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11:44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慧之光 》

如何修习安般念

帕奥禅师 讲
缅译英:Bhikkhu Dhamminda﹙法王比丘﹚
英译中:Bhikkhu Mahanaga(开恩比丘)
Bhikkhu Kai Hong﹙开弘比丘﹚
Dhammagavesaka﹙寻法比丘﹚
  佛陀于《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导如何修习安那般那念(略为「安般念」)。佛陀于经中说:
  「诸比丘! 于此,比丘往树林,往树下,往空闲处而结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现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长入息,而知:『我在入息长,』又长出息者,知:『我在出息长。』又短入息,知:『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 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开始禅修时,先以舒适的姿势坐下,然后尝试于鼻子的下方(译者:人中) 或鼻孔周围的某部位觉知呼吸的进出。不要跟随呼吸进入体内或外出,而只是于呼吸扫过及接触嘴唇的上方或鼻孔周围,觉知呼吸。如果你跟随呼吸进入体内或外出,你将无法成就定。反之,如果你只是于呼吸最明显的接触点,觉知呼吸,则你将能够发展及成就定。
  不要注意「自性相」(sabhava lakkhana)、「共相」(samabba lakkhana)或「禅相」(nimitta)的颜色。自性相指呼吸中四大本自的特征,即硬、粗、推、热等等。共相指呼吸的无常、苦、无我。这表示不要注意「入、出、无常」,或「入、出、苦」或「入、出、无我」。只是觉知入出息的概念(concept)。呼吸的概念是安般念的所缘。这也是必须专注以发展定的所缘。当以这种方式专注于呼吸的概念,如果过去世曾修此禅法,曾修集诸波罗蜜,则将轻易地能专注于入息及出息。
  如果心无法轻易地专注于入息及出息,《清净道论》指示以数息开始。这将协助定力的发展。你应该于每一呼吸之末端数,如「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
  至少数至五,而不超过十。不过我们鼓励你数至八,因为这提醒你正在培育八正道。因此,应该依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之间数选择一个数目。然后再下定决心在这段时间内,不让心漂浮到其它任何地方。只要平静地觉知呼吸。当如此数息时,将发现能够把心专注及只是平静地觉知呼吸而已。
  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之后,应该继续修习下一个步骤:
  一、长入息,知:「我在入息长,」;又长出息者,知:「我在出息长」。
  二、短入息,知:「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
  在此阶段,必须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这里的长或短,非指尺度上的长短,而是指时间的长短,自己应该知道多久的时间称为「长」,多久的时间称为「短」。在每一入出息都觉知时间的长短,将发觉有时呼吸的时间长,有时呼吸的时间短。在这阶段,所应该做的──只是纯粹如此的保持觉知,不应注意:入、出、长;入、出、短,而只是注意「入、出」同时觉知呼吸是长是短。你应该只是觉知呼吸进出扫过、接触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的时间长短。
  对于某些禅修者在这阶段会有禅相(nimitta,定的相标)出现。不过,如果平静地修习约一小时后,禅相仍然未生起,应该继续进行下一个步骤:
  三、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出息」。
  这里,佛陀指示你持续不断地从初至后,觉知整个呼吸(全息,whole breath )。训练自己的心连续不断从初至后地觉知呼吸。当你如是修习时,禅相可能会生起。如果禅相生起,不应该马上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该继续觉知呼吸。
  如果持续不断从初到后,注意大约一小时而没有禅相出现,应该换到下个步骤。
  四、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出息」。
  若要做到这一点,应决定使息平静下来,并持续不断从头到尾地专注于息。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变得更为平静,因为这样将会使定力退失。在《清净道论》里提到的四种因素,能够让息平静下来,即是:思惟、念虑、作意和观察。因此,在这阶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决心使息平静下来,然后继续地专注于息。以此方法修习,将会发觉息会更平静,禅相也可能会出现。
  禅相即将生起之前,许多禅修者面对一些困难。大多数禅修者发现他们的呼吸变得非常微细,而且心不能清楚地觉知它。如果这现象发生,应该在最后所能觉知呼吸的那一点等待。
  省思自己并非没有呼吸的人,你在呼吸,只是正念不够强,不足以觉知呼吸而已。只有七种人不呼吸,即:「母胎之内,潜水者,无想者,死者,入第四禅定者,生居色、无色界者,入灭尽定者。」 而你不是其中任何一者。所以,其实你在呼吸,只是无足够的正念觉知而已。
  不要刻意去改变呼吸──使它明显,如果这么做则无法培育定力。只要如实觉知呼吸,而如果呼吸不明显,只需要于最后所能觉知它的地方等待它。你将发现,当如是运用「念」和「慧」,呼吸将再次生起。
  修习安般念所出现的禅相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是以舒适的感觉出现,例如:
  1?棉花 取相
  2?抽开的棉花 取相
  3?气流 取相
  4?似晨星的亮光 取相和似相
  5?明亮的红宝石 似相
  6?明亮的珍珠 似相
  有些人是以粗糙的感觉出现:
  7?棉花树干 取相和似相
  8?尖木 取相和似相
  9?长绳、或细绳 取相和似相
  10?花环 取相和似相
  11?烟 取相和似相
  12?蜘蛛纲 取相和似相
  13?云 取相和似相
  14?莲花 取相和似相
  15?马车的轮子 取相和似相
  16?月亮 取相和似相
  17?太阳 取相和似相
  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因为取相大多数是不透明、不明亮的。当禅相明亮的像晨星,灿烂和透明时,这就是似相。当禅相像红宝石或珠宝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或灿烂时就是似相。其它的形状和颜色应该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
  于不同的人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这禅相是从「想」(sabba)生。不同的禅修者,对呼吸的不同「想」,即产生不同的禅相。虽然安般念只是一种业处,但它却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禅相。
  当到达这阶段,重要的一点: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若如此做,你的定力将停滞且无法提升,禅相可能会因此而消失。所以,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注意从呼吸转移至禅相,如果这么做,发现它会消失。
  如果发现禅相已稳定,而且心也很自然地紧系于它,此时就让心专注于它。如果强迫心离开它,也有可能会失去定力。
  如果禅相出现在你面前远处,就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如果不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呼吸的接触点,你会发现禅相将会于该处生起及持续。
  如果禅相于呼吸的接触点出现,且保持稳定,该禅相似乎是呼吸,呼吸似乎便是禅相,其时便可忘记呼吸而只专注禅相。如此从呼吸转移注意力至禅相,你将进步。当保持注意力专注于禅相,发现它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uggaha nimitta).
  你应该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或以上,如果能够保持专注于「取相」,一或二小时,应该会发现它变得清净,光明及极明亮,此可称之为「似相」(patibhaga nimitta)。到了这阶段,应该下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将到达「近行定」或「安止定」。近行定是接近禅那及进入禅那之前的定。安止定是禅那之定。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所缘,所差别的是近行定的诸禅支未发展至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有分」 (bhavavga)可于近行定中生起,而禅修者可能落入「有分」。禅修者经验这现象,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他会以为这就是涅盘。事实上,那时候「有分识」依然存在,心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无足够的能力省察它,因为「有分识」很微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识」,及继续提升定力,你必须藉助于五根,即:信、精进、念、定、慧的力量促使心专注(锁定)于似相。需要精进使心一次又一次地觉知「似相」,念不忘失「似相」,慧知「似相」。

平衡五根
  这五根(信、精进、念、定、慧)就是五种调服心的力量,使心不乖离正道,而趣向定、慧及导向涅盘。
  五根中,信是正信有三宝,有业有报,最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确实已证入涅盘。因为,若人缺乏正信的话,他将会放弃修禅;更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的教法是由十个部分组成,即:四道、四果、涅盘及教理。佛法指示我们禅修道次第,所以在此阶段最关键是对法的深信。
  「只是观呼吸就能证得禅那吗?」「上述所说的禅相有如棉花状是取相,如透明的冰块和玻璃就是似相,确实如此吗?」如果这观念愈来愈强,他怀疑今世不能证得禅定,也因为类此观念使他对佛法退失信心,也丧失修习禅定的信心。
  若人以安般念的业处修习禅定,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心。他应毫无怀疑、无妄想地修习安般念。若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一定会证得禅那。
  无论如何,若信根力过强于所缘境,譬如修习安般念的业处,因信根力太强,慧根就不明显,而其余诸根如精进根、念根及定根的力量也将会削弱,例如:精进根不能实行其策励诸根于似相的作用;念根不能实行其建立于似相的知见作用;定根不能实行使心不散乱于似相的作用;而慧根的知见于似相的作用也不能实行。这将导致减弱信根之力,因为慧不能知见于似相,及支持和延续信根力。
  如果精进根过强,其余诸根如信、念、定、慧根,就不能实行胜解、专注、不散乱和知见的作用。这过强的精进,使心不能安静的专注于似相,及促使七觉支的轻安、定和舍觉支无法生起。同样的,当其它诸根如定根、慧根过于强烈,也将会有不利的后果。
  信与慧,定与精进的平衡是诸圣者所赞叹。假使信强慧弱,则为迷信;迷信于不当的信仰及无意义之事。举例说,他们信仰、尊敬佛教以的外道,例如信仰护法鬼神。然而,慧强信弱将会使人向于邪黠,例如自己缺乏真修实验却随意批判或评论,他们犹如吃过多的药而引生难于治疗的疾病相似。
  信慧均等才能信于当信之事,他们相信三宝、业报,他们确信如果根据佛陀的教法修习,将会获得似相或证得禅定。如果以此信心修习及运用智能觉察似相,这时信根与慧根才能均等。
  再者,假如定强而精进弱则倾向于定的怠惰,而使怠惰心增长。若精进强而定弱会倾向于精进的掉举,令掉举之心增长。所以,当定根与精进根均等时,才不堕入怠惰或掉举,及将证得安止定。
  若欲修习止业处者,坚强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若有人想:「如果我以似相修习定,我一定能获得安止定。」然后由于信根之力和专注于似相上,他确实能获得禅定。因为禅那的主要基础在于专注。
  对于修习毘婆舍那者,慧力强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当慧力强时他能知见三相(无常、苦、无我)以及能证悟三相开启智能。
  当定慧平等时,世间禅(lokiya jhana)会生起。因为佛陀已教导修习定慧两者,当定慧两者均等时出世间禅(lokuttara jhana)也会生起。
  平衡信与慧、定与精进、定与慧是永远需要念力。念力在任何状况都适合,因为念可以保护由于信、精进、慧的倾向于掉举而陷于掉举;念也可以保护由于定的倾向于怠惰而陷于怠惰的心。
  所以念是适合于一切状况,就像调味料的盐适合于一切调味品,也像大臣处理一切政务相似。因此,在疏钞里:「世尊说:念在任何业处都需要的。」何以故?因为念可以守护心。念是守护,因为它能策励心趣向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正念是不可能证入不可思议的境界。正念可以守护心及抑制心不离于所缘境。为何说:正念呈现在以智能觉察的禅修者,就能保护业处及禅修者的心。缺少了正念,禅修者就不能策励及抑制于心。因此,为什么佛陀说念能应用于一切处。

平衡七觉支
  为了依安般念而获得安止者,平衡七觉支是非常重要的。
  (1)念觉支:是正念于似相及持续不断的觉照于似相。
  (2)择法觉支:是知见于似相。
  (3)精进觉支:是策励及平衡诸禅支于似相,尤其是精进发展择法觉支和喜觉支。
  (4)喜觉支:是令心欢喜于似相。
  (5)轻安觉支:是令身心轻安于似相。
  (6)定觉支:是心一境性于似相。
  (7)舍觉支:是令心平等,不使它兴奋或退出所缘的似相上。
  禅修者必需修习与平衡这七觉支。如果精进减少,禅修者的心将会远离业处(似相)。其时,他不应修习轻安、定和舍这三觉支,应该改换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这样心才能再度振作起来。
  当过于精进而心生掉举和散乱时,就不适合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应该改换修习轻安、定和舍觉支。这样才能抑制和平静掉举及散乱的心。
  这就是如何平衡五根及七觉支。
  当五根──信、精进、念、慧得到充分发展,则定力将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当你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地、不间断地觉知「似相」,这情况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疏钞解释说,有分识明亮和灿烂时那就是意门(Manodvara)。
  当心持续专注在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而不受干扰,应该尝试觉察在心脏里,以心所依处为依靠的有分识(意门)。持续再尝试,将会觉照到以心所依处为依靠的有分识和呈现在意门的似相。当你能觉照有分识时,应该开始尝试同时觉察五禅支,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持续不断地修习将能觉察五禅支。
  一、寻:把心导向及置于「似相」。
  二、伺:保持心继续专注于「似相」。
  三、喜:对「似相」的喜悦。
  四、乐:乐受或体验「似相」的乐。
  五、一境性:对「似相」的心一境性。
  当你刚开始修习禅那时,你应该以长时间练习进入禅那,而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观察禅支(jhanavga)。你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
  一、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观察诸禅支。
  二、入定自在:能够于任何的时刻随心所欲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意愿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够如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够观察诸禅支(同第一项)。
  转向与省察二者出现在相同的意门心路(Manodvaravith)。转向是由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操作,以五禅支中的其中一禅支例如「寻」为所缘,而省察是由意门转向之后马上生起的四或五个速行心来操作,也取同样的所缘。
  当已熟练五自在后,可进而修习第二禅。为此,首先应入初禅、出初禅,思惟初禅的过患及第二禅的功德。思惟初禅接近于五盖,也应该思惟初禅中的寻、伺禅支令初禅比无寻、伺的第二禅不寂静。应有去除此二禅支而只余留喜乐、一境性的意愿,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是可证入第二禅,具喜、乐及一境性。
  接着,应该修习第二禅的五自在。当修习成功且想进修第三禅时,思惟第二禅过患及第三禅的功德,第二禅靠近初禅,而第三禅比第二禅寂静。也应该思惟第二禅中的喜禅支令第二禅比无喜的第三禅不寂静,从第二禅出定后如是思惟,应该培育欲证得第三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是,将证得拥有乐及一境性的第三禅。
  进一步,修习第三禅的五自在。当已修习成功且想进修第四禅时,应该思惟第三禅的过患及第四禅的功德,第三禅中的乐禅支令第三禅比无乐的第四禅不寂静,从第三禅出定后如是思惟,应该培育欲证得第四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是,可证入具舍及一境性的第四禅。接着,修习第四禅的五自在。
  证得第四禅,呼吸完全停止。这即完成了安般念的第四阶段──「止身行」。
  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
  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这阶段始于禅相生起之前,当定力随着四禅的修习而增长,呼吸愈来愈寂静,乃至停止。]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