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6
10:44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茂法音 》

十一月初四

(T1)外境界

  ……一个人生活在世间总会碰到境界。一切境界呢,不外乎顺境界,我们喜欢;逆境界,我们讨厌。顺境界、逆境界是考验我们了生脱死的功夫的。要了生脱死呢,顺境界不要贪着,空的。逆境界,能避则避。实在不能避,只能说是自己的业障了,定业难转。总不能去怪别人、怨天恨地。若怨天尤人,等于在本来的业障上再加点业障,要不得。在禅宗里,开悟后,就能用功了。怎样用功呢?开悟后,对顺境界要没有贪着。若顺境界一来,照样贪着,那不行,仍旧要受生死的。这样的开悟没有用。要平平常常,有跟没有一样。就能知道,比不开悟时有点进步了。若逆境界来了,本来呢,要起瞋恨心、妒忌心、烦恼心,那开悟后呢,烦恼淡掉不少。就知道有点进步了。有的上根利智的人,根基好,前世已经有底子了。一开悟后,顺境界马上就不贪,一点都不上心。逆境界一点也不恨、不怕。只当没这事情,平平常常。这样呢是根基好,业障轻。我们呢都是业障重、根基浅。往往已经懂了,明明白白了,还仍旧有贪着心和瞋恨心。说明自己功夫不行。

  (T2)对治方法

  我们世间上的苦很多很多,这些苦呢都是从一念分别心中来的。开悟的人呢,随缘。只要念头正,提足力量念一句佛号,这些苦都站不住脚的。只怕一句佛号念不好,念得软绵绵的。烦恼境界来,就跟着烦恼走了;正法境界来,又跟着正法境界走了。随境流转。若没有坚强心,没有勇猛精进心,要修行办道、要进步,难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一句阿弥陀佛一定要用力的念,不能马马虎虎念。马马虎虎念呢,就被妄想烦恼、被境界拌倒了。真要当心!

  (T3)善根、福德、因缘

  现在你们啊,最好再念个佛七,不要回去了!可以吗?不可以了。你们的福德(因缘)只有这点(过去你们少培福德)。但你们还有善根,不嫌苦[1]。善根有了,没有福德也不行。善根、福德具足了,碰不到因缘也不行。有些人念佛很诚心,条件也很好,就是不明白道理。像我们这里的周某,那个人我很佩服,人很直气、很公正。只是,去跟她讲佛法的道理,讲不通的,她跟你缠七缠八、搞不清楚。那没有办法的呀。那这个人好吗?她的本质是笔直的。笔直的人呢,也有缺点的,容易伤犯人。要柔软点,想周到点就好了。那柔软的人呢,也有缺点的。调皮,没有真话说的,也不好。为此,我们人啊,一天到晚在习气毛病中,自己也不知道。那么我评论周老师倒会的,我评论自己不会呀。其实我的毛病比周老师还要严重。这是实在话。你总不能因为别人有了缺点,就看不起别人。“这个人不好的,脾气不好。”对的,她是有这样的缺点。但她的优点你记住了吗?没有记住。说明你这个人不是善人,是个恶人。善心善意、厚道的人呢,只看别人的优点,不记别人的缺点的。奸巧调皮的人呢,只看别人的缺点,看不见别人的优点的。他会说:“哪个不好,哪个不好。”这样的人失福、减寿是一定的。这个道理呢,其实你都懂的。只是,不讲呢,也要忘记的。

  [1] 注:在广福寺念佛,条件很艰苦。

  (T4)情见与觉照

  我们念佛人对念佛人一定要注重生死大事!生死大事,虽然会注意。最难注意的呢,是情见。我们人啊,终归喜欢感情的。样样顺着我,“这个人很好。”样样逆着我,“这个人不好,他来反对我的。”其实反对我们的人不一定坏。“他为什么要反对我?他有什么理由来反对我?大概我有什么缺点吧。”那就从根本上来解决它。叫解怨释结。这是对的!样样顺着我的人,碰到很开心。“啊?他怎会样样都说我好啊?怎么我的缺点他不说呢?”其实他可能别有用心,要利用你。为此,在一个念头上,都要当心,不能糊涂啊!修道人对念头要常常觉照。觉照、觉照,觉悟对照。一个人迷了,迷在感情上了,自己造了业障也不知道。一个人觉悟了,对自己的感情境界就清楚了,“这不对,是感情。这个感情要造业的,我不能贪。”这就显出自己的功夫了。我们一个念头,不看住它、不觉照,很会造业啊!我们生生世世带得来的凡夫习惯,要想拔除实在是很难!

  (T5)提高觉照方法

   为此,要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还能靠一靠佛的力量。念了佛就不能忘记佛,忆佛念佛嘛!

  说,“念佛人可以动坏念头吗?”

  “不可以动的,我知道的。”

  “那念佛人可以做坏事情吗?”

  “不可以做的。那哪像念佛人啊?”

  “那念佛人可以说坏话吗?”

  “不可以的。念佛人怎能说坏话啊?”为此,我们呢,要仗佛光明。靠了佛菩萨的光明呢,就不造业。要造业,就不能生西方。说:“我一边造业,一边念佛。反正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我只要念阿弥陀佛。”这种人是认为念佛可以占便宜。若不承认自己的过错,念了阿弥陀佛也没用的。阿弥陀佛虽然大慈大悲,拿你也没办法的。若你造了业,自己醒悟:“哎呀,这个不对的啊!念佛求生西方的人不可以这样的。赶紧改!一定改!”觉着难为情,忏悔了。那念佛一定会生西方的。念佛若念到一个念头跟佛的一样,不生西方也已经在西方了。若嘴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头上呢仍是个凡夫思想(贪着世间的种种境界),要想生西方,哪里可以?不可以的呀!

  (T6)觉照与事理道场

  现在我们在世间修道啊,叫火中莲花。火里哪能长莲花啊?(莲花)是长在池里的呀。修道要在深山修,怎能在城里修呢?到深山去修,若对世间的种种欲乐放不下,贪享受,喜欢名利财色、排场热闹,呆在深山也没用的,仍旧不能修道。若呆在城里,能放下一切,生活极其简单朴素,一心一意念佛、诵经、拜佛、静坐,不浪费时间,这样就叫火中莲花。但愿你们回去都能长出火中莲花啊!呆在深山修道,若能不贪名利,肯吃苦,修了道不要别人知道,那样的进步的确是快的。最好!古时的祖师、大善知识,要成就最高深的功夫,都是在深山修的。

  (T7)从孤峰顶上到红尘十丈

  从前梁武帝时代有个傅大士,是弥勒菩萨化生。只是,他下界后,就忘记自己的来历了。照样结婚生子、渔樵耕读,做普通的老百姓。只是,他这个人呢比别人诚实、厚道、规矩。到后来呢,来了个老和尚,一见他,

  “哎呀!你在这里啊,我找也找不到你。”

  “啊?你从哪来的啊?”

  “我啊,从前跟你一起在兜率天的啊,我一直在找你啊。”

  “啊?什么兜率天不兜率天啊?”

  这回就跟他说,“你是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啊!现在你自己忘记了,迷掉了,我是来指点你的!”

  “啊?倒有点又像又不像,弄不清了。”

  “你不相信啊?你到河边去照照看。(从前没有镜子的,河里的水碧绿生青)”他到河边去一照。噢哟!的确是菩萨相貌。头顶上也很庄严。

  他自己知道了,是弥勒菩萨。虽然知道了,但已经糊里糊涂不清楚了,那怎么办呢?

  说:“你要赶紧在心地上恢复原来的境界。”

  “那怎样恢复呢?”

  “这里有座山,叫云黄山。你到山上去用功。你修多少年后,业就可以消除,就可以出来弘扬佛法度众生了。不然不行啊!”后来一家人就上山修道。在山里,没有人的地方。自己做做吃吃。时间长了,种了很多粮食、蔬菜,样样弄得蛮好。那当地的老百姓呢,就去打他的主意了,要去偷东西了。傅大士呢,知道他们要来偷,就弄好了去送给他们。“我今天拿来了什么什么,你们有谁要?给你们。”他去送人。那后来别人知道了呢,也不去偷了。“哎呀,这人真是好啊!”不去偷了。他在地方上人缘非常好。他的念头一直不为自己的,把自己忘记了,只知道为众生。后来他这样炼啊炼,炼了多少年后,究竟开悟了。恢复弥勒菩萨的智慧了。哎呀!解脱自在,清净自然。后来,梁武帝也知道了,就请他到南京去讲经说法。那时傅大士在浙江义乌,他走去的,走到南京。路不近啊!那梁武帝呢,还要试他,说:“傅大士是弥勒菩萨,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得知他在来的路上了,就把皇宫里的门一重一重关起来,看他怎么进。那傅大士到了,看到门都关着。就用带去的榔头,敲敲,门就开了。敲一下,门就开了。一直走到梁武帝身边。那梁武帝惊呆了,“我的门都闩好的啊,你怎会进来的?”后来跟他谈谈,也谈不来。梁武帝的学问很好,佛学水平很高,但是跟傅大士比起来,比不上,没有傅大士那样的水平、觉悟。谈不拢呢,就请他讲金刚经。讲经前,皇帝向他礼拜,傅大士就上去讲。他讲呢,坐上去,把抚尺一拍,手一甩,经讲好了。“啊?我什么都没听见啊!”“佛法无相的,有相的不是佛法。”哎呀,皇帝被弄得的莫名其妙,怎么办呢?那时,宝志公禅师在梁武帝那里,说:“他说得对,文字都是方便,究竟的法是无法说的,是从自己心里悟出来的。”那后来,傅大士就作偈解释金刚经。现在大藏经里也有,相当好。真正的佛法,哪有这些闲话来讲啊?没有的啊!要从心里悟出来才好呢。

  (T8)火中生莲

  那么,我们呆在这个世间上修道啊,说难也实在是很难,说容易也实在很容易。怎么容易呢?修行人在世间上总要甘愿受人欺负。要受得了委屈,吃得了苦。别人做不了的,非常苦的,要“我来”。别人忍不住的,吃不消的,要“我来”。一样东西实在舍不掉的,要“我来舍”。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一直记着。习惯了也蛮舒服的,开头实在是很难、很难。我怎么知道的呢?隆贤大和尚[1]说,他那里从前有个方先生。方先生呢,是地主成分,做教师的。教师在文化大革命中属于批斗对象。后来呢,把他的房子充公掉,新娘子也跟他斗争,做冤家。他呢,专门念佛、专门念经、做功课。“你要批斗就批斗吧。”斗完了,他仍旧念经、念佛。到后来呢,在一个地方住得蛮好的,要叫他走了。“这里不要你住了!到那里去!”“哦。”他就换个地方。住了一段时间呢,又不让他住了,又要叫他走了。“哦”,再换个地方。方先生,方先生,都知道他的。后来他到临终时,好得很啊!他不动烦恼!他若动烦恼呢,临终时不会好的。要吃得了苦,要忍得住。虚云老和尚说的:“我们修行人呢,志气要高!要学菩萨、学佛。菩萨办得到的,我也要办。佛办得到的,我也要办。志气要高。那行门呢,要低。怎样低呢?最困难的境界,我不怕,顺着受。叫‘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这种用功是真的。那有些人呢,听说“只要吃苦,就能成道的。”不必要的苦,也去找点来吃。结果呢,苦倒吃了不少,道行一点都没有进步,反而增加了不少烦恼,上当了。修行不能执着啊!遇到顺境界,最好。生活条件好,正好用功。遇到逆境界,也好的,试试我的真功夫。苦境界、甜境界,一切境界都是考验我们的功夫的。

  [1] 注:无锡开原寺的前任方丈和尚。

  (T9)以事炼心

  你们要知道,两眼一睁,就离不开境界。一切境界,都是在逼着我们用功。若不用功,马上就顺着感情,堕落了。若一个念头在念佛、念真理,没有邪念、恶念、闲念、执着的念,只知道念阿弥陀佛,你说这种人会生西方吗?会有烦恼吗?一定会生西方!一定没有烦恼!说说简单,要到境界上去炼啊!不炼拿不出这种本事的啊!跑东也好、跑西也好,一定不能忘记我们的本命元辰——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学佛呢也不是这样简单的。学佛一定要学佛的知识、学佛的经验。最要紧是要有智慧,不要愚痴颠倒。若愚痴颠倒呢,知识也好、经验也罢,弄弄就要修成魔业,跟菩提心相违背。为此你们既然知道要发菩提心呢,最好要发正正当当的菩提心,不能发邪的菩提心。邪的菩提心呢,贪着自己的利益、享受,求世间福报。正的菩提心呢,就要为众生,不要为自己的私人利益。要发真的菩提心,不能发假的。说:“我发菩提心了。”弄弄呢做假戏——有错误不肯改,有罪业不承认,也不肯暴露出来。若这样发菩提心呢,你骗自己,没有用的。真的菩提心呢,要怎样呢?要常常恒顺众生,要常常礼敬诸佛。常常……

  智茂老和尚净七开示终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