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4
15:0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论语的智慧 》

八佾篇第三(1)

君子没有什么值得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试射箭吧!相互作揖然后登堂,下堂然后喝酒。这种争才是真君子。

孔子谈到季氏(可能是季平子,即季孙意如)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古代舞蹈奏乐,八人一行叫一佾),这种事都可以狠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人生智慧】春秋时代,鲁国从鲁文公起大权旁落于孟孙氏(一作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桓”手中。之所以称“三桓”,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鲁昭公时,季平子在自己的家中举行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八佾之舞。孔子认为他的这种超越本分的行为,上欺天子、下罔百姓,十分可耻。孔子一生为维护周朝礼制而努力,对于这样扰乱社会秩序者无比愤恨。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时也用《诗经·雍》这篇来结束(这是天子的礼仪)。孔子说:“(雍诗上有这样的话)‘助祭的是诸侯,天子庄严肃穆地主祭。’这两句话哪一点能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堂上呢?”

【人生智慧】这一章,孔子继续抨击“三桓”的越礼行为。“三桓”的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孔子的发问也只是无奈的感叹而已。

孔子说:“作为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呢?作为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人生智慧】仁者人也,意思是,仁就是人的标志。做不到仁者爱人,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了。礼仪乐章都是对人制定的,是人们品质与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实际上,文化艺术都是为道德而传播的,也有教化伦理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道德,礼乐对他来说也就毫无意义了。

林放(一个鲁国人)请教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铺张浪费,宁可俭朴;就丧礼来说,与其礼节周到,宁可过度悲哀。”

【人生智慧】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仪制度,但却并非一个形式化的“礼仪主义者”,他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更强调内心与感情上要符合礼仪的要求。

时至今日,许多人认为越奢侈、越有排场,就越体面、越风光。或是为了哗众取宠,或是为了显示身份,或是为了收受礼钱,又怎么会是真正出自于内心的喜悦或悲痛呢?

孔子说:“夷狄这些文化落后的国家虽然有君主,还不如华夏各国没有君主呢。”

【人生智慧】这里所说的夷狄,就是那些没有依据周礼管理的楚、吴、越等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有国君来统治,但却社会混乱。而鲁国即使在暂无国君的情况下,也仍然社会秩序井然。这都是比较成熟的礼法制度的功劳。所以,孔子感叹“礼”的重要性。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