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8
20:0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无量寿经第三次宣经 》

第六卷

  请掀开讲义,第十四面,第一行,藕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藕益大师,是明朝末年人,圆寂在清朝,所以我们在他的着作当中,有时候看到明藕益,有些地方看到是清藕益,其实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这一位大德,在净宗实实在在是稀有,净宗历代祖师当中,用现代的话来说,知名度最高的啊,就是慧远,这初祖,善导、莲池、藕益,这个四位,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物。藕益大师给弭陀经作了个注解,叫要解,莲池大师的注解叫疏钞,疏钞,实实在在是博大精深,这个要解也确实名副其实,是弭陀经的精要,言简义赅,近代,我们净土宗印光大师,对於要解的赞叹,即使古佛再来,为弭陀经作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实在是,赞叹到极处了。那麽我们晓得,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这个注解这样的赞叹,那麽藕益大师是什麽人呢?藕益大师的身分没有露出来,但是大势至菩萨这样赞叹啊!那藕益要不是阿弭陀佛再来,也必定是观世音菩萨,否则的话,担不起大势至菩萨如此的赞叹。那麽这些大德,在我们中国出现,实实在在,中国人的福报啊!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地区,确实没有中国人的福分,这一段话呢,就是要解里面所说的,非常重要,信愿行,古德称为净土的三资粮,资粮是过去古代,出门旅行,必须具备的条件,资是资财,从前带一点银子,带一点钱财,出门的时候,还要带粮食,要带乾粮,因为古时候饭店没有这麽多,吃东西没有这麽方便,旅行要自己带乾粮,那麽这种情形,年岁大一点的人,应该都还能记得,我这个年龄,这个小时候在大陆,我们那个时候是逃难啊,跟日本人打仗,我们逃难的时候自己要带乾粮,那麽这叫资粮,就是你出外旅行,必须要具备的条件,那麽取这个意思呢,是说我们要发心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要具备那些条件,这个条件是必须要具备的,决定不能够缺少的,那麽他告诉我们要有三个条件,信、愿、持名,要有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都是佛在弭陀经上所讲的,藕益大师的要解,在经的三分之中,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都用信愿行来标示,不仅是正宗分里头讲信愿行啊,序跟流通分里头亦复如是,这才看出来,这三个条件,确确实实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缺一不可。一经要旨啊,要是最重要的,旨就是修行的方法、宗旨。信愿是慧行,有许多人,对於净宗没有深入的研究,往往批评念佛人没智慧,念佛人好像不学般若、没智慧,因为经上讲了一心不乱呢,可能有一点定,没慧,这都是对净宗没有研究,如果要没有真智慧,他怎麽肯相信呢?他怎麽肯发愿?所以信愿是智慧啊!怎麽晓得信愿是智慧,而且信愿是大智慧,可以说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小智慧的人还不行,我们看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这有智慧了,他们遇到这个法门,还未必能相信,未必肯发愿往生,那我们看看大菩萨,文殊普贤,华藏会上的等觉菩萨,听到这个法门呢,立刻就相信,就发愿求生。这个是大菩萨,做出榜样来
  给我们看啊,藕益大师说这是智慧啊,没错啊,持名,是在事上的修行,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执持名号啊,这是小本弭陀经里面所提倡的,执持名号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人不会,没有一个人不能,这就说明,这个法门啊人人能修,人人得度啊,底下这两句话,就说得太好了,得生与否,就是西方世界你能不能往生,你去得成,还是去不成,关键呢,就在信跟愿,如果你真相信,你有强烈求生的愿望,那你就决定得生,这一句话,跟佛在大经里面为我们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位想想,相应不相应呢?一切法从心想生,我就想到极乐世界,就想见阿弭陀佛,那就去了,相应啊,就决定得生。所以这个愿是关键啊,当然愿一定要有信,那没有信他怎麽会有愿呢,有信一定有愿,有愿一定有信,这是往生的关键。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告诉我们,那个世界有四土九品,品位的高下呢,全在持名之深浅,深浅是讲功夫啊!没有说持名之多少啊!没讲这个,所以一天念十句阿弭陀佛,跟一天念十万声阿弭陀佛,没什麽两样,不在乎多少,而在乎功夫的深浅,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
  什麽样的功夫叫深?这一句佛号,把烦恼念掉了,无明也破了,那这个功夫就深了。如果说无明没破,烦恼也没断,这个功夫就浅了。烦恼虽然没断,但是我这一句佛号,能把烦恼控制住,不叫烦恼起作用,这就能往生。我们常讲业障啊!这一句佛号能把业障控制住,叫业障不起作用,不障碍我们,那就能顺顺利利去往生,这非常要紧啊!我们这一句佛号,确确实实要把烦恼控制住。
  因此早晚课诵、念佛,是提醒自己,念兹在兹啊,心里面常常念阿弭陀佛,念西方世界依正庄严。
  怎样叫功夫?我们是凡夫,是凡夫就有烦恼,就有妄想,烦恼跟妄想就叫作业障。这个东西一起来,妄想一起来,烦恼一起来,阿弭陀佛,就把这个烦恼压住了,妄想烦恼,烦恼就是贪 痴慢啊,这个念头啊,那是烦恼啊,这个念头一起来,立刻佛号就提起来了,就把烦恼打掉了,不要叫烦恼继续增长,这就叫功夫。古德常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想烦想是念头啊!念头起来不怕,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它当然会起的,不可能说没有这个妄念的,妄念起来不怕,怕的是什麽呢?你那个佛号啊,提起太慢了,怕这个,这个妄想打了半天了,这才想到念佛,这个不行,那个功夫就很差劲了,这妄想才冒出来,第二个念头,就阿弭陀佛了。这个叫会用功,这个人叫会念佛。没有烦恼的时候呢可以不念佛,有烦恼的时候一定要念佛,把这个烦恼打掉,把妄想打掉。所以这功夫浅深啊,是在这个地方看。浅深,在经里面,也跟我们分了三个等级,对浅深的等级。当然了,这是大分,不能细分,细分呢,那这个等级是无量的等级,不只三个,这三个就是我们常讲的,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
  理一心不乱呢是破无明,那个,那个位次就高了,将来往生,生西方世界实报庄严土。事一心不乱呢,这是次一等,烦恼断了,无明没破,烦恼断了,生西方世界方便有馀土,功夫成片呢,这是最浅的,烦恼没断,但是啊它那个佛号管用,能把烦恼伏住,有这个力量,这叫功夫成片,就是确确实实能把烦恼伏住,这叫带业往生啊,生凡圣同居土,功夫浅的。但是诸位一定要记住,最低限度,也要把烦恼妄想啊,要伏住,这才能得生,才能往生。
  那麽总而言之,我们首先,要把这两个世界认识清楚,我们现在住的娑婆世界,佛给我们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两个世界里面的状况要搞清楚、要搞明白。因为,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对这个世界放不下,有留恋放不下,那个世界没搞清楚啊!佛虽然说得好,没见到。去的这个愿望啊,不深,不恳切。所以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知道那个世界的确比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殊胜,不止殊胜一倍两倍,说实在的话,不止殊胜千倍万倍,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法子跟那个世界相比的。
  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来说,我们这个世界生活很辛苦,你看大家,为衣食住行,天天在奔波。西方极乐世界,衣食自然,不须要经营的。我们这个世间,能力非常非常有限。亲戚朋友在远方,不要说太远吧,在美国吧,我们坐飞机要坐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这很辛苦啊,娑婆世界那边的人,他们的亲戚朋友,在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国土,他们想去看他,念头才一动,身体已经到了,你看这多方便。他有神通啊,他有能力啊。
  我们这里不能分身啊,很辛苦啊,他那个世界每一个人,都跟诸佛如来一样,能够化身百千万亿,十方世界,有众生念他,他就能够分身去。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个众生,无论在那个地方,心里一想,想他,他就能够化身去。有这样的能力啊,我们这个世界,怎麽能跟他相比啊。
  真的搞清楚了,搞明白了,那你就一定是非去不可了,什麽力量啊,都阻挡不住啊。你真的清楚了,真的明白了,唯有到西方世界,我们才能解决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确确实实能得大自在,真正能够得到事事无碍,事事如意。那麽要怎样去呢?就必须要具足深信、切愿、一心持名,我们这个世界,在念佛堂里面,主七师常讲啊,常常教导我们,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里头没有挂碍,没有留恋,心里面只有一个念头,念阿弭陀佛,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那就对了,这才是真正修净土的人。
  故慧行为先导,慧在前面引导我们,信愿在行导啊。行行为正修,一心持名是这一个法门的正修,末後这一句是比喻,信愿好比是眼睛,我们眼睛看路啊,没有看错啊,持名呢?就好像是走路啊,一定能够达到。这是把这个修学的方法告诉我们,藕益大师说的话不多,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又曰: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这一句话也是非常重要,正是为我们注解无量寿经上讲的修行纲领。我们在三辈往生章里面见到,上辈、中辈、下辈,讲到修行的纲领,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前面这个信愿持名,是一向专念,解释一向专念。这几句话就是解释了发菩提心的。
  什麽叫发菩提心?实实在在,藕益大师以前,没有人这样讲过,经本、典籍里面,也没有看到啊这个说法。这一般讲到菩提心,要依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呢,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依起信论里面的说法呢,直心、深心、大悲心。再要详细跟我们解释,我们愈听愈糊涂。听都听不清楚,这菩提心怎麽个发法呢?菩提心要不发,不能往生啊,为什麽呢?西方世界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没有菩提心怎麽能作菩萨呢?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他的地位,圆教初信位的普贤菩萨,这个地位都很高啊,下下品往生,那地位都了不起,当然要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怎麽能成菩萨,这个的确是我们迷惑。藕益大师这个一解释,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菩提心不难啊,而且想一想他老人家讲的话呢,愈想愈有道理,真的不但是菩提心,而且是真实究竟圆满的菩提心,深信发愿,前面讲这是慧行啊,菩提心是智慧啊,没有智慧就不是菩提心了。
  对於这个法门深信不疑,释迦牟尼佛能给我们说假话吗?能欺骗我们吗?不可能的啊!佛在金刚经里面,说得多清楚啊,如来,真语者,真就不假了,如来是真语啊,实语者,实就不虚啊,如语者,如是佛所说的,决定跟事实真相啊,完全相符,说到不增不减,这就叫如。实在讲,就是老实话啦,不诳语、不妄语,决定不欺骗人啊!
  我们对於佛的话,要深信不疑,何况这个法门,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的,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说法。我们在弭陀经看到,佛给我们说明了後面六方佛的赞叹,这个赞叹就是为释迦牟尼佛作证明,他们对一切众生说法,介绍净土法门,跟释迦牟尼佛讲的,一模一样。所以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共同弘扬的。劝导众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愿望,这真正不可思议啊!所以我们深信发愿,就得到一切诸佛如来愿力的加持。诸佛护念啊,其他法门里面说诸佛护念,不见得是真的。这一个法门,诸佛护念,完全是真实的,这个就是无上的菩提心,我们想想,这个人真的发心,想到极乐世界,想见阿弭陀佛,到了极乐世界,大小本经里头都跟我们讲啊,连四十八愿里面,也说得很清楚,生到西方世界,就是阿 跋致菩萨。无量寿经上称为阿惟越致菩萨,这是翻译的,那个音稍微有一点差别,是一个意思。这就是古德给我们讲的,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最低的地位,都是圆教七地、八地啊,这个地位太高太高了。我们刚才讲,我们带业往生,生下下品,实际上我们的地位,只是圆教初信位啊,那是真的啊,但是我们表现的神通、道力、智慧,跟八地菩萨一样。
  这不是自己修的啊,这个能力从那来的呢?阿弭陀佛本愿加持的,不是自己的,是阿弭陀佛本愿加持的,自己的地位,实实在在呢,是圆教初信、二信的地位,那是真的,但是佛力一加持,使我们的智慧、能力,这个一下就提升到八地菩萨,这个是所有一切诸佛世界里头没有的,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它真的难信。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到西方世界都变成了可能,都变成事实。所以合信愿,合这个深信切愿,这个深信切愿我刚才讲了,一定要对於净宗真正的认识,深刻的认识,我们的信愿才能发得出。的为净土指南啊,的的确确是净土的指南,这就跟前面讲的先导是一个意思,在前面引导啊!欲深信切愿,而执持名号,那就是古人所讲的啊,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今天念佛为什麽不相应呢?我们的信跟愿啊不足,如果是真信切愿,你这个念佛,声声佛号都相应,这是真信。
  大本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藕益大师要解里头说的话,大本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里面,都说发菩提心,跟这个意思是一样的。
  故今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今天我们所讲的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净宗经典里面,称为大本。而无量寿经,佛,明白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是无量寿经修行的纲领,这个宗旨就是纲领啊。
  正是遵奉莲池诸祖之垂教也。实在跟莲池、藕益大师他们的教诲完全相应。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底下引用观经。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就是观经上讲的菩提心。菩提心包括下面的三心,这我们常讲一心称念,怎麽会跑出三心呢?此地这个三心,跟那个三心二意不一样,三心二意决定是障碍。这个三心就是一心,至诚心是体,是心之体啊,真诚啊,深心跟回向发愿心,是用,有体有用。用为什麽有两个呢?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我们存心,用什麽心对自己,用什麽心对别人,这讲作用。我们儒家,讲这个心啊,体用啊,他也讲体也讲用,用他只讲一个,作用只讲一个。佛法里面作用讲两个,有自有他。这个比儒家讲的详细。儒家在大学里面说过,诚意正心,诚意是体,至诚心。正心是作用。对自对他,他没有分,只说了一个正心,佛法里面讲得详细,所以我们念佛,我们想往生,希望这一生当中,真的能往生,那麽我们用心呢,就不能用妄心,要用真心,用真诚心,我们的愿望才能达到。千万不要以为,我对佛菩萨真诚,对别的人,他骗我,我也骗他,这样能不能往生呢?不能往生。一真诚,一切真诚。别人骗我,啊呀给他骗几次有什麽关系,没关系嘛。他搞六道轮回,我要到极乐世界啊。用妄心是搞六道轮回。用真心是到极乐世界。这问问你,你是愿意搞轮回,还是愿意到极乐世界?愿意到极乐世界,一片真诚,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要用真诚心,这很要紧啊。我们常常听人家讲,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一万个念佛的人,只有二、三个往生,什麽原因呢?虽然念佛,还是用的虚情假意,那能不能往生呢?那二、三个往生的,就是完全用真心的,原因在此地啊!
  我们要晓得啊,深心是自受用,深心是什麽意思呢?好善好德,什麽是善?什麽是德?要搞清楚啊!信愿持名是善啊!这是至善啊!儒家讲止於至善啊!往生不退成佛是德啊,好善好德,这是我们世间人常讲,自爱啊,自己知道珍重啊,这就是这个意思。知道什麽是善,什麽是德,世间的善与德,我们不要,出世间的善与德,我们也不要,专要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就没错了,因为西方世界,善德是究竟圆满的。
  回向发愿心,这是对人。对人对事对物,对外面的,我们要用这个心,回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我自己不要享受,我的功德给一切众生共同去享受,这是回向,怎样供养一切众生呢?让一切众生享受呢?你也要懂得善跟德,你要懂得这个啊,我们自己求的是究竟圆满的善德啊,我们供养众生的也不例外,也要把最好的善德,供养给大众啊!这样回向发愿就对了,同样呢,我们也晓得怎样去做了。我们今天对一切众生的供养,无量寿经啊、阿弭陀经啊,这是无价之宝啊!世间人呢有传家之宝,不见得是真的宝,这个经典,是如来唯一的真传,是诸佛真传之宝啊。你得到了,可以永脱轮回啊,了生死成佛道啊。你得到其他大乘经典,你一生未必能成就,你得到这个经典的时候,除非你不肯干,你要肯干的话,你这一生决定成佛,这是真宝啊,不是假的啊。我们今天发愿回向,要拿出具体的行动出来,不是说,在佛菩萨面前,把那个回向偈子念几遍,有口无心,那不叫回向啊,回向要拿出行动出来啊,我说到做到,我口里说没有去做,这个说得不好听的话,骗佛菩萨啦,骗自己,就自欺欺人,自欺欺人还能到极乐世界啊?没这个道理啊!你念这个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你报了没有?你拿什麽去报?下济三途苦,你拿什麽去济?会念没有行动,根本就没有去做,所以这个回向偈念得都落空啊,真正报恩,要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真的要下济三途苦,三途在那里?你把眼睛睁大一些,你那看看你周边这些众生,有不少是三途,为什麽呢?贪心重的饿鬼, 恚心重的地狱,愚痴心重的畜生,这些人转眼之间,就要入三途了,你怎麽样去救他呢?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下济三途苦啊,真做了。
  现在在台湾,我们真正肯做,容易啊!不难啊!古时候人想做,没有助缘,想做做不到,台湾这个助缘太多了,印刷术太便宜了,这一本无量寿经,印得这麽样的精美,台币才二十几块钱啊,我每天去买菜吃东西,省个二十几块钱,就一部无量寿经了,一年至少你就会省出三百六十部了,十个人就三千六百部,一百个人就三万六千部啊,度多少人啊!我们要拿出行动出来啊,光空口说白话不算数的啊。我们印了很多书,在全世界到处赠送,送去了还怕他不识货啊,那怎麽办呢?我还要到处去,去给他讲解介绍说明这是宝贝,他明了了就真干了,这辛辛苦苦到处跑是干什麽?去介绍啊,去说明啊,讲经就是开说明会啊,教他认识这个宝贝啊,毕竟我们的能力还是有限,时间有限,许许多多地方,我们还达不到的,没有法子去的,那现在有录音带,有录影带,真的流通全世界了。利用这个工具,帮助说明,这是我们发愿回向真正落实了,这不是空的了。所以诸位要晓得,我们报恩济苦啊,就是传法利生,这个是第一善、第一功德。
  知三心者必得往生,一个人能够存这样的心,决定得生,这个必生,语气非常肯定,所以在今天这个大时代当中,灾难很多啊,这个灾难不是局部的,整个地球,无论那个地方都有灾难,我们要觉悟,要认识清楚,要存好心,这三心是好心啊。要做好事,念佛,劝人念佛是好事啊,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存好心,做好事,都要落实在此地,没有比这个更好,全心全力去做,我们现前得到身心安乐,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 ,邪门外道,妖魔鬼怪,自然离开你,你也不须要得罪他,自然离开你,佛护念,善神保 ,存好心做好事。
  菩提心义云:『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於此』。这一段是为我们说明,菩提心在整个佛法里面,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观经三福,第三条第一句,就是发菩提心,佛又告诉我们,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个净业正因就是此地讲的成佛之本,这两句话意思完全相同,菩提心是成佛之本。那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所以西方世界对於菩提心就非常重视,不发菩提心,决定不能生净土,我们念佛,很勤奋的念佛,每天纵然念十万声佛号,也只是跟西方世界结一个法缘,这一生不能往生,要这一生决定得生呢,一定要发菩提心。大事因缘,这个大事,生死大事,了生死是大事,成佛是大事,了生死成佛道,那个因缘莫过於此啊,没有超过这一椿事情的,这一椿事情就是了生死成佛道的因缘。你就想到真正是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
  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这是菩提心论上,有这麽一段开示,菩提心是圆满的觉心。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悟。菩提心就是完全觉悟的心,他不迷了,真的觉悟了,也就是说,把事实真相都搞清楚了,都搞明白了,这个心就叫作菩提心。
  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一切诸佛无量无边的功德法,都是觉心里面兴起的。同样一个道理,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一切造罪业之法,都是从迷心里面兴起的,他迷了嘛,对自己迷,对自己生活环境也迷。迷惑就颠倒啊,所以他的思想是错误的,见解是错误的,行为是错误的。错误的心行,所造的结果,就是六道轮回,就是三恶道啊,变现出这麽一个境界来,迷变现出来的啊。悟了啊变现出来是佛法界、菩萨法界,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菩提心就包藏一切诸佛无量无边的功德法。
  若修证出现,菩提心确实是本有的,本来具足啊!本来具足为什麽还要说修证呢?因为现在迷了,所以要修,现在失掉了,所以要证。修证是对初学人说的,在高级佛法里面没有修证。但是我们在初学这个阶段,的确有修有证,前面我们也曾经说过,无修无证太高了,不是我们现在的事情,我们现在不要去打那个妄想,决定做不到,我们还是从有修有证,依据佛在经典上的教诲,认真的去学,依经典上讲的标准,把我们错误的见解、思想、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啊。果然修正过来了,你在境界里面的感受、享受就不一样,那叫证,证是证得啊,你所得到的享受啊,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虽然不能完全相同,逐渐逐渐接近,我们享受跟佛菩萨享受接近,这叫证啊,修证出现就是你的清净心现前了、觉心现前了,这个时候所现的那个样子啊,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不必要学习的啊,一接触就明,就通达,这就是出现,出现就是这个意思。
  则为一切导师,一切是指众生,导师是老师,这个老师不是普通的老师,这是佛啊!佛是一切众生的导师,菩萨是一切众生的阿 黎啊,佛是众生的导师啊,这个意思是说,菩提心现前了,你就可以作一切众生的导师,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现佛身就是导师,什麽时候能现佛身为众生说法呢?菩提心现前,就行了。这在果证的地位,是属於那一个层次呢?圆教初住菩萨,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菩提心现前,所以诸位同修要知道,菩提心一发,你就是圆初住的菩萨了。在别教里面讲呢,就是初地菩萨,别教是初地啊,圆教是初住啊,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发了到底是个什麽样子,我有没有发呢?大家都很关心自己,不要以为我这个菩提心已经发了,菩提心发出的时候有一个样子,有一个标准,标准啊金刚经上所说的,四相破了,我们有没有破四相?假如我们四相真破了,你自己就清清楚楚,你菩提心发出来了,你已经是圆初住的菩萨了,念佛往生,生实报庄严土,决定不是凡圣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馀土。生实报土,为什麽呢?那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不是事一心,是理一心,菩提心是理啊,理一心不乱啊,叫我们要修啊,要证啊,落实在日常修持当中,用什麽方法修呢?深信、发愿、持名,这是修。证是什麽呢?一心不乱,真正念到一心不乱,菩提心现前了,要认真要努力啊,许多同修来跟我说,念佛念了好几年了,就是没有办法啦把妄想杂念控制住,问我怎麽办?你们想想怎麽办?妄想杂念当然有,无始劫来的无明习气啊,那有念个几天佛就能念掉的?那有那麽容易啊,那麽容易不是个个都成佛了,那那里还会有凡夫呢?要知道,没那麽容易,你看佛在一般经上讲,修行人,从凡夫修成佛,要三个阿僧 劫、无量阿僧 劫,你念个两、三年就成就了,那有这个道理啊,所以一定要懂理,要知道事实真相,要继续不断的去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我们今天这个妄想杂念伏不住,是功夫太浅啊,功夫不得力,果然深信,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老实念下去,念个三年五载,功夫逐渐得力。得力的现象呢?你妄想少了,杂念少了,不可能说没有,少了,愈来愈少,这是功夫得力,要想功夫得力,要来得快一点,那麽时间超前一点,也有办法,有什麽办法呢?从今尔後,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的真实利益,不要想自己。会提前,这个功夫得力会提前,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也就是说,除了自己念佛之外,一心一意就是想如何能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这个法门,都能够明白这个法门,都能够喜欢修学这个法门,就专想这个,不要想别的,我们果然能这样想,那麽换句话说,你的心心念念与一切诸佛的大愿相应,就是与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弘愿相结合了,这个,佛力加持啊,效应就特别显着,能帮助你远离妄想执着,这个可以超前,可以这个速度加快,如果起心动念还是想自己,那就难了啊!为什麽呢?我们的心行与佛的愿力不相应,得佛力加持固然是有,不明显,这些理事我们都要明了。所以果然念到理一心,念到这个菩提心出现的时候,这经上讲的这个果报就现前了。
  若归本则是密严土。密严土是密宗的,诸位要知道念佛法门,是一切宗派都在其中,你看无量寿经里面,有不少句子是密宗的,都是密宗最精要的纲领,所以这一句阿弭陀佛,不要以为,喔,我是修净土宗,其实禅宗、密宗,全都在其中,统统都修了,自己修了还不晓得啊。果报呢,密土啊,密严土是密宗里头至高无上的果德。
  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不起於座是比喻,座是什麽呢?座是不动啊,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座是什麽,座是不动的意思,这个不动不是讲身不动,心不动,诸位要明白这个意思,心不动,决定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但是一切佛事都做得圆圆满满的,像我们常讲上供诸佛下化众生,统统做得圆圆满满的,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叫不起於座,这一切事业,自自然然的成就,圆圆满满的成就,这是佛法。凡夫要做一椿事情,都起心动念啊,都在那里策划,都在那里构想,很麻烦啊,都搞这些啊,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是不起於座的,不起心、不动念。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大家念过金刚经,金刚经上佛就很清楚的表明啊,佛没说法,如果有人说佛说法,那就谤佛啦,没说法说了四十九年,那是怎麽回事情呢?佛没有起心动念说法,佛从来没有这个念头,我来给你说几句话,没有,佛也没有事先去设计一下,去想一想我这一次到那里要跟他讲什麽话,没有,没有起心动念嘛,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所以佛说法,众生提出问题,佛是随问随答,我们凡夫听到人家问个问题,想一想怎麽答覆他,那就动了心了,动了念头了,佛答覆人从来没有考虑我要怎麽答覆他,没有,没有这个念头,随问随答,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不起於座啊,能成一切佛事,佛是觉悟,所有一切事都是觉而不迷,圆满的大觉啊。
  又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这个是赞叹菩提心,这个是一首偈,四句一首偈,这首偈说得非常之好,假如我们求佛的智慧,佛慧,这两个字的含义,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佛慧,菩萨虽然有智慧,但是不究竟不圆满,一定要到佛了,才究竟圆满,你要求佛慧,一定要通达菩提心,那麽菩提心简单扼要的说,就是观经上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刚才跟大家讲过,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我们才能够通达菩提心,菩提心现前了,肉身成佛。我们世间人常讲肉身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这首偈子完全符合他,他就是通达菩提心,所以一切法呢,他没有障碍,确确实实他说法跟佛很像,很相似,从来不考虑,从来不去设想,随问随答,这是肉身,父母所生身,肉身,速证大觉位,大觉是佛啊,佛位啊,这个地方的佛,如果广义的说,初住以上都叫佛。我们看金刚经,金刚经上所讲的诸佛,江味浓居士的注解,解释诸佛,他就是说初住到等觉都是诸佛,四十一个位次都叫作诸佛,为什麽呢?这四十一位菩萨,都能够现佛身说法,至於现什麽身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要有意思的话那就错了,那他就不是不动了,他就已经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是凡夫啊,诸位要知道啊,到法身大士跟一般人不一样的时候,已经不起心不动念了,法身大士。权教菩萨、声闻、缘觉还起心动念,譬如阿罗汉,我们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看到的,婆罗门女,光目女,向阿罗汉请教,问问他的过逝的母亲现在在什麽地方,阿罗汉一定要入定,入定就是有意啊,他要入定啊,入了定之後再出定,他才能跟他讲,如果要是证得菩提心了,菩提心现前了,不须要入定,你只要一说,他已经看清楚了,他立刻就告诉你,不须要入定啊,没有出入啊,那才叫不起於座,是这麽个意思,所以说是声闻、缘觉、权教菩萨没有这个能力,法身大士啊有这个能力。所以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这个大觉位不见得是圆满佛,但是最低限度是圆初住、别初地以上的位次,这个叫大觉位,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等待我们十二月六号回来,我们再继续跟同修们,来详细的研讨这一部大经。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