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5
11:44
评论

您正在阅读:《 智慧之光 》

从安般念至毗婆舍那﹙节录﹚

帕奥禅师 讲
缅译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 ﹙净法比丘等﹚
英译中:Bhikkhu Kai Hong(开弘比丘﹚
  Passambhayam kayasavkharam assasissamiti sikkhati.
  Passambhayam kayasavkharam passasissamiti sikkhati.
  「止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修习,
  「止息身行我出息」彼如是修习。
  修行者应如何如是修习呢?如果有人依次第修习安般念,当安般念的似相﹙anapanasati patibhaga nimitta﹚生起,心宁静地专注于似相,那么入息与出息将变得微细。之后,当证入第四禅时,入息与出息完全停止。
   如果已获得第四禅者欲转修毗婆舍那,或欲证阿罗汉果,他应如何修?该禅修者所应修的禅法述于《中部首五十经注》﹙Mulapannasa commentary﹚。So jhana vutthahitva assasa passase va pariganhati jhanavgani va.「彼出禅那已,取入息、出息或诸禅支。」 禅修者必须进入安般念的禅那,从初禅逐一进入至第四禅。只有在从禅那出定之后,禅修者被指导依自己的选择,观察入出息或诸禅支。欲观察色法的禅修者以入出息开始观察,彼名为「入出息作业者」﹙assasa-passasa kammika puggala﹚。以观察诸禅支开始的禅修者名为「禅那作业者」﹙jhana kammika puggala﹚。如果禅修者属于「入出息作业者」,即他是以观察色法——入息与出息为始者,他应该如何转向毗婆舍那呢?Tattha assasa-passasakammiko ‘‘ime assasa-passasa kim nissita. vatthum nissita. vatthu nama karajakayo, karajakayo nama cattari mahabhutani upadarupabca’’ti. evam rupam parigavhati.「入出息作业者应如是取色法:依于何法此入息、出息?依于所依色。所谓所依色,即业生身。所谓业生身即四大及所造色。」该禅修者必须观察以知「缘于何法故入息与出息生起?」在这例子,因为禅修者必须转向胜义法﹙paramattha﹚,所以他必须从第四禅出定已,观察入息与出息的四界。为甚么他必须观察四界呢?修习止禅的业处有四十种,修毗婆舍那的业处则只有两种,即色业处﹙rupa kammatthana﹚及名业处﹙nama kammatthana﹚。佛陀如何教导观察两种业处之一的色业处呢? Tattha Bhagava rupakammatthanam kathento savkhepa manasikaravasena va vittharamanasikara vasena va catudhatu vavatthanam kathesi.「尔时,佛陀教导色业处:以简略或详细的方法思惟四界差别。」 这经文见于《中部首五十经注》第一册第二八○页。关于色业处,佛陀教导简略或详细的界业处﹙dhatu kammatthana﹚﹙四界分别观﹚。因此,若禅修者欲观察色法,他必须选择以简略或详细的方法修习界业处。
  禅修者必须观察入息与出息的四界。首先观察风界﹙vayo dhatu﹚。此时不再以呼吸的假想法为所缘,而是以「推」的性质为所缘,因而转观胜义法。吸入的空气之推性质,及呼出的空气之推性质。其次,以推性质为基础,硬、软、粗、滑、重、轻将呈现于其智。此后,再进一步观察热及冷。一般而言,出息时会发现热,入息时发现冷。以智清楚地观察它们。接着观察支持。之后,观察流动及粘。
  如果禅修者无法观察到入息与出息的四界,他应该观察全身的四界。在这个阶段,就诸禅者的经验而言,如果以风界的推动性质开始观察,将易于修习。
  Sakalampi attano rupakayam avajjetva. 「转向自己全身的色身已。」四界分别观是观察全身四界的禅法。而安般念则专注于一触处的呼吸。因此,这两种业处是不同的。
  修习四界分别观至看到色聚时,应进而观察色聚的四界之十二性质。
  当禅修者能够观察到每一色聚的十二性质,他应该做甚么?再次观察入息与出息。当他一观察到入息与出息的四界,它即成为色聚。如果观察这些色聚,每一色聚有八种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当一色聚的地界之硬撞击另一色聚的地界,声音,谓呼吸的声音就会生起。加上声音,即有九种色法,称为「入出息身」﹙assasa passasa kaya﹚。
  再者,已观察到「入出息身」之后,他进一步应如何修?他必须观察以知「依于何法,彼入息与出息生起?」如是观察之后,他发现 vatthum nissita,它们依于所依色﹙vatthu﹚。何谓所依色?所谓所依色,即业生身﹙karaja kaya﹚。何谓业生身?业生身即四大及依四大而起的二十四种所造色﹙upada rupa﹚。观察此四大及二十四种所造色,关于色法的修即圆满。业生身是存在于六根及四十二身分的四大及二十四种所造色。﹙这里的色业处与第十章「色业处」相同,即观察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及食生色。﹚
  已观察色法的禅修者,必须进一步观察名法。Tato tadarammane phassapabcamake namanti. evam namarupam pariggavhetva. (缅文版《中部》Mulapannsa-atthakatha, 1, p.254) 他必须进一步观察以二十八种色法为所缘的触五法﹙phassa pabcamaka dhamma﹚。触五法即以触为第五之法——识、受、想、思、触 。观察这些名法。其中的受是受蕴;想是想蕴;触与思是行蕴;识是识蕴。这四种名蕴中,如果提到触与思,即包括了所有行蕴中的心所法。这是疏﹙subcommentary﹚的解释。依此解释,这是在每一心识剎那里,以智破除名法﹙依任何色法为所缘而生起﹚之密集﹙ghana﹚的禅法。依所缘有六种所缘: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及法所缘。禅修者被指导根据心路﹙vithi﹚观察以六所缘中的任何一种为对象的名法。
  在这例子,当禅修者已证得安般念的禅那,他必须从初禅出定之后,观察「禅那名法」,把它们作为法所缘。他也必须进一步逐一从诸禅那出定之后,观察第二禅那名法、第三禅那名法及第四禅那名法。
观察名法之后,禅修者进一步如「观察缘起」章 所述,观察因及果的关系。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好书榜

关注我们

  • 邮箱1480809595@qq.com
  •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foshang1080
二维码扫码关注“佛商网”官方微信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