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8
20:08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无量寿经第三次宣经 》

第十九卷

  请掀开讲义第三十四面第五行,我们看经题第二个字「说」,「说」是悦也,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愿,今众生机熟,堪受净土大法,究竟解脱,故今乐说,以畅本怀。经题前面这两个字,它的含义可以说是无限的深广,跟一般大小乘经上所冠上的佛说两个字,意思跟境界都不相同,唯有此经是究竟圆满。
  那麽前面跟诸位说过,这个地方的「佛」,不仅仅是指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那麽其它经里面经题上有佛说,都是指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唯独净土三经,无量寿经、阿弭陀经、观无量寿经,这三部经经题上的佛说,是一切诸佛所说,所以这个是跟通常经题的意思不一样,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说,所有一切诸佛都说。
  那麽「说」呢?是欢喜的意思、喜悦。这个悦跟乐不一样,这个「悦」是从内心里面生起的;乐是从外面境界、称心如意的境界觉得很快乐,境界离开了,乐就没有了。所以「乐」是从外面来的;「悦」是从内发的,所以它的意思不一样。悦所怀也。佛心里面非常欢喜,欢喜的是什麽事情呢?佛唯一「度生」为愿。佛的事业没有别的,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就是佛的事业,成了佛,成佛干什麽?成佛就是干这椿事情。可是众生根性不同,缘分也不一样,佛是有智慧有能力帮助众生,众生能不能接受呢?是不是这个根器?缘有没有成熟呢?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
  所以,佛为众生说法,我们常常在经上看到,有所谓三乘说法、五乘说法,那麽这些说法的方式,就是因为众生根性、机缘都没有成熟,所以要长时期去培养他、去薰陶他,但是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业不是一生造的,生生世世、无始以来,佛虽然非常热心的教导,希望众生早一天能够脱离苦海!奈何众生业力很重,往往被业力牵着走了,不学了;像一个好老师教学,学生逃课,不肯接受教导。
  因此,凡夫成佛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常常听经上讲,三大阿僧 劫、无量劫,为什麽要这麽长的时间,这里面包括逃课的时间。哎!如果乖乖的上学、不逃课啊!要不了这麽长的时间;众生脱逃,一逃时间就很长,甚至於多少劫都回不来,真的是佛在经上常讲「可怜愍者」,真可怜哪!佛虽然悯念,但是也无可奈何,也帮不上忙。
  所以,佛看什麽样的根性,什麽样的机缘,给他说什麽程度的法门。今天这一个法门,那就不同,这个法门在世尊就是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法门当中,这是第一法门,这个法门给谁说的呢?众生机熟。注意这个「熟」,成熟了。什麽机呢?做佛的机会、成佛的机会,成熟了!你想想看,这个多稀有,这个多难得。一切经论,教你来生得人身,不舍人身,教你来生比这一生更幸福、更美满,这个佛法叫「人乘佛法」。教你来生,升天堂、享天福,这是「天乘佛法」。
  如果你更聪明、智慧更高、机缘愈胜,你不想在六道里面搞轮回,佛给你讲四谛法、讲十二因缘法,超越六道轮回,这个叫「小乘」、「中乘」。更能发大心,我自己解脱,我还想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佛教给你六度法,那是大乘菩萨法,这些都不究竟,都不圆满哪!唯独这个法门圆满,这个法门是教你成佛的,所以是至高无上的法门,那佛怎麽不欢喜呢?当然这些众生也不是一天成熟的,世出世间法没有偶然的事情,这个诸位要晓得。
  佛在本经告诉我们,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我们的机缘成熟,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薰修,这一生才能成熟;如果不是多生多劫的薰修,不可能!经上讲得很好,举出阿 王子与五百长者的例子来告诉我们,他们那一帮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诸位想想,一尊佛出世就算三个阿僧 劫,四百亿你想想看,那多长的时间,这样长时间的薰修,他的缘还没成熟,他们听佛说经很感动,发了一个心,动了一个念头,希望自己将来成佛,像阿弭陀佛一样,动这麽个念头,没有肯发心这一生当中求往生。在这一生当中求往生,这个机就熟了;他虽然动这个念头,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他的机缘没熟,没熟听这个经,那就是薰修、再薰习啊!无量劫无量劫的薰习,他才成就。
  那麽由此可知,这个机熟,这是佛是无比的欢喜,就好像作父母的,他的儿女从小 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培养,眼看他念研究所,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你说这个心里多欢喜,但是多麽长的时间培养出来的,我们今天也是如此啊!今天我们的机缘达到了登嶪造极,就是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累积而成的。所以佛看到欢喜,一切诸佛看到都生欢喜心,他要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圆满成佛,於是教给我们成佛的法门,这个法门就是净土大法,传给我们这个法门,那麽接受到这个法门,听到这个法门了,你还不想求往生,还不想念佛;听到这个法门点头,好!非常好,还不想去,对这个世间还有所留恋。那麽换句话说,你的程度,充其量也不过跟阿 王子差不多,这一生没分,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还要继续去受苦,等到来生或者是来世来劫,你的缘成熟了,再遇到这个法门了,你就不怀疑了,一心一意想求往生了,这个念头生起,缘就成熟了,这个念头要不生起,缘没成熟,缘真正成熟的人,必定是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了,他跟这个世间的缘断掉了,世缘断掉了,决定得生。
  这个法门,究竟解脱。刚才讲了,阿罗滩解脱不究竟、辟支佛解脱也不究竟、菩萨解脱还是不究竟。往生净土,不退成佛,成的是究竟圆满佛,所以叫「究竟解脱」,跟如来果地上完全平等,无二无别,所以这个机会遇到了,他怎麽欢喜呢?
  故今乐说。非常欢喜,非常高兴,为我们说出这个法门,这个是佛的本怀,那是舒畅至极啊!藕益大师在要解里面为我们说,要解里面讲的是很清楚很明白,这个地方讲众生机熟,到底什麽「机」不晓得?而要解里面讲的,他加了二个字「成佛」机熟,这二个字加得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们劝人念佛,人家不能接受不肯相信,我常讲那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什麽呢?你仔细看看他像一尊佛吗?他不像佛嘛;不像佛一定要他作佛,这不可能的事情嘛!这作佛那里可能勉强的!不能勉强,他还要继续,还不晓要修多少劫,才能达到这个程度,这是不能勉强的。
  所以, 益大师讲,因为成佛机会到了,所以世尊要为说难信之法,帮助他究竟解脱,所以喜悦这个说法,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这第三,大乘。
  第四个小段,无量寿。
  第五个讲庄严。
  这三句都是属於性德,真如本性的德能,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的实况,西方极乐世界是个什麽样子,这七个字,就把西方世界的盛况都介绍出来了。第一他是大乘,大乘是实况,我们此间的实况是六道里头的人道,六道里面人道是我们现在社会的实况啊!
  那麽这是总说,像诸佛的同居土,诸佛的方便土,那是小乘,实况是小乘;诸佛的实报土,那就叫「大乘」。所以标上一个大乘,这个意思就很明显,「实报庄严土」,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人,常常讲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是人天的身分,怎麽是大乘呢?仔细读这个经,就明白了。读阿弭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清楚了,带业往生,一品烦恼没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住在大乘实报土里,什麽原因呢?阿弭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不是我们自己的功夫,是佛加持给我们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好处就占尽了,不可思议。这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大乘就显示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居住的国土,这个状况是属於实报土。
  这底下是解释大乘名相的,而不是说它的意思,意思我刚才给诸位报告出来了,那麽这两个字的名相属於佛学常识,我们也要知道。大乘是比喻,乘是以运载为义,乘在古时候就是车、车乘。那麽大乘呢?就是大车,在古时候大车是马车。小车呢?羊车、鹿车。一个人坐的小车,羊拉、鹿拉。那个大车呢?马车;可以坐很多人,古时候的比喻;不能跟现在比,现在比大车,火车大啦!我们知道它的运载量大,古时候就用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是「马车」。
  此经所示,能念之心,本来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强名大乘。强是勉强,实在说呢,是「名可名非常名」,一切名词术语,都是佛为了说法方便起见而建立的,因此这些名相的义理,我们了解,不要去执着,执着就错了。
  佛法离不开名相,但是决定不能够执着名相,这个里面有两个要紧的意思 一个是能念之心。这是心之本体,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是体,它起作用就是佛;佛这个意思是觉悟的意思,这是印度梵语翻过来的,心起作用,就是觉悟,无所不觉,觉而不迷。这个心是讲的真心,真心本性起作用就是佛啊!如果迷了,起作用呢?那就不是佛了,迷了起作用,那就是九法界的众生,为什麽迷了会有那麽多的分别呢?「迷」得有浅深不一样,迷得浅的,那就是菩萨、圆觉、声闻。迷得重的,就是六道凡夫。迷得最重的就是地狱了。所以,九法界这一种现象的来源,就是自性迷悟程度不同。完全是觉而不迷,就叫作「佛」,所以这自性起用,体用是一不是二;所以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才晓得原来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以起心念佛,这个念佛的时候,本经教给我们「一向专念」,弭陀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心不乱」,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些说的言语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
  诸位想想「净念」,「一」才是净念,「二」就不净啦!净是清净,二就不清净了;所以念佛的秘诀,念佛的要领就是一心,换句话说「专一」,绝不能夹杂,有第二个念头起来就夹杂,那就不叫作「一向」了,那就变成二向、三向了,那个不行,一定要一向专念,一就是真心,二就是妄心,真心起用就是佛。现在我们用真心来念阿弭陀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呢?不但成佛,而且很快就成佛,没有那麽多麻烦哪!
  所以,弭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功啦!为什麽他那麽快?就是因为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原理在此地,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当然不怀疑,当然完全肯定,晓得怎麽个念法,就是要一心称名,这一心要怎样去念呢?
  诸位要细细的去读经,要体会经里面所说的理论与方法,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会念,才不至於产生误会。现在念佛的人很多,会念的人不多,实在讲呢,误会的人还真不少咧!
  前几天,还有几个同修来告诉我,念佛是不是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我说:什麽不间断啊?「阿弭陀佛、阿弭陀佛 」不间断。那行吗?你能做得到吗?纵然做到了,古人讲的,你喊破喉咙也枉然。那这个净念相继,怎麽个讲法呢?「净念相继」,你细细的去想想这四个字,没有说「称」念相继,「称念」,称佛号啊!阿弭陀佛、阿弭陀佛,这是称念,没有讲称念相继。「净念相继」,净念就是一心,没有妄念啊!这个念头能保持,那就成佛了,无论做什麽事情都没有妨碍,这是华严的境界。所以,古大德讲这个法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是一乘当中的一乘,是了义当中的了义,那有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心里头真有佛,除佛之外其他统统没有,这个念叫「净念」,这个念不中断,这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它跟禅不相同的,禅里面净念里头没有佛,我们净念里头有阿弭陀佛,不一样就在这个地方。
  但是那个成就呢,比禅实在讲,就高明太多太多,这在前面跟诸位说过了,禅里面如果得成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不过是圆教初住、二住的地位,去究竟佛果还远之远矣!这个要知道。那麽他修行,佛在经上讲的三大阿僧 劫,就是对这些人说的,不是对普通人说的,三大阿僧 劫,第一个阿僧 劫完成「三贤位」,三贤是指谁呢?十住、十行、十回向,不是指我们哪!
  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换一句话说,从那一天起,他要想成佛要修三个阿僧 劫,他才能成就,我们呢?边也摸不上啊!是要到你「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天算起,你没到这个程度,不算哪!你才晓得这个多难,多麽的不容易。
  一个阿僧 劫完成「三贤」位次。第二次阿僧 劫,初地到七地,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劫,八地、九地、十地到法云地,那麽往上等觉、成佛,还有一段距离,愈往後面去距离愈长,愈难哪!这一些事实我们统统要晓得。
  那麽我们看到这个法门,真叫妙绝了,它不是走迂回的路子,它当中没有委曲之相,直接教你用一心称念、一向专念,他教你这个方法,所以起心念佛、念念作佛。
  当然这是很高的境界,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现在很想一心称念,但是念佛当中,妄想偏偏多;有人告诉我,不念佛的时候没妄想,一念佛妄想就来了,其实不念佛的时候,妄想就那麽多,没有发现,这一念佛的时候,才发现有那麽多,不是说不念佛的时候没有,没有这个道理;不念的时候没有妄想,念的时候一定还是没有妄想。念的时候有妄想,发现,这个就是我们常讲的烦恼、业障,业障 杂念就是业障,妄想烦恼就是业障啊!我们就用「老实念佛」这个方法来消除业障,所以业障起来的时候不怕,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麽是觉呢?阿弭陀佛,我们只要一心专注阿弭陀佛,一心专想阿弭陀佛,这个讲专注专想,不仅仅是指阿弭陀佛这个佛像,你这样想法呢,这个意思就太窄小了,包括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弭陀佛最初发愿、阿弭陀佛的修学、阿弭陀佛的成就、阿弭陀佛的帮助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功德,常常想这些,也就是说常常想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个叫「忆佛」。
  所以,这个「忆佛、念佛」范围都很大,都不是一句名号或者是一个佛的相貌,不是的。范围很广,所以经一定要熟,经不熟那你怎麽想法呢?那你就胡思乱想了。经一定要熟,所以这个观想要相应,什麽叫「相应」呢?你所想的,完全是经上所说的,这就相应了;你所讲的经上没有,那就不相应了,那就是妄想了,那个想法就错了。
  所以经要熟,意思要明了,你心里面全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叫「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见佛是果报啊!这个就是念念作佛,这是缘殊胜。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差别是在遇缘不同,有人遇的缘很殊胜,我们今天说非常殊胜哪!
  三经、五经我们都读过,我们都讨论过,经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的观想与经义完全相应,这就是缘殊胜,那麽你往生的品位就高了。有些人一生当中,听到有人劝他念阿弭陀佛,没有遇到经典,也没有听到人说法,但是他很老实,这种人很可贵,值得尊敬,他就一句阿弭陀佛、阿弭陀佛、阿弭陀佛,他念一辈子,他也能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这样人呢,他往生的品位就要低一点,那麽说品位高下,诸位要知道,完全讲自分,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不说佛的加持,不论佛的加持,如果论佛的加持呢,那都平等了,品位高的也是这样,品位低的拉上来了。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实际是平等法界,这个就是一切诸佛所称赞,它是平等法界。因此,我们品位可以不必计较,到那个地方阿弭陀佛一拉就拉上去了,都变成等觉菩萨了。所以西方世界是等觉菩萨的世界,所以一往生也就被拉到那个上面去了,你看四十八愿里面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萨」。
  那麽藕益大师给我们讲,都是圆证三不退,那个「圆」字就是等觉,唯有等觉他才圆满,等觉以下呢?不能叫圆满,所以圆证三不退就是告诉我们,那就是等觉菩萨。这个是「起心念佛、念念作佛」,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啊!
  这个是显示大乘无比的殊胜,你想想看,我们在六道里头的人道,过得这麽一个苦日子,一下子就能够超越到等觉菩萨的境界,这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啊!从凡夫地修到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再破一品无明,然後还要经历三大阿僧 劫,这样艰辛的路程,我们在一生当中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种机缘超过了开经偈上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比那个还要难哪!很不容易遇到,我们这一生居然遇到了,中了特奖啊!你要不能把握到的时候,那是真可惜,这个机会在你面前当面错过,这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抓住机会是放下万缘,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才真的能成就,这一生有把握成就。
  除了大乘啊,这不算,再给你细说,细说到那边依报跟正报,殊胜到极处,正报是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边的大众,人人都是无量寿,实在讲「无量」,佛为我们介绍的就是无量,西方极乐世界样样都是圆满的,都是没有欠缺的,为什麽呢?他是性德圆满的流露,佛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西方世界是阿弭陀佛圆满自性的开化显示,经上讲的「真实之际」,这个真实之际怕大家听不懂,真实之际就是圆满的自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啊!
  西方世界是圆满性德的流露,所以它样样都圆满,这个地方用无量来表圆满,样样圆满,样样都无量。换句话说,你寿命无量,你的智慧无量,你的光明无量,你的神通无量,你的德能无量,我们这个世间人喜欢金银财宝,金银财宝也无量,样样都无量,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佛呢,就不那麽麻烦了,把这个无量用两个来代表,一个「寿」、一个「光」,寿代表的是什麽?是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光代表空间哪!光明 照,那麽换句话说,时空里面就包括一切的无量,一个时、一个空,全部都包尽了,所以他是究竟的无量,真实的圆满。
  我们看底下的注解,梵语阿弭陀,阿弭陀三字是密语,含义无量。今翻无量寿,是取其中主要一义。因为所有一切无量,寿命是第一,假如说寿命没有了,好,你有无量的财宝等於零啊!头一个要有寿命,一切的无量,你才能享受,你要没有寿命的话,所有一切无量都落空了。
  所以一切无量当中,寿命是第一,这是特别指出来介绍,十方一切诸佛刹土,说老实话,寿命都是有量的,再长还是有量。像我们六道里面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还是有量,八万大劫到了,还要堕落、还要轮回,所以那个不是究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真正的是无量,那麽有一些人说,阿弭陀佛在西方世界成佛以来,现在才十劫,将来阿弭陀佛灭度之後,观音菩萨成佛,观世音菩萨灭度之後,大势至菩萨成佛,那麽这样说起来,他那个无量寿还是有量的,不过是长就是了,长到我们无法计算,这一种讲法,实在讲是一个不通的讲法,是一个欠考虑的讲法。为什麽呢?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很短的时间就成佛了,我们在讲席当中,讲过很多很多次,不 一次啊!我们从三经里面细细的去观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即使是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像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十二劫花开见佛,花开见佛就是也在果位上来讲,自己的能力证到圆教初位,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下下品往生;在西方世界只要十二劫就做到了。那麽从花开见佛之後,这四十一品无明,需要多久的时间呢?二、三劫的时间就破尽了,他就成佛了。成佛的寿命,那是真的无量,那就不是有量的无量了,这个我们要明了。那麽释迦牟尼佛在这个经上所讲的,他是不是真的?是真的!这是说阿弭陀佛在极乐世界,他度众生他有缘分的,他所要度的众生,与他有缘的,统统度尽了;观世音菩萨那一批法缘成熟了,观世音菩萨成佛,再度那一批人,这是讲应化,阿弭陀佛的应化,应化与我们不相干,我们到那个地方早已经成究竟圆满佛了。这个要知道,因为往往这些事理没有搞清楚,这随便说的时候,影响初学的人道心,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搞透澈,所以这个无量是真实的无量,绝对不是一般人讲有量的无量,不是的!
  这个底下说,是此德号,明法藏因地愿行,与果地佛德,极乐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说,摄无不尽也。所以这个无量寿意思贯穿全部的大经,这一部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就是一切的无量,如果我们去细细观察、去体会,才晓得这个经之殊胜,西方极乐世界果报的殊胜,因殊胜、果殊胜;因是念佛、果是成佛啊!念佛成佛。
  庄严呢?这是偏重在依报上讲,无量寿指正报;庄严就是依报,「依报」就是那一边生活修学的环境是真实的真善美慧。依报啊,我们在这个世间只能讲到「真善美」,决定没有慧,西方世界不但真善美,它有「慧」,为什麽呢?六尘说法,能够随一切众生的欲望,树也说法、风也说法、水也说法,你所接触到的样样都说法,所以它真善美它里头有慧。为什麽?我们现在才搞清楚,原来那个世界是阿弭陀佛变化所作,所以所有一切依报都是阿弭陀佛的化身,不但里面的佛像是阿弭陀佛的身相,所有一切的万物都是阿弭陀佛的化身,所以他这个一一法都充满了究竟圆满的智慧。
  经云:「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从因上说,「庄严众行」,这一句是阿弭陀佛修持上说,这两句可以说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在日常生活当中圆满的显现,一切经当中,无论是理、无论是事,讲得最圆满、最透澈的是华严,我们这部经,小本的华严哪!古人讲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弭陀经是小本华严,所以跟华严是一个品位啊!起心动念、一切言语作为都是诸佛菩萨无上的庄严,这都是经上所说的。
  又「我已成庄严佛土,清净之行」这个话是,他对,就是法藏比丘对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所说的,向他提出报告,他建立的净土,也就是建立的道场;这个道场提供给尽虚空、 法界,一切有缘的众生,到这个地方来成佛,那个有缘的众生,就是前面所讲的成佛机缘成熟的众生,来接引他们到这个地方来成佛。
  「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这三句话是总赞。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也。圆是圆满、光明,性德完全的显露,所以这个前面「大乘无量寿庄严」,这七个字是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果报为我们说出来了,这是我们所求的,那麽求这是果,果必有因;若不修因,那里能得果报呢?
  所以下面呢,这就讲的「因行」,这属於修德,我们要这样的修学,才能够得到大乘无量寿庄严的果报,也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啊!那麽底下这个修德里头就是「清净平等觉」,就这五个字,我们用什麽方法来修?用念佛的方法来修。用什麽方法念呢?用持名的方法念佛,大分有观想、有观像、有实相、有持名,那麽无量寿经跟小本阿弭陀经都是主张持名念佛,这四种念佛里面,持名最方便,其它的那几种念佛都不太容易,可是持名也要念到清净平等觉,不管你是观想也好、观像也好、实相也好、持名也好,总而言之一句话,念佛的功夫就是清净平等觉,如果达不到这个境界,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还是属於薰修,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薰习,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念到清净心,念到清净心,那有不往生的道理,为什麽过去生当中念佛不能往生?心不清净。
  所以这一生当中要注意,要真想往生,一定要心清净,心怎麽样才能清净呢?放下啦!心不清净,放不下嘛!前年过年的时候,有一位老居士来看我,我不晓得他今天在不在?他来跟我讲,他说法师,我念佛念了三年了,功夫不得力,妄想还很多,怎麽办?我说:你放下啦!他想了一想,他说:「是,我什麽都能放下,我孙子放不下。」那就不能往生啊!所以,你得好好的想一想,往生要紧,还是孙子要紧呢?如果要想通了,往生比孙子更重要,那你就得把孙子放下。所以,我就教给他,我说,你把你孙子换成阿弭陀佛,你就往生了,你的问题解决了,所以要放下万缘,然後你的心才会清净,这个世间都是假的,什麽都是假的,不要去执着,更不可以贪着,统统放下,甚至於连这个身体都要放下,身体健康要努力念佛,身体有病更要努力念佛,不必去治病,那个治病是什麽?还放不下,还贪恋这个身体,还想多活几天!这个多活几天是什麽呢?这罪没受满,还要多受几天罪呀!就是糊涂嘛!这真叫迷惑颠倒!
  我们看修因的这三个纲领,清净:身口意三业,离一切恶行烦染垢染之谓。离开一切恶业、离开一切烦恼、离开一切污染,那你的心就清净了,这三句话是有浅深意思不同,最粗的,这是恶行造作恶业,这个相最粗啊!烦恼在心里头,那就比较细啦!所以从粗的断,再断细的,更细的是念头,那就是垢染,那是念头,这个统统都要放下,统统都要离开。用什麽方法来修呢?用念佛。所以这个念头要是起来了、冲动了,赶快阿弭陀佛、阿弭陀佛,把它压下去,这叫工夫啊!用久了,妄想烦恼自然不起现行了,这个心一起心、一动念,就是阿弭陀佛,这就叫工夫得力了,这就叫「工夫成片」,只要到这个工夫就能往生,这就说明往生不难哪!这样的工夫,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能做到,就是不肯做,那就没法子了,不肯做呢,世缘放不下,不但这个世间缘要放下,再给诸位说,佛缘也要放下。
  我们在佛门里做好事,帮助众生弘扬佛法,给诸位说,你要是贪着在这上面,往生也往生不成了,那就完蛋了。这些功德都变成来生的福报,那才叫冤枉呢!所以,弘法利生的事情,也是随缘不攀缘,有缘应当要做,没有缘决定不要去找哇!我一定要怎麽做,那就坏了,那就错了,为什麽呢?心不清净。心不清净不能往生了,你说这个关系多大,许许多多的念佛人,不能往生。这一般人常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那里呢?他不晓得这个道理,以为多做功德可以往生,错了!实际上他不是功德,他做的是福德。功德,功是工夫,清净心是工夫、平等心是工夫,那是决定能往生;戒、定、慧是工夫,是属於功德。弘法利生做很多慈善事业,「福德」,这个生死大事、六道轮回,「福」不能救啊!这从前六祖慧能大师讲过,福不能救啊!
  经云:「心净则佛土净」,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一」就是阿弭陀佛,所以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这一句「阿弭陀佛」,这样称名念佛,用这个方法念到心清净,把妄想念掉,把烦恼念掉、把习气念掉,就恢复到清净心了。心清净了,一定就平等了,平等里面呢,就是没有分别,清净心里头没有执着,有执着就不清净,有分别就不平等。没有分别,这个事情很难哪!是难,难在那里呢?难在你的习气太深,难在你的迷惑太重。
  所以,我们念佛人一定要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旅行的、是作客的,这不是我的家乡,这个地方的事好,也好;不好,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我就不分别、不执着了嘛!不相干嘛!过几天我回家到极乐世界去啦!你能够常作如是观,你的清净心、平等心就容易得到。
  这个地方的大小事情样样关心,你还能想到极乐世界啊,你还能想脱离轮回啊?没那回事情啊!所以这边事情不相干,不必想知道,遇到了、知道了,可以,遇到了,随缘嘛,决不故意去打听,决没一个「我想要知道」,那就错了。学佛的人,我想的是心清净,我想的是心平等。
  底下是,经云:「平等者,名为真如」平等是真心哪,十法界因行 佛是平等心、菩萨是六度行。平等心是佛心,与一切众生、与一切万物,不起分别,分别都没有了,执着当然就更不必说了,不起分别,万法平等。「乃至平等者,即是不二法门」。这个大乘佛法里头,「不二法门」是常说的,什麽叫不二法门?平等就是不二法门。二呢?就不平等了,不二就平等了,不二就是一,所以一心、一法界叫「一真法界」,心境一如,心跟境合而为一了,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心是一,境那有二呢?
  今题中「平等觉」有四解,这是古德为我们说出平等觉里面至少有四个意思,这四个意思很好:
  第一个是平等普觉一切众生。即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这是专指这一部经,专指这一个法门,这个法门的的确确是教一切众生平等成佛。实在讲,「成佛」是绝对不能是平等的,这个是一切经论里头所没有的,这叫「难信之法」,菩萨都不相信。金刚经里面讲的诸佛,那个诸佛不平等啊!
  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的里面告诉我们,诸佛是指什麽呢?是指圆教初住菩萨到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四十一尊佛。天台家讲的分证即佛,他们是分证佛,这四十一个阶级不平等哪!
  西方极乐世界平等,为什麽平等呢?阿弭陀佛愿力加持的,平等的,如果不是平等成佛,那阿弭陀佛他就不成佛,他发的这个愿,今天阿弭陀佛成佛了,他的愿兑现了。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跟阿弭陀佛都平等,平等成佛。所以是究竟解脱,无比的殊胜。
  第二是以平等法觉悟众生。这个平等法就是「无量寿经」,就是「执持名号」,前面这一句是从果上说的,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平等成佛,这句从因上说的。等觉菩萨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信愿持名,我们是凡夫,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信愿持名,其它方面我们跟等觉菩萨完全不一样,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修的因,完全相同,则因同果,也同嘛!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果报相同,所以这是平等法,九法界众生统统都是用信愿持名,这因同。
  第三呢,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这个平等觉呢,它的意思实际上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我们常讲「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平等觉,所以它也是这麽一个意思,这是佛所证的。
  第四个是专就本经「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所以平等觉也是阿弭陀佛的别号,我们在经上确实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就用「平等觉」称阿弭陀佛,他问阿难尊者,你想不想见平等觉,就是见阿弭陀佛,这阿难当然答应的是很愿意要见哪!他就教给他一心称念向西方礼拜。阿难这一礼拜,这一抬头下来,阿弭陀佛就现身了,可见得阿弭陀佛的名号也叫平等觉,这个是就本经上所讲的弭陀圣号。
  这「经」这四个意思,我们就简单念一念就好了。经:义为契经,第一个契理。箬二个契机。具贯摄常法四义。 贯则贯穿所说之理。 摄则摄持所化之生。 常则古今不易。 法则近远同遵。这个近,就是现代。远就是过去,以及未来,凡是要想学佛、在佛法里要想有所成就的,一定要遵循这个法则。
  那麽底下第三段是讲「立题」,这个也是佛学常识,佛经的经题有一定的规榘,不是随便可以起的,所以它有七种方式,这个七种就是以人、以法、以比喻,或者是单独,或者是重复,或者是统统具足,那麽在七种方式里面,我们这个经题是具足立题,就是人、法、喻,统统都有。
  佛是此土果人。
  无量寿 是阿弭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证了果的人,所以这是人,题里头有人。
  庄严清净平等觉这是法。
  大乘是比喻。
  所以人、法、喻都具足。
  诸经皆具教、行、理。这个一切经里面都包含这个意思,如果这些意思不完全,那就不能称为佛经。所以佛经一定要具足这个教、行、理这三个意思在里头。本理立教。本就是根据,根据理论建立教学,教是教学。依教修行。依着教学来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从行为里头显示出真理。故须明本经题中别具之教行理。那麽在题目当中,就把它具足的这些意思为我们指示出来。
  1佛说大乘 这是教。依无量寿之理体,宣众生本具之大经。这是根据真如本性,无量寿的理体,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经上所讲的真实之际。可见得佛说经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而且这是究竟圆满的显示,为我们宣说这一部大经。这里头有两个字特别注意的,「众生本具」,所说的不是外面的,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也是净宗里头常讲「自性弭陀,唯心净土」,所以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是我们真如本性里头变现出来的,不是外面的,这两个字很重要。
  2庄严清净平等觉 这是行。这是修行的纲领,是修行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纲领,达到这个目标。一句弭陀,庄严自心,清净自心。这才叫真正修行,要是念这句阿弭陀佛,求外面的佛来帮助我,来消我的业障,那就错了,完全错了。
  这几天,有个人他念佛了,他说「业障很重」,念阿弭陀佛,阿弭陀佛不来帮助他,他还是那麽苦,他说我念佛不灵啊!佛不灵啊!心外求法,他已经在变成外道了嘛!他怎麽会灵呢?所以要晓得这一句佛号,是要念到把自己清净心念出来,那就有感应。
  佛心清净,我自己的心清净,清净心与清净心有感应。佛心清净,我这个心起烦恼、在急躁,求他,他怎麽还不来?我这麽苦怎麽还不来帮忙?你说,这个糟糕了嘛!这个完全不能感应,这是完全错会了意思,错用了功啊!
  3无量寿 是理。刚才讲了,这是性德的起用。表三际一如。三际是从时间上来说,过去、现在、未来。涅 常住之法身本体,亦即众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实际理体也。那麽这就是经上讲的真实之际,理我们明了了,我们的心就定了,所以俗话常讲「理得心就安」,心为什麽安呢?理明白了,心他才定,他才不动啦!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心里头真有主宰,他的修行才一定成功。
  以经题配三觉:无量寿佛,是我本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以庄严自心,是名始觉。始觉合本觉,直趋究竟觉,即是题中「清净平等觉」也。意思这是从三觉,这个来说实在讲,里面意思的确是无量无边。
  又可解为:「平等觉」是我本觉。起心念佛,以自「庄严」,是为始觉,始本不离,直趋觉路,顿入寂光,证「无量寿」。如是则平等觉是我因心,无量寿是我果觉。妙义辗转无尽,悉在一题之中。古云:『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也是这个意思,那麽我们从最浅显的地方讲,三学、三宝,我们一入门归依三宝,这个名词里头具足了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三宝具足啊!
  我们归依三宝,这才是我们真正归依处,三宝是清净、平等、觉,就是佛、法、僧。三学呢?戒定慧,戒是清净,定是平等,慧就是觉。所以你看,题目里头具足了三宝、三学、三慧,样样具足,这才看到这部经的圆满,这个密宗里头有大圆满法,这个经比密宗大圆满还要圆满。
  那麽下面正释经文,经文里头就是序、正、流通三分,前面三品是序分,通序跟别序。当中三十九品是正宗分,後面六品那是流通分。
  这一次我们从新加坡回来,把这个经题又说了一遍,这一遍说得也相当详细,可以跟过去所讲的合起来看,因为从前所讲的,今天有很多没有讲。今天讲有许多新意思,过去在在讲经题没有讲过,所以这会集很重要,很有必要,那不能会集呢,就是每一次讲的大家都要听,次次里面有不同的意思,诸位多听、多叁详,才能够把这个经义透澈、明了,帮助我们深信不移,发出恳切的愿望,一心向西方极乐世界,满佛度生大愿,也解决我们无始劫以来,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生当中得到总解决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圆满,谢谢诸位!我们念佛回向。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