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智慧的能量 》
·人身宝贵
人身宝贵
伟大的西藏上师宗喀巴大师,是一切觉者无量智慧的化身,他曾经说过以下这段话:
圆满的人身,比珠宝更加可贵,
我们只有这一次拥有,
它非常难得,却容易朽坏,
如同闪电般消逝空中。
想一想,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我们必须日夜撷取人生的精华。
身为瑜伽士的我,已经这样修行了,
想要得到解脱的人们,
请以完全相同的方法修行吧!
我们已经指出,为何现在的人身,远比珠宝或其他财富更可贵。唯有此种具备适当智能的躯体,及充分的闲暇,才使我们有可能解脱轮回,达到完全觉悟的佛果,并获得全世界所有财富都买不到的利益。
人身的宝贵,不仅因为它本身非常有价值,也因为它很难获得。宗喀巴大师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我们只能保证得到人身一次,就“这一次”。这句话强调,集合所有合适的业缘的暇满人身,十分困难才能得到。
我们必定累积了许多善业,才能生而为人。这是得之不易的成就。在我们所处的现况下,行善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处于恶趣(畜生、饿鬼、地狱)、完全被痛苦占据的生命来说,根本不可能行善。生于较高的善趣,也没有太多时间行善,因为他们完全专注在享乐。
而且,我们必须明白,并不是每个人所拥有的,都是宝贵的人身。我们必须具备许多不同的条件,才能称得上充分发挥生命的目的。从外在的情况来说,佛法必须在一片我们能够到达的土地上兴盛,而且必须有具格的上师来引导我们。从内在条件来说,我们必须具有充分的兴趣、愿望与依止心,寻求佛法,并加以实修。除此之外,在心理与身体两方面,都必须没有严重的障碍使我们无法精进修学。我们必须具备大量功德,才能产生以上所说的条件。我们无法保证,未来是否能够具足善业,获得这样的人身。因此,宗喀巴大师劝我们,必须把此生当作最后一次机会,好好利用这难得又宝贵的生命。我们获得完满人身的机会,可能很容易就失去了。生命飞逝,如同“天空中的闪电”。我们随时都可能死亡,这是十分正确的事实。但是,我们很少想到这一点。如果我们审察自己的内心,或许会发现自己有一份直觉的信心,以为自己会活得很久。即使在今天结束之前,出现许多导致死亡的情况,我们还是坚持着荒谬的希望,以为自己还会永远活下去。
这种错误的见解,是修行无法成功最重大的障碍之一。因为它导致懒惰与拖延。我们假设自己还会活很久,便给自己藉口拖延,不肯认真学习禅思与修行。“我现在累了,情绪不好,还是等明天再学习佛法吧。或者,下礼拜或明年再学吧”。这种想法,使我们所获得的一切理解都变得无益了。 或许,我们已经听闻了所有正确的教导,并且对某种禅修方法也非常熟悉,如果不断拖延,不花时间实修,便无法从所学中得到利益。日子过得很快,但我们的行为将没有改变,也得不到新的体悟。我们还是陷于原有的负面态度中,在佛法上没有长进。然后,不知不觉中,生命已经到了尽头。我们失去了解脱轮回的难得机会,带着很大的遗憾与自责死去。或许,我们能够活一百岁或是更长,但如果在修学佛法上没有进步,死亡的来临仍如闪电一般。在深入禅思人身多么宝贵、难得与脆弱的时侯,应该想到轮回的活动就像谷子的壳一般没有价值。观察自己及熟识朋友的生活,并多加禅思,将愈发体悟到只有修行佛法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唯有真诚努力调伏自己的心,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标。
这些讨论又把我们带回动机的问题。一旦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语言与行动时,就能避免恶业,不至于转生到剧苦的恶趣。但是,我们已经发现,即使投生在比较幸运的善趣,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某些转趣里的“苦苦”可能比其他转趣来得轻,但是“行苦”却遍布整个轮回的宇宙。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克服所有的痛苦,一定要彻底脱离轮回。但是,这也不是最高的动机。还有数不尽的众生陷于轮回中,他们和我们一样惧怕痛苦、求快乐。当他们还这么烦恼、无助,缺少老师带领他们走上脱离痛苦的有效道路,我们又怎能只想得到个人的解脱呢?因此,学佛的动机,至少要发菩提心。我们必须努力得到完全证悟。这种成就能使我们最有效的帮助所有众生脱离痛苦。如此,即使是来此听法,只要是抱着纯悴的菩提心来聆听,就能转化为有效的佛法修行。仅仅生起菩提心,就会对我们最终的完全证悟,产生不可估计的效果。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人身宝贵
正序 倒序
- 1. 序
- 2. 第一部 走上禅修的道路 第一章禅修的目的
- 3. 第二章 开始学习佛法
- 4. 第三章 寻找不快乐的原因
- 5. 第四章 烦恼如何生起
- 6. 第五章 了解痛苦与驾御心念
- 7. 第二部 禅修之道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净化的观想
- 8. ·修行的殊胜
- 9. ·人身宝贵
- 10. ·出离心
- 11. ·出离痛苦
- 12. ·六道轮回
- 13. ·轮回的缘起
- 14. ·菩提心的益处
- 15. ·成就平等心
- 16. ·忆念诸母有情的恩惠
- 17. ·利益他人
- 18. ·洞察实相
- 19. ·结论
- 20. 第二章 把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
- 21. 第三部 改变困境的方法--转念 第一章 生命的目的 ·人身贵在能利有情 珍贵的人身
- 22. ·大乘转念法门
- 23.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 24. ·只见问题负面的缺失
- 25. ·看问题的有利面
- 26. ·视问题为乐趣
- 27. 第三章 乐与苦皆由自心所造 ·愿力
- 28. 第三章 乐与苦皆由自心所造 ·乐与苦都是空性的化现
- 29. 第四章 嗔怒及欲望的缺失 ·心随瞋怒
- 30. 第四章 嗔怒及欲望的缺失 ·心随欲念
- 31. 第四章 嗔怒及欲望的缺失 ·斩断欲望
- 32.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 33.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运用困难来训练舍离心
- 34.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训练皈依心
- 35.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消除骄慢
- 36.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随喜的利益
- 37.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净除恶业
- 38.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激励向善
- 39.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长养慈悲
- 40.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运用困难生起菩提心并销毁自喜心
- 41.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自他相换
- 42.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转化疾苦为成就正觉之道
- 43. 第七章 教示要旨 ·善心的力量
- 44. 第七章 教示要旨 ·大乘转念的利益
- 45. 第七章 教示要旨
- 46. 附:给爱滋病、癌症等病症的修行指导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