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网

2015
06/14
15:09
评论

您正在阅读:《 论语的智慧 》

公冶长篇第五(5)

季文子(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人生智慧】季文子在鲁国为官三十四年,一直平安无事,是因为他善于用心计、多思多虑,过分计较利害得失。因此,孔子说季文子这样的人,凡事思考一两次就可以了。

凡事不加考虑就行动,叫做莽撞,莽撞往往会招致不良的后果。然而想得太多,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又容易影响行动的果断性与及时性。殊不知,有时很多事情“当断不断,反被其乱”。所以,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既不能鲁莽,也不要优柔寡断,更不要像季文子那样过分工于心计。


孔子说:“宁武子(卫国的大夫)这个人,国家实行道义时,就聪明了;国家昏暗无道时,便装糊涂。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他装糊涂别人就赶不上了。”

【人生智慧】清代名士郑板桥说过,“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这番话恰恰可以证明孔子对宁武子的评论。我们大多数人都善于在境遇好的时候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要在境遇不佳的时候做到韬光养晦、藏而不露,就不那么容易了。卢梭曾经说过:“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这便是如何把握处世尺度的问题了。


孔子在陈国,说道:“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们志向高大得很,写的文章文采斐然,我不知道怎样指导他们。”

【人生智慧】孔子志在天下四方,但道不行于世,难免气愤发牢骚。周游列国后,见道之不行,就想回国去从事教育工作了。


孔子说:“伯夷和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了。”

【人生智慧】儒家思想主张宽容,提倡恕道,告诫人们为人要胸怀坦荡。这正像我们熟知的一句俗语——退一步海阔天空。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伯说过,“犯错是人的行为,原谅是神圣的行为”。伯夷与叔齐不计较别人的是非与仇怨,让王位而去,不与天下人为仇,天下人自然就不会与他们为仇了。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讨要一点醋,他到邻居那里要了一点给了人家。”

【人生智慧】孔子不认为微生高直爽,因为直爽的人是为人真诚的,不会弄虚作假。不过,对于微生高的行为我们还是应当分析以后区别对待:如果他只是以“借花献佛”的方式捞取好的名声,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应当提倡。但是,如果他是为了满足借醋人的急需而灵活地帮助别人,比如借醋人只认识他一个人而已,并且他也把实情对借醋人说明了,他的这种行为就值得提倡。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表情、过分的恭维,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孔丘我也认为可耻。内心隐藏起怨恨然后与这个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人生智慧】在《学而篇》中,孔子已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在这一章中,孔子进一步说,“匿怨而友其人”的人是可耻的。心里面明明恨死了对方,表面上却还和对方交朋友,这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没什么区别。其用心之奸险,比那些与仇人“真枪实弹”地拼一场的人不知要歹毒多少倍。像孔子这样真正的正人君子,怎能不替这种伪君子感到可耻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孔子的这番话也提醒我们,对那些积极主动地与我们交朋友的人应当有所考察。这些人当中自然有真心与我们交往的,也可能会有巧言令色、口蜜腹剑之人。因此,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判断对方给我们的是不是真正的友谊。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阅读设置
  • 阅读背景:
  • 字体大小:
    A- 16 A+
  • 正文字体: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