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阅读:《 智慧的能量 》
·出离痛苦
出离痛苦
没有证得彻底出离痛苦的心,便不可能超越轮回的无边苦海。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这片大海中挣扎,如果现在不努力获得解脱,还会继续挣扎下去。由于彻底的出离心是通往解脱与佛果的基础,所以我们把它放在菩提心与空性慧之前教导。
不先了解轮回与痛苦,不可能发起出离心。没有觉察到轮回的本质是苦,便不会产生寻找出路的动机。我们将耽迷在短暂的享乐中,更加系缚在痛苦与不满足的轮回中。我们就像愚昧的囚犯,不明白铁窗生涯和自由生活比较起来多么悲惨,从不把握机会逃亡。所以如果想要寻找并依循解脱轮回的道路,禅思苦的本质非常重要。
许多人对轮回有非常错误的观念。有些人以为它是一个特别的国家、城市、房屋,还是某种食物等。有关这种谬误的看法,西藏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得到很高证悟的喇嘛,他有一个仆人,这个仆人经常和这位喇嘛在一起,服侍他并照料他的事务。有一天,这个仆人决定放弃在家人的穿着,改穿僧袍。不久,仆人被派去为另一位修行高深的喇嘛办事。这位喇嘛以为,仆人和证量高深的上师相处了这么久,一定对佛法了解很多,便询问仆人修行的进境如何。仆人答道:“我最近才从轮回中得到解脱。”喇嘛听了非常高兴,就问仆人是怎么得到解脱的。仆人说:“噢,很简单,我只是脱掉裤子罢了”。
还有许多对轮回类似的错误观念。有些人以为,一旦离开了平常的环境,住在洞穴或森林里闭关就解脱轮回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我们住到月球上,还是在轮回之中。轮回不是一个我们可以逃离的地方,它是一种心境。
“轮回”是个梵文名词,意思是“轮转”或是“生命的循环”。只要我们不自主的被囚禁在生死的循环里,就是在轮回之中。目前我们如同旅行者一般,被赋予宝贵人身。这次生命结束时,我们的心念——更正确的说是“心识能量的相续”,将无可选择的被“业风”吹至另一个生命里面。心识将居住在另一个轮回的身体之中,这个生命又会结束。我们的心识将继续不自主的向前推进,这种过程会一再重复,直到我们找到逃脱的方法。
是什么把我们系缚在轮回之轮呢?是行为创造出来的业力以及发动行为的烦恼。业和烦恼把我们系缚在不同的身体中轮回,就像绳子将犯人绑在柱子上一样。不同的是,我们自己为业和烦恼的绳索打结,痛苦并非他人加诸于我们身上的。
只要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将不断经验不满足与苦恼。思索一下,目前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多少烦恼。我们必须喂养它,给它衣服穿,费心照顾它,以维持健康。我们必须在阳野或工厂里做工,赚钱养它,并建造房屋为它保暖。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身体十分疲劳,我们的心也因而感到沮丧。然而,不管多么保护自己,身体还是会生病或受伤。即使没有人愿意和这个带来不适的身体绑在一起,似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让我们脱离它而生存。这种无法自由选择的情况,就是轮回的本质。
我们不能靠自杀赢得自由。这种出于绝望而不善巧的行为,只会使人转生到另一个染污的身体中。因此,我们一定要斩断自己的业与烦恼,正如犯人切断捆绑他的绳索一般。只有依靠这个方法,才能使我们从非自愿的转生中得到自由。斩断系缚的动机,出自深入了解以及惧怕所有轮回转趣的苦,不只限于这一世所体验到的苦,这种惧怕是有益的。因此,必须广泛又深刻的禅修出离心。
有许多理由说明,我们的眼光必须尽量广大。我们每一分钟都制造了成百个带来业果的行为,由于业行的轻重和出现的频率不同,我们会投生到不同的转趣。只要留意心中沸腾的瞋念,就可以略知我们平常造下的地狱业报。要是我们死亡时,心念被根本烦恼压抑、扭曲,这种纷乱的意识能量将会引生什么样的身体呢?当然不可能是圆满的人身! 进一步来说,即使我们运用有限的眼光,也可以看见除了人类之外,还有许多生命形态,其中包括许多与我们不同型态的人生。同时,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肯定,动物或神经错乱者的痛苦不会降临自己身上。因此,彻底的出离心必须包含所有的转趣,从我们能想像的最低劣的恶趣,直到最高的善趣。一再如法地审察、禅思,我们便能够发展彻底的出离心,对于现在仍处于可怕剧苦中的不幸众生,也会滋长大悲心。尤其在我们正迈向修行的更高阶梯时,大悲心非常重要。
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有三种比人道更低劣的转趣——地狱道、饿鬼道及畜生道,每一种都是其中的众生自己创造出来的业报。依据各自不同的业,三恶道的苦或许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地方,特定的身形,或是在内心深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份痛苦对受业报的众生来说,十分真实。
透过深入洞察三恶道的不幸情况,应该会发心出离那些使人转生到三恶道的恶行。我们宁可趁现在还有机会行善业,消除恶报,从禅修中尝一下剧苦的滋味,也不要对恶道完全无惧,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陷在其中。那时,做什么都太迟了,只有遥遥无期地等待苦厄消逝。
思维三恶道苦的业因,即使在今生,也能得到大利益。譬如,我们可能经常充满非常骄傲的心念,对我们认为比较低劣的人,态度傲慢。然而,一旦了解骄傲将使我们转生三恶道,遭受可怕的折磨,而且在禅修中体验过若干这种痛苦,心中便会自动放下这些有害的意念。困扰我们的恐惧,将使我们不再制造带来更多悲惨的“因”,这不但不消极,反而非常有益。带来苦果的行为才是消极。恐惧造下恶因,能够止息我们的痛苦,绝对不是消极。伟大的印度寂天菩萨(Shantideva〉,在以下这首偈中,指出禅思轮回苦的好处。
当一个人记得苦,他会感到烦恼,因而放下慢心。
一旦发现自己所受的轮回苦,
同样也会发现其他众生的苦。
那么,他便有机会对众生产生悲心。
因此,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一直在造恶业,而且很难控制烦恼。禅思三恶趣苦,是发展出离心最好的方法之一。
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功德无量。
最新章节
好书榜
关注我们
目录
·出离痛苦
正序 倒序
- 1. 序
- 2. 第一部 走上禅修的道路 第一章禅修的目的
- 3. 第二章 开始学习佛法
- 4. 第三章 寻找不快乐的原因
- 5. 第四章 烦恼如何生起
- 6. 第五章 了解痛苦与驾御心念
- 7. 第二部 禅修之道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净化的观想
- 8. ·修行的殊胜
- 9. ·人身宝贵
- 10. ·出离心
- 11. ·出离痛苦
- 12. ·六道轮回
- 13. ·轮回的缘起
- 14. ·菩提心的益处
- 15. ·成就平等心
- 16. ·忆念诸母有情的恩惠
- 17. ·利益他人
- 18. ·洞察实相
- 19. ·结论
- 20. 第二章 把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
- 21. 第三部 改变困境的方法--转念 第一章 生命的目的 ·人身贵在能利有情 珍贵的人身
- 22. ·大乘转念法门
- 23.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 24. ·只见问题负面的缺失
- 25. ·看问题的有利面
- 26. ·视问题为乐趣
- 27. 第三章 乐与苦皆由自心所造 ·愿力
- 28. 第三章 乐与苦皆由自心所造 ·乐与苦都是空性的化现
- 29. 第四章 嗔怒及欲望的缺失 ·心随瞋怒
- 30. 第四章 嗔怒及欲望的缺失 ·心随欲念
- 31. 第四章 嗔怒及欲望的缺失 ·斩断欲望
- 32.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 33.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运用困难来训练舍离心
- 34.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训练皈依心
- 35.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消除骄慢
- 36.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随喜的利益
- 37.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净除恶业
- 38.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激励向善
- 39.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长养慈悲
- 40.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运用困难生起菩提心并销毁自喜心
- 41.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自他相换
- 42.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转化疾苦为成就正觉之道
- 43. 第七章 教示要旨 ·善心的力量
- 44. 第七章 教示要旨 ·大乘转念的利益
- 45. 第七章 教示要旨
- 46. 附:给爱滋病、癌症等病症的修行指导
阅读设置
-
- 阅读背景:
-
- 字体大小:
A- 16 A+ -
- 正文字体:
- 系统 宋体