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 讲
缅译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净法比丘等﹚
英译中:Bhikkhu Kai Hong﹙开弘比丘﹚
在这阶段,有许多需要一而再地检验禅修者之处,因为根据诸禅修者的经验,有许多类似﹙涅盘﹚的经验发生在禅修者身上。禅修者应该检查自己是否有这些相似经验。站在导师的立场,他也一而再地检查他们。「须陀洹」只是一个名相概念。对经教多闻者知道「须陀洹」,但是不多闻者,就不易知道这是须陀洹道及须陀洹果,他在那个时候所知道的,就如同憍陈如尊者所知道的。
Atha kho ayasmato Kondabbassa virajam, vitamalam, dhammacakkhum udapadi: ‘‘Yam kibci samudayadhammam sabbam tam nirodhadhamman’’ti.「尔时,憍陈如尊者远离尘、垢,生法眼:『凡是生法,一切皆是灭法。』」「凡生起之法,皆消灭」这智能于憍陈如尊者生起。接下来又如何呢?Atha kho ayasma Kondabbo ditthadhammo pattadhammo viditadhammo pariyogalhadhammo tinna-vicikiccho vikattakathamkatho vesarajjapatto.「尔时憍陈如尊者已见法、已得法、已知法、已深解法、已度疑、已断疑惑、已得无畏。」 所有如下的疑惑消除了:「四圣谛存在吗?有过去生吗?有未来生吗?有过去与未来生吗?现在果是由过去因所产生吗?现在因会产生未来果吗?较远的过去生会令较近的过去生生起吗?业会产生果报吗?」为甚么呢?因为他完全觉悟苦谛与集谛。他已觉悟了苦谛因集谛而生起。因此,他不再生起那些疑惑。他可以无畏地说﹙vesarajjapatta﹚四圣谛真实存在,而且可以实证之。﹙经文﹚只说到他具有这种能力或智能。他是否生起「我已经成为须陀洹」的智能呢?不。这名相只是一种假想法﹙pabbatti﹚,只有对经教多闻者能够知道它。
在那时候,有四圣谛之一的灭谛谓无为涅盘﹙asavkhata nibbana﹚。诸圣者晓得他们透过「所缘通达」﹙arammana pativedha﹚而透彻地觉悟灭谛。他们以「作用成就」﹙kicca siddhi﹚作「无痴通达」﹙asammoha pativedha﹚,透彻地觉悟其余的三圣谛,即苦圣谛、集圣谛及道圣谛。何谓「无痴通达」?以作用﹙kicca﹚去除痴﹙moha﹚﹙覆蔽四圣谛,令不如实知﹚,即「无痴通达」。此圣者能够随时逐一观察以十一种形式存在的五蕴﹙过去、现在、未来、内、外……﹚。因为圣道﹙ariya magga﹚的生起具有去除覆蔽如实知五蕴之痴。由于没有覆蔽如实知五蕴之痴,觉悟是完全自动的。他能够随时观察集谛﹙samudaya sacca﹚与缘起﹙paticca samuppada﹚,因为能覆蔽集谛之痴被圣须陀洹道﹙ariya sotapatti magga﹚消除了。
如果有人以为自己是须陀洹,他应该以「试金石检验黄金」﹙这表示把一块黄金在一种作检验用的石头上划一划,专家可从黄金留在试金石上的痕迹,判断黄金的真伪。﹚问自己:「我是否已经觉悟以十一种形式存在的苦谛呢?──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远、近?」问自己是否已经觉悟连贯三世的缘起?是透过自己的经验仰或透过他人的语言文字?如果他知道只是透过他人的语言文字而不是自己的经验,他是须陀洹吗?《大因缘经》﹙Maha Nidana Sutta﹚的注说:Sotapannanabca nama paccayakaro uttanakova hutva upatthati.「所谓须陀洹者,缘相明显之后现起。」如果他是一位须陀洹,那么他将清楚地了解称为paccayakaro﹙缘相﹚的缘起。这是一个要考虑经教诠释的阶段。即然须陀洹道智具有破除覆蔽四圣谛的痴的力量,那么以这「试金石」检验自己。如果如是检验自己,则他能够知道自己是否是须陀洹。
只有拥有经教的知识,他才能了解「我是须陀洹」。无论如何,在那时候﹙证悟﹚,他知道些甚么呢?他以「所缘通达」知道名色完全灭,即无为涅盘所缘。他自己了解他是否有觉悟涅盘。在那时候,他具有这种智能。
一位好象已证得须陀洹道的禅修者应做甚么呢?他应该一而再地作决意﹙adhitthana﹚以知真伪。如果当禅修者作决意「愿觉悟涅盘一小时」、「愿觉悟涅盘二小时」……,便即刻可以见到涅盘,那么便可以推论他真的觉悟涅盘了。如是推论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那是甚么呢?
Maggam phalabca nibbanam
Paccavekkhati pandito
Hine kilese sese ca
Paccavekkhati va nava
智者善观察:道、果及涅盘,
或者亦观察:断烦恼、残余。
以上述于《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tha Savgaha; 英译本A Manual of Abhidhamma, 作者Ven. Narada, p. 414.﹚,与注释书一致,有五种「观察速行心路」﹙paccavekkhana javana vithi﹚:
一、观察道的心路
二、观察果的心路
三、观察涅盘的心路
四、观察已断烦恼的心路
五、观察未断烦恼的心路
五者之中,观察道、果及涅盘的心路可于每一圣者生起。观察未断烦恼和已断烦恼的观心路可于对经教多闻的圣者生起。有提到这两种观察可于或不于对经教无知识的圣者生起。依于这说明,为了知道哪些烦恼已断,哪些烦恼未断,观察名色中,以色所缘为对象,属于善法的善速行及属于不善法的不善速行。在那时候,禅修者自己知道那些不善法无法被观察到,因为它们己被断除。
这样检验还不够。雷地禅师﹙Ledi Sayadaw﹚建议至少观察三年,因为像摩诃那伽大长老﹙Maha Naga Maha Thera﹚的情况可能发生。摩诃那伽大长老自以为证得阿罗汉果长达六十年。他的学生法施长老﹙Dhammadinna Thera﹚住在另一个地方。有一天,他思惟他的老师是否已证得阿罗汉果,便以神通去观察,居然发现他的老师还是凡夫。接着他思惟如果他不去见老师,老师将未证道、果、涅盘,而以凡夫身去世。于是他便以神通乘虚空飞至老师之处。到了之后,向老师敬礼,作其应尽之义务。在互相问候之后,老师问他为何到访。他回答到访之目的是为了请示问题。他问了一千个阿罗汉可以回答的问题,老师当时便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这表示老师像是一位阿罗汉。
于是法施长老问老师是否还可以作神变,老师回答可以。首先他请老师变化出一头大白象。老师做到了。他进而请老师令大白象朝他们的方向奔跑,把鼻子放在口内,发出可怕的声音。老师都能够做到这些。当大白象真的往他们的方向奔跑,摩诃那伽大长老开始逃跑。法施长老拉着他的袈裟,问:「尊者,阿罗汉还有恐惧吗?」于是他知道自己还是凡夫。诸阿罗汉已断所有的烦恼,包括瞋﹙dosa﹚。现在摩诃那伽大长老了解到他还有瞋,表现为恐惧。他靠近法施长老,请他教导业处。法施长老教导他三十二身分业处。听说他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了。在摩诃那伽大长老这个例子,由于他教导许多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学生,阿罗汉智能所知的,他也好象懂,所以他以为他自己是阿罗汉。他不是一个对经教无知识的人。换句话说,他认定自己已断一切烦恼,而实际上这些烦恼潜伏了六十年。他具有某些程度的坚强知识,能令烦恼潜伏。所以他结论自己坚强的知识即是以涅盘为所缘的道智、果智的智能。因此,关于此事,由于能准确地知道、判定的佛陀已入涅盘,现代的圣者又少,禅修者需要多年检验自己以知道自已是否是圣者。
有些人可能会说他们证入果等至(phala samapatti)。他们说出他们的经验:「所有的名色消灭,我完全不知道什么了」。有些人是真的,但不是每个人。因此有必要依据经教来检验是否真的证入果等至。在这情况下,「圣者」必须观察道与果(magga & phala)。如果在解释果等至之前先解释道与果,你会较好理解。证得道果智的圣者能够检查在所证的道智中,有多少个名法及多少个道支。如果他在观察色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那么在他的道智中将有三十七名法、八道支。如果他在观察第二禅名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则有三十五名法,因为无寻、伺。
以上所说的三十七名法称为「信慧」(saddha pabba)组,即十三通一切心心所(abbasamana),十九遍一切美心所(sobhana sadharana)、一慧根心所(pabbindriya),共三十三。如果加上识,即成三十四。加上三个离心所(viratiyo)即正语、正业与正命,即成三十七名法。不过在第二禅,由于无寻、伺,只有三十五名法;从道支来看,由于无寻而无正思惟,所以只有七道支。如果他在观察第三禅名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因为无喜,所以只有三十四名法。同样的只有七道支,因为无寻。如果在观察第四禅名法时证得道智,有三十四名法,因为无寻、伺、喜,而有舍及一境性。因此,禅修者可以算出在所证的道与果中有多少名法。他可准确地知道道支。如果有八道支,那就是八;如果有七道支,那就是七。禅修者可以准确地检查以知道他证得道智的方式──以观察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观察色法或名法;欲界名法,或初禅名法,或第二禅名法,或第三禅名法,或第四禅名法,禅修者可以准确地检查出来。
当他开始练习进入果等至时,他应该做甚么?这述于《清净道论》第二册第三四三页﹙缅甸版﹚:Phalasamapattikena hi ariyasavaka rahogatena patisallinena udayabbayadivasena savkhara vipassitabba.﹙Vsm, XXIII, 10﹚「欲入果定的圣弟子,当至空闲处与寂静处,依生灭等而观诸行。」 欲证入果等至的圣者应该至寂静处禅修。对行法(savkhara dhamma)以观察生灭的方法修习毗婆舍那。他必须如是修习而令毗婆舍那从生灭智(udayabbaya bana)生起至坏智(bhavga bana),然后至更高的观智。Tassa pavattanupubba vipassanassa savkhararammana gotrabhu bananantara phalasamapattivasena nirodhe cittam appeti.(Vism, XXIII, 10)「他的观智次第转起,在以诸行为所缘的种姓智之后,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于灭。」在禅修者即将到达果等至(phala samapatti)时,心路将如是生起:
意门转向→预备→近行→随顺→种姓
manodvaravajjana→parikamma→upacara→anuloma→gotrabhu
只有在这之后,果等至速行(phala samapatti javana)将生起许多剎那。在那时候的观智以行法的灭为所缘。这是较高的观智。接下来的种姓智也同样地以行法之灭为所缘。
此后,Phalasamapattivasena nirodhe cittam appeti.「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于灭。」 果等至心(phala samapatti citta)固定在其所缘,即称为灭的无为涅盘而生起,疏﹙subcommentary﹚解释:Ariyassa phala jhanassa nibbane arammana bhute appanakarena pavatti. 依这说明,证入果等至、道心及果心是名法还存在的禅境吗?他们存在。这不是一种名法消灭的等至。事实上,那时候有两种法存在:所缘及观察该所缘的智。此智即果等至的名法。果速行生起许多剎那。什么是果等至名法的所缘呢?Nirodhe nibbane,即一切名色完全灭的涅盘。果等至以名色不存在的无为涅盘为所缘。作为果等至心的所缘之涅盘没有名色是正确的。不过,有果心存在,以名色不存在为所缘。所以,这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这些应该加以区别。
站在所缘的立场,是没有名与色。关于名色不存在,如上所说,圣者可观察道、果及涅盘。在观察涅盘的阶段,为了确定,观察涅盘是否有四界。如果他观察到涅盘中没有四界,那么就可以确定了。为什么?因为佛陀教导:Yatha ca apo pathavi tejo vayo na ghatati, etc....... 地、水、火、风,四界不能在涅盘生起。如果没有四界,依四界生起的所造色存在吗?完全不存在。由于色法不存在,依色法而生起的名法也不存在。名色完全消灭。他们于作为所缘的无为涅盘中消灭。无论如何,有果心,以名色消灭的无为涅盘为所缘。果心如何生起呢?他们依禅修者(觉悟没有名色的无为涅盘者)的心所依处(hadaya vatthu)生起。这样的了解为「证入果等至」。因此,果等至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
无论如何,佛教中有名法消灭之等至,即灭等至 (nirodha samapatti)。在灭等至中,诸名法完全灭。什么样的人能够进入灭等至呢?只有具八等至(四色禅那及四无色禅那)的阿那含及阿罗汉能够进入灭等至。为什么他们进入灭等至呢?《清净道论》第二册第三四七页这样解释:Kasma samapajjantiti sankharanam pavattibheda ukkanthatva dittheva dhamme acittaka hutva ‘‘nirodham nibbanam patva sukham viharissama’’ti samapajjanti.(《清净道论》第二十三章,段三○)「『为甚么入定』?因为厌恶诸行的种种生灭转起,想道:『即于现世而成为无心,我将至于灭的涅盘而住于乐。』」 具八等至的阿那含及阿罗汉,由于厌倦行法的生灭,而进入灭等至。为甚么?因为诸阿罗汉常住于处、界及缘起。佛陀在《七处善经》﹙Sattatthanakusala Sutta﹚教导这些(注释书也提到这一点)。他们于处、界及缘起见行法的生灭。他们的念力坚固专注于行法的生灭,常常如是安住。由于常见行法的生灭,他们对行法感到厌倦,没有想再见它们的意愿。因为这种厌倦的原故,他们以这样的目的进入灭等至:「喜悦地进入、安住于诸名法消灭的灭等至,没有识了知行法,这是比较好的」。
因此,依上面的说明,acittaka hutva「成为无心之后」。灭等至是名法消灭的等至。可是果等至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站在所缘的角度,涅盘没有名法与色法是对的,但是有道心与果心生起,了知名色不存在的无为涅盘。这些(道心与果心)是出世间心。经教中准确地指出须陀洹道心、斯陀含道心等中有多少名法。因此,这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
区别它们(果等至与灭等至)是有必要的。今晚的开示是依据《大牧者经》(Maha Gopalaka Sutta),关系到阿罗汉果的证悟。对于已经得须陀洹道智或果智,首先从须陀洹道智或果智出来,然后以欲证更高果位的意愿,观察行法的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依各自的波罗蜜,斯陀洹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及阿罗汉道果智将能在各自的毗婆舍那智之末逐一生起。如果他们生起,那么就证得阿罗汉果。
您正在阅读:《 智慧之光 》
道智与果等至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