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22:53
评论

您正在阅读:《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

附录七、三祖贤首国师

  三祖讳法藏,字贤首,帝锡别号国一法师。俗姓康氏,其先康居国人,高、曾相继为彼国相。祖自康居来朝,占风圣代。考讳谧,太宗赠左侍中。弟讳宝藏,为中宗朝议郎,行统万监。
  一、师托胎时,母氏梦吞日光而孕,当贞观十七年十一月初二日生也。
  二、及生而慕无上,至显庆三年,十六岁时,炼一指于岐州法门寺舍利塔前,作法供养,誓悟佛乘。
  三、次年志锐择师,遂辞亲,求法于太白山,阅方等诸典。
  四、后闻慈亲不悦,归奉庭闱,绵历岁月,能竭其力。时俨和尚于华讲大经,师礼为弟子,深入无尽。
  五、总章元年,二十六岁时,往释迦弥多罗尊者所,请受菩萨戒。众告曰:“是居士能诵华严,兼讲梵纲。”尊者惊叹曰:“但持净行一品,已得菩萨大戒,况义解耶?”
  六、咸亨元年,师二十八岁,属荣国夫人杨氏奄归,武后广树福田,舍宅为太原寺。成、尘诸大德,受俨和尚顾托者,连状荐举,由是奉勅削染于太原道场,仍诏为住持。
  七、上元无年,有旨命京城十大德为师授满分戒,赐号贤首。(即署字为号也。)复诏师于太原寺讲华严。端午节,天后遣使送衣五事。
  八、调露元年五月间,雍州万年悬何容师,嗜食鸡子无算,暴死。同七百人入镬汤狱。附信返魂者,令第四子行证,恳求师赎罪。师令诵写华严经,至永隆元年八月写就庄严,请僧斋忏,会众乃见何容师第七百鬼徒到席礼谢。
  九、师于晋译每欢缺而不全,是年日照三藏赍梵本至京,高宗诏于魏国西寺,翻译经论,师往就问之。照曰:一晋第八会文,亦来至此。”遂与三藏对校,果获善财求天主光等十善友文。乃请译补缺,就于西太原寺译出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弥勒菩萨前,中间天光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依此六十卷本为定。
  十、寻奉纶旨,与日照三藏及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基法师等,同译密严等经、显识等论十有余部,合二十四卷。复礼法师润文,慧智法师度语。
  十一、永淳元年四月间,雍州长安县郭神亮者,修净行,暴终。诸天引至兜率内院,礼敬慈氏。有一菩萨谓曰:“何不受持华严?”亮以无人讲解为辞。曰:“现有贤首菩萨弘扬,何得言无?”
  十二、文明元年,师与日照三藏在西太原寺翻经暇,躬亲问曰:“西域古德于一代圣教,判权实否?答曰:“近代天竺有二论师,一名戒贤,远承慈氏、无著,近踵护法、难陀,立法相宗;二称智光,远宗文殊、龙胜,近禀青目、清辨,立法性宗,自是判教疑决。”
  十三、时成、尘二德问:“京兆有王明斡,死入地狱。地藏菩萨教诵偈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入见阎王,王闻之,放免。三日后方苏,向空观寺僧定法师说之,然不知有出否?”师答曰:“此乃华严第四夜会中偈。”检之,果是十行颂也。
  十四、垂拱二年,师于慈恩寺讲杂华。
  十五、永昌元年二月四日遇于阗三藏因陀罗般若于神都魏国东寺,告以沙弥般若弥伽薄昇天诵华严,能破修罗阵事。
  十六、天授元年,观亲于夏州。郡牧邑宰,靡不郊迎。  
  十七、天授二年,曹州(一)[注:(一)“曹州”,原作“曾州”,据崔致远唐大荐福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改。]牧宰,迎请大经,因论邪正。会中有左道者不信佛法,口发恶言,身面忽疱,眉须尽烂,遽来求忏。师诚劝曰:“此犹华报耳,汝当礼敬三宝,虔唪华严百徧,罪可灭矣。”读经未半,形质如旧。
  十八、长寿年间,师于华讲百千经,有光明瑞从口出,须臾成盖,众所具载。
  十九、延载元年,讲至十地品,天华四散,五灵凝空,崇朝不辍,香彩射人。
  二十、证圣元年三月,诏于东都大徧空寺,同实叉难陀再译华严,弘景、圆测、神英、法宝诸德共译,复礼缀文,师为笔受。译堂前陆地开百叶莲华,众睹祯祥,競加精练。太后时幸其寺,亲受笔削,施供食馔,次移佛授记寺译。
  二十一、登封元年,诏师于太原寺讲大经。
  二十二、神功元年,边寇拒命,出师讨之。特诏师依经咒法,遏除寇虐浴更衣,建立十一面观音像,准神咒经,行道始数日,蒯城之外,将士闻天鼓之声,良乡县中,贼众睹音之像,月捷以闻,优诏慰劳。
  二十三、圣历二年十月八日译毕,佛授记寺诸大德请师开演,勅令十五日启讲,至腊月十二晚讲华藏世界海震动之文,讲堂及寺宇忽然震吼,道俗数千,欢未曾有。难陀三藏并当寺龙象具表奏闻。十九日御批下云:“历敷演微言,弘扬秘赜。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而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文耳;岂朕庸虚,敢当瑞应!”
  二十四日、新译唐经,虽增现相、普贤、世界、华藏、十定诸品,却脱日照三藏所补文殊按善财文。师以新旧两经对勘梵本,将日照补者安喜学脱处,遂得文续义连。今之所传,即第四本。(一、晋译本,二、日照补、三、喜学译,四、贤首补,今现行者。)
  二十五日、久视元年五月五日,诏于东都三阳宫,与实叉三藏同译入楞伽经。
  二十六、长安二年,于西京清禅寺,与实叉译授记经。
  二十七、时礼部荥阳郑公,持心经数千万徧,再三请解,师为著般若略疏。
  二十八、长安三年,诏与义净三藏等梵十四人,共译金光明最胜王经等二十一部,一百十五卷,师为证译。
  二十九、长安四年冬杪,勅众僧于内道场建华严法会。有双浮图放五色光,现于冰内。师亲见之,指呈众德。
  三十、时天后召师于长生殿,问六相十玄之旨,师指殿隅金师子为喻晓之。至一一毛头,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头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如是重重无尽。后乃豁然,随贡金师子章一篇。
  三十一、因对扬,言及岐州舍利是阿育王灵迹,特命凤阁侍郎崔玄喡,与师偕往法门寺迎之。时师为大崇福寺主,遂与应大德、纲律师等十人,俱至塔所,行道七昼夜,然后启之。舍利于掌上腾光,随人福善,感见天殊。腊月除日,至西京崇福寺中,正月十一达东都洛阳城下。凡离瑞光者七,抱戴者再。
  三十二、神龙元年,诏与尔陀山译无垢净光陀罗尼经。
  三十三、其年张易之判逆,因师内弘法力,外赞皇猷,及除凶徒已后,赐以鸿胪卿职,固辞固受。遂秦请与弟子朝议郎行统万监康宝藏,归里养亲。中宗降勅褒之。
  三十四、冬十一月朔旦,勅令写师真仪,御制赞四章。
  三十五、神龙二年,诏与菩提流支就于西崇福寺译宝积经,命为证义。
  三十六、景龙二年,中夏悯雨,勅师集百法师于荐福寺,以法祷之。近七朝,遽致滂沱。诏曰:“敷百座以祈恩,未一旬而获应,师等精诚,均沾法液。”七月复旱,感验如初。勅曰:“慈云演荫,法雨舍滋师等熏修,遽蒙照感。”
  三十七、帅是中宗礼为菩萨戒师,赐号国一。
  三十八、师因万乘师心,八紘延首,遂秦请于两都及吴、越、清凉山五处起寺,均榜华严之号,仍写三藏,并诸家章疏贮之。于是乎像图七处,数越万家。故人于师皆不称讳,而以大乘法师、华严和尚名焉。
  三十九、后又召师入内,同义净三藏译七佛、药师等经。
  四十、景云元年,诏与菩提流支译宝积经,帝亦亲躬笔受。
  四十一、景云二年,冬不雪,召师入禁中问之。师曰:“有经名随求即处大自在陀罗尼,若结坛作法,写是咒语,投于龙湫,应时必获。”诏可其请。遽可其请。遽可其谓。遽往蓝田山悟真寺龙池所作法,未旬大雪。表奏上闻,制报曰:“勅华严师,启请祈恩,三宝流慈,两度降雪。精诚上感,遂乃盈尽。虑不周洽,且未须出。”乃六出徧四方,复降诏曰:“勅华严师,法体如何?焚香纔毕,旋降如来演贶,实由敬恳诚切。”
  四十二、太极元年七月,慧星现,睿宗诏华严和尚为菩萨戒师,受心地戒。遂传位,改号先天元年。脱屣忘机,褰衣养德。
  四十三、是年十一月初二日,太上皇以师寿诞,锡衣财暨食味。诰曰:“勅华严师,欣承载诞之祥,喜遇高禖之庆。乘兹令日,用表单心,故秦汤饼。愿寿等恒沙,年同劫石,别赐绢二千匹,俾瞻福所须。”
  四十四、和尚虽为五帝门师(高、中、睿、玄、武后也。)王臣并皆礼事,然犹粪扫其衣,禅悦其食,惟以戒忍自守,统法利生为务。前后讲华严经三十余篇。问有不了无尽兴界重重纲义者,又为设巧方便,取镜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余,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然一灯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重重无尽之旨。
  四十五、由此轮下从学如云,莫能悉数。铮铮悉数。铮铮嗣法者,曰宏观、文超、东都华严寺智光、荷思寺宗一、静法寺慧苑、经行寺慧英。
  四十六、其著疏约百余卷,晋译华严经探玄记四十卷、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指归一卷、纲目一卷、玄义章一卷、策林一卷、华严三昧观一卷、华藏世界观一卷、妄尽还源观一卷,翻译晋经梵语一卷、唐译新经音义一卷、华严佛菩萨名五卷、华严感应传五卷、楞伽经疏七卷、密严经疏三卷、梵纲经三卷、法华经疏七卷、起信论疏三卷、别记一卷、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二卷、法界无差别论义疏一卷、三宝别行记一卷、流转章一卷、法界缘起章一卷、圆音章、法身章、十世章共一卷,晚述新经略疏共十二卷。
  四十七、和尚预知时至,解到唐释第六行文,遂越次释十定品,仅了九定,便辞帝别众:于西京大荐福寺吉祥而逝,属先天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也。世寿七十岁,僧腊四十三。帝听若惊,圣闻如失。越五日,赐诰赙,赠鸿胪卿,绢一千二百匹,葬事准僧例,余皆官供。
  四十八、以其月二十四日葬于神禾原华严寺内,勅谥贤首。(即依署谥号。)送葬之仪,皆用追宠典宠国三品格式,礼也。门人请秘书少监阎朝隐撰碑文,概表行迹。若欲详览,具如西京华严寺千里法师别录,与海东法师光严记,翰林侍讲崔致远傅明。
  (录自清钱塘慈云沙门续法缉:法界宗五祖略记。据金陵刻经处本。)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