷本严经。]三十七云(性起品);“佛字,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菩提。此菩萨摩诃萨知见解一切义,灭除疑惑(二)[注:(二)“惑”,原作“或”,今改。],不成等觉,无相、无行、无退、无量、无过、无缚、无脱、远离二过知。”探玄记第十六云:“第七明性起菩提,……于中略作五门,一、释名,菩提,此云觉,谓大智开悟,故以为名。旧云道者,非也。二、体性,摄论云:‘二智二断为菩提体’若依此经,通一切法,如文知之。三、种类有五,一菩提有二,谓性净菩提及修成菩提。出大品经。二有三菩提,一声开菩提,二缘觉菩提。出十地论。三有五菩提,一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亦出大品经。解云,五中初一是十住初位,二是三贤位,三是初地见道。四修满,五是佛果究竟道。四有十菩提,如离世间品说。五通一切法。经云,一切法即菩提等。解云,三菩提约初教,二五约终教,一切法就顿教,十种据圆教,通即可知。第四业用者,谓缘二谛断二障,证二空起二智,印羣机现万像,具十身十方,周于毛端微尘等处,通因及果,业用无缘,如此文中具足,五、释文者,……亦以十门明菩提体性,一觉解为性,言一切处(三)[注:(三)“处”,一作“义”。]者,真俗境义也。二断障为性,灭除疑惑者,断二章也。三证理为性,谓证离能所,故云不二等。四别举离所取相,故云无相。五离能取见,故云无行。六令此相见永不再起,故云无退。又释四当体离相,五性不迁流,六随流不变。七具多功德,故云无量。八尽于未来,故云无边。九性净为性,谓在缠无缚,出障无脱。十中道为性,故云离二边。上来亦是内证平等。”
  [显钞]先梵汉对释有二义,一道,二觉也。问:云道云觉,在何差别?答:道者,所行道路也。觉者,能行智也。文有三句,从眼看师子,至故名为道者,释所行道。从解无始已来,至故名为觉者,释能行智,从毕毕下,双释结属菩提。初中言眼看师子之时等者,谓离金性无师子相故,更不待怀(一)师子相,本来是金也。一切有为法,自性寂灭,非别治道起断怀(二)之后令寂灭故,云更不须待怀(三),[注:(一)(二)(三)“怀”,应为“坏”,形似而误。]本来寂灭。即上句简对治灭下句显自性灭也。法譬合说者,能见眼是智也。所见师子是有为法也。金即理也。言离诸取舍者,遮有为无为二执失,显一体得。若约譬喻者,离取金舍师子失,即一体故。若约法说者,离取无为舍有为失,即一体故。如说有为法实相名无为,又如说色即是空等,情谓分别中。如此二执非一,故云诸也。一切菩萨,从此不二道,依入佛智海,故云即于此路等。言萨婆若者,此云一切智,即根本深广无边,故云海也。言故名为道者,结名一切菩萨,此不二道为所行处,故云道也。次句辨能行智,谓不知上实相,所作无始诸业,从妄执生,不顺于法,是与实相相违。是虚妄法,故云无一实体等。言故名为觉者,结谓执生死实体,如处梦念中,今知空名为觉。次句明得后得智,谓实智证知所依真理,故能依俗谛不遍知,是故具一切种智。俱得此二智,名成菩提也。二菩提,三菩提乃至十菩提等种类分别,如别说。
  [总释]这一门是讲,在观看金狮子的时候,就能看出一切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不必等待后来坏灭才算空,它本来就是寂灭的。由此众生离开对事物的报取和舍弃,循着这样的道路的前进,就会流入佛才具有的一切种智的海洋,所以叫做道。这也就是了解从无开端的无限时间以来,所有违反事理的妄见,原来都不是真实的,这称为觉。由此达到终极而具有佛的广大无边、圆融无碍、了知一切道法的智慧,叫做成佛就菩提智慧。这一门是宣扬,众生如果悟知原来把现象世界的一切事物执为实有,而实际上本来就是空的,所谓“更不待坏,本来寂灭”,那就如大梦已醒,悟知原来梦中所有现象本来不实。法藏在华严义海百门中说:“了梦幻者,谓尘相生起,迷心为有,观察即虚犹如幻人。亦如夜梦,觉已皆无。今了虚无,名不可得,相不可得,一切都不可得,是为尘觉悟,空无所有。”(修学严成门第七)又说:“迷者,谓尘相有所从来,而复生灭,是迷;今了尘相无体,是悟。迷本无从来,悟亦无所去。何以故?以妄心为有,本无体故。如绳上蛇,本无众来,亦无所去,何以故?蛇是妄心横计为有,本无体。故若计有来处去处,还是迷;了无来去,是悟。然悟之与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净心,后有无明。此非两物,不可两解。但了无妄,即为净心,终无先净心而后无明,知之。”(决择成就门第十)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又说:“如人迷,故谓东为西,乃即悟已,西即是东,更无别东而可入也。众生迷,故谓妄可舍,谓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无别真而可入也。”众生在梦中执梦中现象为实,这是迷,是颠倒;醒来后知道是梦中现象,本来无实。所谓迷,所谓颠倒,就是梦实,有了这种悟解,进入这种境界,也就成就菩提智慧了。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